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屬於母親的季節。在台灣,母親節出去吃飯,已經成為不成文的慶祝模式,第二個週末如果沒有提前訂位,想吃大餐還不見得吃得到。這一天,勞碌了整年的母親,可以稍稍喘息一下,享受當主角的滋味,只是,過了這一天,就像敲了午夜鐘響的灰姑娘般,從鳳凰變成麻雀,繼續辛苦的經營工作、婚姻和家庭。不知是傳統、社會壓力還是文化使然,在台灣當女人很辛苦,這一點,從我到巴黎之後,更有深刻的體驗。

 

平時去朋友家吃飯,從採買到烹煮,大部分都是男生負責,吃飯當中少了什麼,也都是男生起身去拿,女生通常負責聊天,讚美食物的美味即可;走在路上,看見美麗的女生,巴黎男人總會不吝嗇地給予讚美;凡事總是女士優先,倒酒、倒水要先幫女生倒,走路要幫女生開門,這些不是單身女性的福利,和外貌也沒關係,不論已婚未婚,美麗與否,一律都有這種待遇;假日去公園,帶小孩出門玩的不只是媽媽,還有許多是爸爸們單獨帶小孩。

 

今天和有小孩的朋友去餐廳吃飯,等帶位時,就是爸爸帶著小孩在外面,媽媽和我們在裡面邊排隊邊聊天,吃飯時雖然是媽媽坐小孩旁邊,爸爸一吃完就把小孩抱過去照顧,讓媽媽可以好好吃飯,後來小孩開始番,也是爸爸帶小孩出去透氣。這位爸爸不是特例,在這裡的爸爸都不會把做家事和照顧小孩的責任完全丟給媽媽,這一點,應該讓許多台灣媽媽很羨慕吧?

 

其實,這些待遇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以前的法國社會,其實和我們也差不多,直到十八世紀末,女權運動興起,積極爭取兩性平等,才有今日的成績。當然,要讓男人心服,不是光呼口號即可,法國女人可是有幾把刷子的。首先,法國女人不會忘記善待自己,尤其在巴黎,不論身材外貌如何,很少看見拉遢的女人,打扮自己是一種特權、也是一項義務,尤其是單身的女人,她們相信,你永遠不知道何時會遇見傾心的對象,因此,隨時保持最佳狀況是必要的。再者,就算成為母親,她們永遠都不會忘記當「女人」這個身份,她們不會為了家庭把自己弄得憔悴,不會開口閉口話題都是小孩,不會為了照顧小孩,讓自己變成糟糠妻,正因如此,哪一天她們的另一半不珍惜她們時,她們會瀟灑的揮揮衣袖,因為她們的魅力足以找到更好的「下一個」。

 

記得兩年前,吳念真拍過一支CF「台灣女人」,道盡台灣女人的甘苦,當時看了好感動,卻也好心酸,兩年後的光輝五月,希望所有的台灣女人,都能和法國女人一樣,多愛自己一點,善待自己一點!

 

 

圖片來源: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