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原奈美,一個饒富爭議性的名字,在小孩罹患流感的第一時間,她 PO 出影片請網友協助集氣,引起熱烈討論。今天我們不假裝正義的討論她的行為是否「道德」,卻想來一起想想「公眾我」與「隱私我」的分野,事實上,每個人都可能是下一個宮原奈美。

一位媽媽,因為在女兒病床邊唱 Let it Go 希望網友幫忙祝福集氣,而引起網友關注。宮原奈美這個名字,上周意外地炒的很熱。關於這則新聞,主角本人與她的親友已在網路上貼文澄清與護航。

整件事情會爆發,是因為網友在宮原奈美臉書上看見一連串的訊息導致,「周五時宮原奈美在臉書上抱怨兒子發燒;周六依舊出發看演唱會,照片上面兒子頭上貼著發熱貼;接著女兒高燒住院…..」

有網友推測宮原奈美執意帶著發燒的兒子出遠門,女兒因此被傳染。女兒生病時,宮原奈美在病床旁為女兒唱歌上傳請大家幫忙集氣,並在女兒還是重病時就貼出「祝福女兒成為天使」的文章等舉動,讓某些網友懷疑宮原奈美的貼文動機是為了賺讚,認為她是一個自私的媽媽。

同場思考:《不存在的房間》:女人的名字,不只有母親

究竟事情真相如何,是否真如同她本人的聲明?亦或網友們拼湊出的才是真實?這部分不是我想著墨或討論的。

對使用者的考驗,社群媒體是「公開場域」或是「個人空間」?


宮原奈美是一個經營日式服飾店的老闆,一個媽媽,也是一個未受過訓練的自媒體素人。事件發生前,她一直運用這些身分將臉書經營的很好。未受過訓練、自媒體素人,顯然並不構成她經營社群網路的障礙。自拍、拍小孩,一直都是她臉書高人氣的賣點,意思是她很知道貼甚麼可以讓她的臉書得到許多讚與網友關注。

網路匿名性(online anonymous)對某些有清楚意識、有清楚目標的訊息發布者有很大的幫助。我思考,若她有任何一個環節沒有貼上臉書或選擇不將訊息狀態設為公開,是否還會有這麼多後續延燒的話題?若是宮原奈美更清楚臉書上要呈現甚麼樣貌、在網友心中留下怎樣的印象,也許她會更有技巧地隱藏那些會引起爭議的文章、圖片,只選擇發布對她個人形象加分、有利的部分,形成一則純粹的佳話美談,成功的操縱網路輿論。

網路匿名性同時模糊了我們對「公開場域」與「個人空間」的認定。這部分的認定,對每個社群網站使用者都是挑戰,它界定我們將如何在網路上展現自己。

我們不妨想像「公眾我 public self」與「隱私我 private self」是兩種並存在我們腦中的模式,當我們自知正在公開場合,一言一行都可能被關注時,大部分的人會選擇啓動以公眾我的模式去呈現自己。原因是相較於隱私我,一旦「公眾我」模式被啓動時,我們傾向採取較多造成他人正面觀感的行動,展現較能博得社會讚許的特,比方健談、溫暖、大方、有正義感…等等,這個過程稱為「印象整飭 imaging」,也是公眾我擅長的。

推薦給你:網路論戰非得要「拼輸贏」嗎?陽剛脈絡以外的陰性表達

一旦我們對公開場域與個人空間的認定變的模糊,不只發文者本身無法明確地挑選一個身分去發言或行動,觀者也陷入了意見之爭。事件之後,有人認為這是她的私人空間,為什麼不能愛放甚麼就放甚麼;有人認為設成公開,就要有被大家留言討論的心理準備。

宮原奈美將她的臉書當成「公開場域」或是「個人空間」、展現的是「公眾我」或「隱私我」,恐怕連她自己都不一定想的清楚。而我們呢?我們想的夠清楚了嗎?

被簡化的回應,使人易以錯誤的方式尋求注意

社群網站上的貼文,不論內容為何、形式為何,都是在發聲、在尋找有沒有人能和我們產生共鳴,只是個體間對此需求的程度高低、強烈與否的差異而已。共鳴需要互動,吸引注意是產生互動的第一步。這樣說來,在社群網站上公開貼文就是個尋求注意力的行為 attention seeking behavior,希望獲取注意力,進而被認同。

同場思考:臉書不分享也快樂!開心不開心都是自己的人生

網路看似有助人際互動,實際上我們在網路上所作的給予和接收的回應只是人際互動中過於簡化的版本。比方,某媽媽上傳與小孩的合照,有3人按讚,按讚的原因可能是 A 覺得孩子很可愛所以按了讚;B 看見照片中媽媽流露的母愛按了讚;C 可能只是禮尚往來,覺得對方經常按我讚,就也按了讚。

即便動機不同,A、B、C 各別都給了這位媽媽一個讚;媽媽接收到的只是一個象徵別人喜歡的簡單符號,而不知道 A、B、C 分別給出讚的背後原因是甚麼,她只能解讀這三個人都喜歡這一類的近況,對她的貼文有共鳴。

如同,宮原奈美以自拍、小孩的照片,成功取得注意力時,她只知道關注她動態的網友對自拍與小孩有共鳴,卻無法解讀網友共鳴的究竟是哪個部分。女兒重病時,她最需要的兩個回應是安慰與祝福,根據宮原奈美的經驗,可能導致她認為「在病床邊歌唱錄影上傳,能夠獲得網友的安慰、祝福」,能夠引起正面的關注,然而她並未預料到影像會引發不同的反應與批評。

「宮原奈美」,我們都可能是她

假如宮原奈美是一個慎選甚麼該貼、甚麼不該貼的自媒體經營者,也許今天她就是社群網路的贏家,而非被撻伐的對象了。根據臉書演算法,在社群上盡可能或得讚等於得到能見度,是自我經營很重要的一步。這不也是當今社群行銷所鼓勵的成功模式嗎?

社會趨勢讓我們不得不重視社群媒體的經營,即使是極為表面的人際互動,臉書上的「讚」仍然象徵我們的言論被看重、觀點被認同,以及具有多少影響力。當虛擬網路社群言論、粉絲頁與社團的經驗,已經成為 HR 新人招募時的觀察指標時,虛擬生活已漸漸擴散到現實生活的範疇,兩者的關係不再是截然二分,將是互相加成或互扯後腿。

生活在這樣的世代,誰能說他一點都不在意 FB 上那個姆指向上的讚?

推薦給你:網路世代的霸凌文化:一個讚,可能害死一個人?

我承認我不敢。

幾次公開場合上,我的自述都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心理師,與,一個很認真的作者」,上面的敘述也是以這樣的觀點出發。我偏好的,是去反思這個報導給這個世代帶來的意義。整個事件給我一個很深的感觸──這個世代,不夠明瞭如何運用「公眾我/隱私我」在社群網路上吸引正向注意力的我們,都有可能是下一個「宮原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