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作者 Nick 來說,成熟該是世故還是釋然,當現實總事與願違時,他願學著「自私」一點,將心力投注在能使自己成長的事物上。

隨著年齡的漸長,我發現其實我們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比較敏感,意見也會比較多。但我們卻抱怨的比以前更少,甚至對很多發生在周遭的事情感到冷感。有些人說,因為隨著社會的歷練,我們變得比較世故;但其實不是世故,我們只是了解了這個社會的形形色色,所以我們放棄去抱怨自己無法控制的事。

推薦閱讀:成熟不是世故,而是不管世界多糟你仍相信善良

看看自己的生活周遭,真的有太多的奇人異事,發生的讓人無法理解。

就像上禮拜,家中大樓的電梯裡頭擠滿了人。突然一位年輕的小伙子把電梯門頂住,不顧電梯超重的鈴聲,硬是擠了進來。結果電梯上昇不過幾秒的時間,那位小伙子竟然在二樓就出了電梯。又或者,去滑滑臉書,你可以看到很多在臉書上每隔幾小時就發一篇文,內文卻是不斷抱怨自己的生活有多忙碌的朋友;或者用謙虛包裝的狂妄,在上面分享自己的物質生活或者成就的人。

更嚴重者,昨天晚上在一家很安靜的日本餐廳裡頭用餐,有一群人用中文大聲地喧嘩,他們的音量是會讓人頭疼的那種吵鬧,而餐廳裡頭的客人也紛紛地投以關注的眼光。一方面是我想與朋友來頓不被打擾的晚餐;另一方面,其實也是不想要讓華人在外國人的眼中產生不屑。假借去廁所的名意,我經過了那群人的餐桌,用中文小聲地希望他們能夠降低音量,因為其他客人要安靜地用餐。他們看了看我,沒想到只回了我一句話:「我們在吃飯,管其他人幹嘛?」

語畢,他們繼續大聲地喧嘩。而我,則是無奈地回到自己的餐桌,惱怒地結束那頓本來應該要很愉快的晚餐。

你看到我在文章中抱怨這些生活中的瑣事,一定會覺得我很可笑,對吧?沒錯,其實我也一直常常無法理解——究竟是我對這個世界太過於敏感,還是我是一個無法忍受事與願違的人。

推薦閱讀:用孩子的眼光思考「長大」:獲得與失去是同一件事

但經過了昨晚的事,我忽然領悟到了。其實變成熟的一大關鍵,就是不要被那些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所影響心情。

在工作上,把自己份內的事情做到最好。把工作交出去之後,上司要怎麼處理事情,就不是你能夠控制的了。有些時候給太多意見,還會招致批評以及不屑。所以當遇到不願意聽從下屬意見的上司時,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確保自己的部分沒有錯誤,然後一再確認事情在不幸出包後責任不會被推到你的頭上。

愛情也是一樣,能夠喜歡上一個人,當然很幸運。但兩個人要維持戀情的長久,能夠互信以及互相提供空間則絕對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而「提供空間」說穿了,其實也是放棄控制的一種。有些時候自己過自己的生活,雙方再親密也要釋出時間給對方做自己喜歡的事,不僅可以不會被對方的抵抗而壞了心情,再者,本來誰就不屬於誰,為什麼只因為愛上了對方就必須要互相交出自己本來所擁有的一切?

推薦閱讀:擁有開心、滿足、幸福生活的基本條件:忠於自己

「自私」在大多數的時間裡頭或許都是一項不好的人格特質,但活了近 30 個年頭,自私卻是我一直在努力的目標。

這裡的自私並不是要你藉由陷害別人來為自己奪取利益,而是在現狀不滿自己卻無法改變別人時,能夠把焦點從那些事情的不愉快,轉移到自己的身上,並且專注在讓自己變得更好。

就像我很不喜歡下班後的聚會上與別人還是一直在聊工作上的事,所以只要當這些談話開始發生時,我會默默地轉移話題或者離開聚會。回到家後,也不要去想當天晚上聚會上所發生的事,我會專注在自己可以做哪些事情來為這個世界有所貢獻,譬如說做志工或者是寫文章。

這些想法說出去可能會被很多朋友嘲笑,但只要深信自己的價值絕對不只是在職場上與物質生活裡,你就有動力去默默地耕耘。

與其花時間在為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上生氣,還不如學著自私一點,把焦點轉移到自己可以努力的範圍內,盡好自己的本份並且執著於自己相信的事情,好事情或許就會在無意間中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