從別人身上得到的愛,就已足夠我們建立自信了嗎?

愛是什麼?這個常常被人們提起、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往往被發現似乎沒有人能夠好好地說明:到底什麼是愛?

從小時候開始,無論從人們的談論、電影、小說、歌曲或電視中,我們總被教導能夠遇見愛、碰見那個「對的人」,機率是微乎其微的幸運,彷彿愛情,是一道能夠被計算的機率問題。

但我曾經在心理學中讀過一種說法,所謂的「那個人」,其實只是源自於人類心理上的印記(imprint),從出生開始,我們被父母扶養長大,小男孩會開始愛上母親,女孩會愛上父親,然後分別把自己父母親的形象當作男人及女人的典型,在潛意識中我們會默默將這些典型做為自己理想對象的條件。

於是當長大之後,我們遇到了吸引自己的對象,大聲驚嘆:「我們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但你為何會被特定的形象吸引呢?因為那個男人有某些地方類似你的父親,那個女人有些部分像極了你的母親。

但其實,沒有任何人可以跟你內心的印記完全一樣,所以當雙方越深入認識,你開始疑惑:「這不像是當初的他!他一定是有哪些地方改變了!」——但其實,他還是他,你還是你,而你不過是愛上自己心中埋下的印記。

先不論這個科學上的發現,是不是真的能回答歷來人們接喜愛談論的「真命天子、天女」問題,我只是想討論,我想所謂愛情,並非只是「對象」的問題,在被愛之前,我們應該先有愛的能力。


圖片|來源

或許是受到周圍人耳濡目染的影響,許多人總在一生中尋尋覓覓等待一個他為自己帶來愛。但經過幾次愛情的洗禮,我卻發現:原來所謂對的人啊,並不在於對方給了你多少愛,而是藉由他,就像湖水映照月亮,你從整個愛當中反觀自己,並從自己身上發現愛。

我認為對於「愛」,詮釋得最美、最貼切的,是現代最受關注的靈性智慧大師奧修,他提到,愛,就像在你的心中有那麼多的歌,你不得不歌唱它們,如果沒有人聽,你也會歌唱它,你還會不得不跳起你的舞蹈。

當一個人開始去愛而不是需要的時候,他便成熟了,於是他的愛開始充溢、流動、分享,並且無條件地給予。愛,就好像你心中的河流,河流並不是為你而流,它只是流動著,你能夠用水來澆灌你的農田,但這只是偶然的,愛只是單純在你的存在中升起了,芬芳飄向四方。

在《簡愛》當中也有一段令我心馳神往的論述:

與他相處,永遠不知疲倦,他同我相處也是如此,就像我們對搏動在各自的胸腔裡的心跳不會厭倦一樣。結果,我們始終待在一起。對我們來說,在一起既像獨處時一樣自由,又像相聚時一樣歡樂。我想我們整天交談著,相互交談不過是一種聽得見、更活躍的思索罷了。他同我推心置腹,我同他無話不談。我們的性格完全投合,結果彼此心心相印。

多麼簡單、自然又美麗的關係!愛就只是存在於彼此間,在兩人之間流動著。

我想,真正的愛,是讓你成為你,帶領你從自己身上發現愛,並驚覺自己原來可以如此充滿愛。

所以真正的問題不是能不能遇見那個人,而是無論你遇到與否,你能不能先放開心胸好、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