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非洲馬拉威,真正的生命教育與價值體悟從參與當地生活開始,學會珍惜現有,不吝嗇地付出所有。

文|Holly


圖說:馬拉威北部寡婦團體 Chitatata 的媽媽們

去年因公務去馬拉威差旅,在那短短幾天內,當地農村媽媽的「女力」教了我一課。雖然國家仍發展中,在生活環境和物質上相當有限,但她們讓人理解到,生命的熱情和對生活的負責,從來不該因外在而受限。

推薦閱讀:志工旅行認識世界!張芷盈:縮小自己,才能擁抱世界

團體的力量,克服設備挑戰

一天拜訪了單位培力的寡婦團體,這群媽媽成員們透過微額貸款從事自力更生的小本生意,不僅製作點心,更以團體力量飼養雞隻賺取收入。走進她們合力蓋起的紅磚屋裡,打開其中一隔間的木門,就看到正四處走動的幼雞群。


圖說:Chitatata 的媽媽們透過養雞自力更生

位於南半球的馬拉威季節和台灣相反,8 月到訪時正是冬季。因是高原地形單日溫差大,雖白天有 15 度,但入夜及清晨降到 10 度是常有的事。一位媽媽 Sarah 分享時說:我們分兩組人值班,晚班時就睡在這裡,夜裡起來添木炭,以免小雞受寒生病。指著一旁地上的布包的行囊和草蓆,Sarah微笑著說,今晚正好輪到我值班。

在沒有電力下,當然無法使用燈泡替小雞保暖。在那裡,要靠炭爐對抗低溫。面對添炭火這差事,媽媽們沒有放棄或怨言,選擇集結眾人力量來解決問題。

從她們的眼裡看不到疲憊,而是對養成小雞的期待和成就感。結合團體成員的力量,冬季過去後,就有一批羽毛豐厚的雞隻可以出售。

重新省視工具的意義,思考想要和必要

隔天,帶領台灣的訪視者和另一群媽媽們來場台馬料理交流,共享一頓午餐後的小插曲,帶給我意想不到的省思。

當時正和和同行夥伴收拾鍋碗瓢盆,拿起了當地超市的黃色塑膠袋,要打開來看裝什麼物品好清點。突然一位媽媽很害羞又緊張地跑來說:It may be my bag。塑膠袋原來是她的皮包。我趕忙道歉說明,她微笑著說沒關係,邊打開來確認是自己的包。


圖說:和媽媽一起做料理中

這件事情讓我對於生活中想要和必要的事物,有了新觀點。如果說因為看見什麼「沒有」,所以要懂得珍惜擁現「有」,這不能算是真正的理解。沒有皮革做的包包,不等於「沒有包包」。塑膠袋在農地裡用不怕髒,容量又夠裝媽媽要帶出門的物品,是很合適的包包。這樣「一物多用」的智慧,不論在哪裡都可適用。

推薦閱讀:不能不會的理財術:你真的需要,還是只是想要?

不是回台後,就要不買包了。但是這個插曲提醒我,正因想要和必要不是等號,回歸工具的用途,正好減少浪費。瞄到內裡脫皮被擱置一旁,本要丟棄的提包,再看一眼時發現大小裝得下筆電。於是,決定再拿出來使用當電腦包,讓物品換了個「身分」。

不再被名詞囿限,回歸工具用途本身思考,正好也能環保些!

有多少就分享多少,比高價更無價

馬拉威北部有一個很大的公平貿易咖啡合作社,是姆祖祖咖啡合作社,旗下在馬拉威共有 6 個農民合作社,教導農民種植咖啡豆。小農 Martha 就是其中一位,在種植咖啡豆前她只會種一般糧食作物,但因為大家都會栽種銷路無門下,過去全家 9 口擠在草蓆上,連鹽巴都買不起。加入公平貿易合作社後,她的生命有了改變,現在家中有水還牽了電線。


圖說:正採擷咖啡豆的小農媽媽 Martha

這趟旅程出發前,早我一步出差的同事和我說,他喝了這輩子最好喝的可樂。我狐疑地問:非洲可樂有特殊口味?他打趣地說不是,是因為收到的可樂代表的是無價的心意和自信。

原來同事早我一步出差時,瑪莎拿出家中買的 5 瓶可樂說要感謝他的照顧,要招待他和同行的台灣人。當時,同事很猶豫是否接受這對當地說其實是很昂貴的飲料,可能是他們珍藏好久要全家共享的飲料。在瑪莎熱情和堅持下,他選擇愉快地接受這份有多少就分享多少的心意。

推薦閱讀:志工筆記:我們付出不是為了得到,他們給我的永遠更多

於是他請我要記得,幫他帶上一些氣泡飲料和 Martha 分享。再次造訪時,我們扛了餐費足夠支出的一籃可樂上去,邀 Martha 和合作社工作人員一起共享。

這趟差旅,讓我發現原來自己從未認識過非洲。馬拉威農村媽媽們幫我上的這一課,也證明就算無論讀了多少資料,真正的認識,從降落當地那刻才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