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脫離學生身份步入職場,讓你感到很迷惘嗎?給畢業生的 5 點建議,擁抱與生俱來的特質,定義自己的成功!

文|些云

山田小姐的 5 年前,跟大部分同學一樣,因為所讀學系走上了教育的路。縱然教學很有意義,可是日復一日的生活,讓她感到很乏味。看似理所當然的選擇,卻讓她感到原地踏步。在這 5 年間,無不懷疑自己「這樣做正確嗎?」

國小到高中、大學,總有人告訴你名列前茅的標準,成功的方程式。脫下四方帽、畢業袍,要埋入茫茫人海中,才突然有種恐懼——真正適合自己的出路尤如大海撈針。

其實迷惘是很正常的事,能夠困惑代表著你開始認真思考著將來的事,你必須去探索自己的方向。以下五個方法有助你面對迷失感,願能成為你手上的指南針,就當作是你的畢業禮物。


圖片|Photo by MD Duran on Unsplash

一、「成功」的定義不必參考他人

「你的公司用多少錢阻止你追求夢想?」《型男飛行日誌》的經典對白。

畢業當前,長輩、同學的建議包圍著你,分析不同的就業條件,提醒你要為長遠職涯發展規劃。你聽罷半信半疑,未踏足公司門口,一切都是無憑據的猜測。

而我想要給你的第一則提醒是:「工作」不一定能跟你的「成功」掛勾,你的成功也不必參考別人。

同場加映:台大教授葉丙成畢業演說:只求發大財的未來,是你們想要的嗎?

世界對於「成功」彷彿有單一定義,高薪厚職、優厚福利,但別人的想法不等於「你的成功」。不必把世界的標籤強行貼在自己身上。事實上,我們太容易接受「不是自己想要的事物」,卻沒有詢問內心「這是不是你想要的事物」。

正如女人迷主編所說:「可以沒有偉大的故事,但不能沒有你想捍衛的事。」

成功,視乎「你內心想要捍衛的事」,這是不能動搖的原則,是你心中的火花,是觸動你心的那一條弦線。即使現在的你還不清楚,請你在心中先為「它」劃一席位,當你用心生活,總有能尋覓到它的一天。

成功不是只限於致富、快樂、更幸福,而要由你自己決定。如果你一輩子都待在相同的職位上,卻一直很有成就感,那也是成功的一種,不必被他人定義的成功所影響

作家 艾瑞克・巴克

正如《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作者艾瑞克・巴克所說,成功不應是單一定義,你可以決定你的人生。

二、你是誰,這是不能被改變的

你,就是本來的你。

小時候,我們都聽過不能勉強的故事,不可能叫魚爬樹、猴子游泳,落在不擅長的範疇,高手也只能是魯蛇。

中世紀學者伊拉斯謨斯指出:「一個人最主要的快樂,就是做自己」;村上春樹也曾說過:「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怎麼也長久不了。」

不適合的工作,就如削足適履。每個人內在的本質都不能被改變,莫視自己的內在聲音,黏上世界的標籤,只會讓你離自己的「火花」愈來愈遠。

同場加映:做自己喜歡的事有重要?找到它以後,讓你真正擁有生活下去的動力


圖片|Photo by RUT MIIT on Unsplash

同時,不要因為與生俱來的「特質」而感到自卑。

有些人認為外向者在職場更無往不利,因為擅長交際的特質有利累積社交人脈,而且溝通的技能在領導、促成生意等方面,都比內向者更有優勢。

但事實上,內向人更能專注眼前事物,也更能對未來作出長遠的規劃。華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也在研究中發現,領導特質沒有優劣之分,而是取於被領導者的屬性。事實上,比爾・蓋茲、巴菲特也是內向的頂尖領導者。

聰明的內向者會找到自己的優點,像是願意用一段時深入思考、縱覽群書、超越自我想法的極限,以解決問題。

比爾・蓋茲

比爾・蓋茲提醒著我們要好好利用特質,而非否定他們。你所以為的「缺點」都能被好好利用,首先是你得承認這就是真實的你。

三、沒有任何事是必然的「壞事」

美國知名創作歌手巴布・狄倫有句名言:「有些人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只是被淋濕而已。」你要放在心中的一句話是:沒有任何是必然的「壞事」。

