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帶同性別回家結婚?從泰勒絲的演說到台科大畢典致詞事件:給畢業生們像樣的演說
從紐約大學的泰勒絲的致詞,看回台科大校友總會理事長蔡侑霖於畢典上的爆走發言,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從紐約大學的泰勒絲的致詞,看回台科大校友總會理事長蔡侑霖於畢典上的爆走發言,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我問身邊朋友,如果回到畢業那一刻,最希望有人能告訴你什麼?大概有八成的人告訴我,「請告訴學生,這是一個非常殘酷的社會,你必須準備好你自己。」畢業後的社會確實很殘酷,殘酷來自於,你會需要完完全全地開始練習,替你自己的人生負責;你會開始認知到,這個世界上,其實沒有任何人有義務要幫助你,沒有人有義務要照顧你,沒有人有義務要理解你;你也會開始意識到,全世界最需要支持你、肯定你的人,不過就是你自己。
當開始找實習、工作,一定會產生許多疑問,包含以下:我要如何找實習?我要找大公司職缺的還是新創公司?我要找高薪的職缺,還是自己喜歡的工作?……等。找任何工作都有好處與壞處,沒有絕對的好或是不好,我今天想要把主題著墨在「態度」,有正確的態度,才有更高的機會讓自己享受求職的歷程,更可以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分手那天,她傳訊息告訴我,她快被孤單給吞噬了,讓她走吧!我說:為什麼相愛的兩人不能走到最後呢?她說:我很愛你,但我看不到最後了。那天正好下著雪,而我心裡淌著血,我第一次知道被絕望吞噬是這種感覺。
你平時做夢嗎?你夢見的是日常瑣事,還是各類奇思妙想?你會不會總是做同一個夢?夢的內容對我們來說究竟有什麼意義,真的能預知未來嗎?關於夢,有太多問題可供討論。即便當前的科學水平比起從前已足夠發達,夢依然在人們心中保持著神秘。
就要畢業了,你的焦慮不安與期待興奮,我們都明白。拿到畢業證書之後,我們不再只能用學歷定義自己。踏出校門這條並不輕鬆的路上,整理三個來自不同領域的她們的畢業提點,摸索未來與想像自己的此刻,你並不如你所想的孤獨。給你有勇氣去摸索未知,有動力去改變世界,有資格去相信自己的力量。(推薦閱讀:20 歲,迷惘得剛剛好)
儀式是一種純淨的行為,有些為了祭拜祈福,有些看起來似乎沒有意義或是目的,就像一場令人心曠神怡的遊戲,但能為當事人呈現出眼前的世界是活色生香的 。不要忽略心靈的力量,這種所謂的儀式感,其實就是在表達我們對生活的摯愛,對困境無聲卻極富韌性的抗爭。
職場需要先付出才有收穫,你給老闆八分,老闆下次可能會給你五分的工作,而你給老闆五分,下次,老闆只能給你四分的工作了。只有超越老闆的期待,老闆才會放心把更多的任務交給你。
當時的我,有膽放掉求職季跑去美國,而不在乎「輸在起跑點」,事前真的一點恐懼都沒有嗎?坦白說,我並不是不怕;師長的關心,也確實助長了我的擔憂;石沉大海的履歷,也不斷加速我內心的墜落。
如果熱情是海上的燈塔,而勇氣是風,祝福我們,都可以乘風破浪,迎向心中的那一道光。
沒想過會成為插畫家,卻也難以想像如果不是插畫家,現在會是什麼樣貌?一起進入培綺的插畫世界,用畫筆傳遞真實樣貌的創作生活。
對,有時我們會搞砸,但沒有偶爾犯下的錯誤,就不可能有進步!如果害怕跌倒,那就永遠踏不出第一步。
Netflix 新片《雙軌人生》告訴我們,其實就算不照著計畫執行,宇宙仍會為我們做出最好的安排。
男團選秀節目《原子少年》,金星美麗、水星可愛、天王星酷帥,小孩、林佳辰、蔡承祐,你最喜歡哪一團?
小王子的藝想世界 75 周年特展,即將閉展,帶你回顧,那些參展之後的感動瞬間。
專訪 One-Forty 創辦人 陳凱翔,談非營利組織背後運作,透過改變,讓社會移工議題被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