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mazing! 搬到三峽後,卻一直未能真正接近這塊土地。這次跟著「甘樂文創」的「輕訪三角湧 老城散步小旅行」,發現三峽除了盛名老街以外的美,在新舊城市之間,有著靜好歲月的在地故事。

你到訪過三峽嗎?搬到三峽近三年,除了偶爾到老街吃吃逛逛,我從未深度地了解這個新舊並蓄的城鎮,這次跟著「甘樂文創」的「輕訪三角湧 老城散步小旅行」,才看見了三峽藝文之美,新舊市鎮的矛盾,與一群充滿活力,又熱愛故土的美麗人們。

推薦閱讀:為自己設計一趟「心」旅行

東方藝術殿堂,清水祖師廟


(圖片來源:甘樂文創粉絲頁

說到三峽,最有名的莫過於金牛角、老街與祖師廟。祖師廟正式的名稱為「長福巖」,供奉著清水祖師,每到假日都會有滿滿的香客前往,也帶動了周邊老街的發展。

其實祖師廟除了以「靈驗」著名外,廟宇的雕刻更讓它有著「東方藝術殿堂」的美稱。由東西並蓄的李梅樹大師打造,耗時40年建造,廟宇中的每一根石柱與壁雕,都由最高水準的師匠一刀刀刻畫,立體又栩栩如生。

當地人戲稱是「祖師廟動物園」,因為處處可看見不同動物的雕刻,如:烏龜、螃蟹、鳥、老虎、大象、龍等,其中光是鳥類就高達 100 個不同的品種。據說當年還有鳥類考察團隊,專門到祖師廟研究這些珍貴的鳥類圖鑑,也因此有「鳥廟」之稱。

據說在這些雕刻中,還藏有「美人魚」與「邱比特」,若有機會到廟中參拜,不仿定睛觀賞這些享譽國際的上乘之作。

依水而生的興衰歷史,對立的新舊城區

許多人類文明的起始,都依傍著「水源」而生。在三峽有條「三峽河」,是大漢溪的支流,早期水量豐沛,深水位能提供船舶運輸,多產銷茶、樟腦、木材和煤礦,讓三峽地區因為貿易往來而興盛。但在日治時代後期,日本技師八田與一在大漢溪上游興建桃園大圳後,讓三峽河的水量銳減,水位下降,船隻再也無法停駐,原有的繁華景象也隨著河水流逝。

現今的三峽,以歷史悠久的古蹟,以及豐富的人文文化聞名,每到假日,人潮擠爆三峽老街。1997 年政府規劃「臺北大學特定區」後,新興社區逐漸成形,一幢幢高樓大廈與筆直的道路,與舊城區形成強烈對比,也讓三峽區開始區分為「新城區」與「舊城區」。


(圖片來源:甘樂文創粉絲頁

現今人們不再依賴河流而生,人與河流的關係漸漸疏離,雖然河道兩岸建有河堤步道,卻鮮少看見居民親近河川。2015年強颱蘇迪勒挾帶大量降雨,也使三峽河暴漲,沿岸周邊街坊淹到小腿肚。一張三峽溪暴漲的照片上傳後,網路開始瘋傳「北大特區是淹水特區」,影響房價,當地房仲與居民急著澄清此次淹水地區屬於舊社區,和北大特區完全不同邊,「北大不等於三峽」,一刀切開了新與舊的分界。

老屋再造甘樂文創,與職人學習手作技藝

你可能會很驚訝,三峽是新北市青年吸毒人口最高的地區。新舊城區雖然才相隔一條街道,但是居住族群的知識水平與社經地位,卻有著極大落差。

看見家鄉需要幫助,在三峽生長的在地人林峻丞,9 年前放下如日中天的茶山房天然手工皂事業,返回家鄉,將一棟老屋宅改建成「甘樂文創」社會企業,多角經營文創、工藝、餐飲、社區公益、藝文展演等平台,一個個串連起在地社區的力量。

同場加映:遊子返鄉投票的信念:不管多遠,都要為家尋一條更好出路


(圖片來源:甘樂文創網站

週末下午,被樹叢覆蓋的現代老屋,傳出學生樂團青澀又熱情的歌聲。在這個奇幻的空間中,抬頭可以看見國際風箏藝術大師黃景楨的作品,如同一個個春日的種子,在天空慢慢發芽;在咖啡廳的角落,你會遇見駐站金工師傅溫二哥,集合了工藝、手藝、創藝的「三藝金工」,在這個講求快速且大量生產的時代,堅持慢工細活手作出獨一無二的金飾。

(圖片來源:三藝金工粉絲頁

老屋的庭院有個6年的藍染缸,天然的發酵味如風乾鹹魚,卻能變化出千百種獨一無二的染布;後門最新進駐的「禾乃川國產豆製所」,林阿姨嚴選小農非基改黃豆,堅持以「日曬鹽鹵」取代「石膏粉」作為凝固劑,製作出記憶中的天然豆漿與豆腐。


(圖片來源:禾乃川粉絲頁

此外還有阿嬤的紅龜粿,爺爺的老西裝,打鐵、陶藝、製茶、製油、木雕、篆刻等,這些都是三峽在地豐沛的職人能量,他們一生只專心做好一件事,等待著旅人們與大師學習手藝,一起重新感受手作的溫度。

當旅行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旅行可以更有意義

九年前開始甘樂文創時,林峻丞也開始為弱勢孩童創辦免費課輔班「小草書屋」,提供課後輔導、藝文課程、生活課程與職能訓練等。學習廚藝的孩子,正在規劃一場「辦桌」,想邀請哥哥姊姊們認領一道桌菜,一起品嚐他們學習的手藝。這個暑假,這群孩子也正準備串連其他弱勢青年團體,一起來場環島旅行。

(圖片來源:小草書屋粉絲頁

為了協助小草書屋的營運,也讓更多社區發展運作,甘樂文創與在地青年和店家共同規劃「輕訪三角湧 老城散步小旅行」,90% 的旅費回饋給串連的在地店家,10% 則投入社區共好基金,協助如小草書屋等社區計畫的發展。

也許,我們的旅行可以不只是走馬看畫,而是更加深刻了解在地故事;也許,我們可以不只是旅客,而是透過旅行協助在地長期發展的夥伴;也許,當旅行也能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我們的旅行將更有意義!


(圖片來源:甘樂文創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