山田小姐最近離職了,當她在體制之內愈久,她就愈清楚那不是她的理想工作。然而,回想過去 5 年她沒有半點後悔。

一開始對家長支吾其詞的她,在幾年的訓練下,無論反應還是口條也進步不少,而職場上傾囊相授的前輩們,也讓她感到無比幸運。這幾年職場的修練,讓山田小姐毫不枉過。

一場大雨只是中性的事件,有些人能從中體會,也有些人只是連番抱怨。臨到眼前的,你能選擇如何回應;而在奔赴理想過程中,做出的選擇就等同組成了你。

約翰生博士指出:「在朝向更好或更壞的過程中,快樂與悲慘是並存的。過程中你爬得多高或落得多低都無所謂,那並不重要,真正的重點是你要走的方向。」

準備翻開人生新一頁的你要有心理準備,不可理喻的客戶、不能合作的同僚、不能想像的波折,但從中的學習以及你的選擇才是唯一重要的。

「生命的禮物往往來自討厭的事。」林依晨的這句話,在我生命之中多番鼓勵了我,相信你也可以筆記下來。


圖片|Photo by Daniel Thomas on Unsplash

四、以一人公司的方式經營自己

在後疫情時期,固有的工作模式被動搖。以前,固定職業、上班時間、地點的模式是尋常事,卻在新常態時代中不復存在。我們不能只有「員工」的角色,而要把自己經營得像一間公司。

同場加映:你比自己以為的,更渴望突破自限思維!劉軒專訪:生命自始自終,都不僅僅是選擇題

「以一人公司的方式經營自己」的概念來自愛瑞克《內在原力》一書,他提到公司有其「願景」,而自己的人生也是一樣。我想這一點其實緊扣著第一點,正因為內在核心那「想要捍衛的事」,所以循著這出發去經營人生。

甚至,愛瑞克提到:「全然為自己人生負責的意念愈強,也就愈能夠吸引他人將他們的資源放在我們身上,意念就是內在原力散發的關鍵。」

要為自己人生負責,無疑首先的是永不卻步的心。

正如工作搜尋網站 FlexJobs 創辦人蘇頓對求職者的督促:「你必須持續督促自己學習,關注可能會有需求的新型技能領域。這意味著你得試著把自己推出舒適圈。」

畢業之後,沒有制約的考試,沒有人督促你唸書,但知識永遠能為你開路。


圖片|Photo by Morgan Sessions on Unsplash

五、除了職場,人生的新階段也現正開始

比爾・蓋茲在上月給 NAU 學生的畢業致辭中說道:「與其注視那些你已經知道的事,不如去擁抱未知。」

除了職場外,你的人生也正掀開新序幕。自己的未來、家庭中、各種關係命題上,都有你的功課。不要過度注視在你已有的成就,試著輕輕蹲下迎接,才能把未知恰好的抱住。

畢業之後,沒有學期制,沒有人提醒你學期作業的死線,也沒有寒暑假提醒你休息及時。此後,你要學習為自己設立人生功課,甚至自己去批改。沒有人再為給你打分數,你只能慢慢去體會、去抉擇、去後悔、去勇敢作出改變。

同場加映:拖延症患者必看!《原子習慣》3 原則建立閱讀習慣,電子朗讀模式、把握兩分鐘法則|迷人選物

只是在這過程中,得記得你不能一個人去走往後的路,一個人你可以走得無所顧忌,但唯有一群人,你才可以走得遠。我想這也是比爾蓋茲提醒我們「人生不是獨腳戲」的意思。

最後,引述《www 請輸入檢索詞》的對白:

「小時候我以為只要到了 38 歲,就能成為完美的大人,知道所有事的正確答案,只做出正確決定的這種大人。但你知道我到38歲時領悟了甚麼了嗎?即使決定是正確的,結果也不一定會是正確的。」

22 歲的你因為畢業而迷惘,其實 32 歲、42 歲的你依然會有猶疑不決的事。不管哪個年紀,也不一定能作出所謂「最好的決定」。唯一可以做的,是帶著迷惘,握著想要捍衛的事物,把選擇變得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