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傷沒有特效藥」給想修復自我的人:七個身心靈課程指南
新書《有一種工作,叫生活》出版後,因為當中提到我探索身心靈的經驗,陸續收到讀者提問,有沒有推薦的課程?我雖然上過幾堂不錯的課,但知道適合我的,不一定就適合其他人,不想像強迫推銷那樣,直接塞課程給大家,不過很願意從這幾年修習各種課程的經驗中,整理出挑選身心靈課程的方法,分享給有興趣的人參考。
新書《有一種工作,叫生活》出版後,因為當中提到我探索身心靈的經驗,陸續收到讀者提問,有沒有推薦的課程?我雖然上過幾堂不錯的課,但知道適合我的,不一定就適合其他人,不想像強迫推銷那樣,直接塞課程給大家,不過很願意從這幾年修習各種課程的經驗中,整理出挑選身心靈課程的方法,分享給有興趣的人參考。
所以,你問我喜歡自己的什麼角色?我喜歡當學生,我喜歡學習,我喜歡學所有我不會的事情。
打開你的人類圖,如果你的內在權威是「情緒中心」,那麼你就是情緒中心有定義的人。在全世界人口當中,情緒中心有定義的人佔比約 53%,它是覺察中心之一,也是尚在發展中的能量中心之一。它宛如浪潮,高亢時興致勃勃,低潮時毫無幹勁,變幻莫測,然而無論情緒波是高是低,都沒有優劣好壞之分,只需要允許它自然地釋放,就能保持健康。
常覺得生活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嗎?邀請你試試「高效率時間管理術」,你也可以享受所有當下,擁抱所有過程!
你可以拆解手上的工作項目,並為他們分配比重,創造你的「黃金組合」,避免過度消耗自己,找到人生的意義。
性別平等教育法中,明定國民中小學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而同志教育為性別平等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本來就應該實施。若學校不教同志教育,在這種資訊流通的時代,孩子很可能透過其他管道接收錯誤訊息,反而更令人擔心。
在「學按摩」的體驗上,我不打算多著墨在「按摩」本身,而是想分享「學」這件事──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學按摩,但你只要活著就必須「學」點什麼,不管是透過書本、補習、線上課程、或是有人親自傳授。
如果真實的我和理想的我不一樣,還會有人愛我嗎?三十歲,是開始學著如何「與自己好好相處」的年紀了。
百萬訂閱 YouTuber 莫彩曦和Adam,比起一般英文老師更能理解台灣人學習英文時常犯的發音錯誤
「聽過她現場表演的人都會受內傷」與你分享台灣音樂史上不可錯過的專輯,因為聽了會內傷,不聽則會有遺憾。
女人迷讀者投稿分享:疫情待在家之後的線上瑜伽課初體驗!從瑜珈課之中,這位讀者感受到了什麼生命能量呢?
如果你看過《阿凡達》《一級玩家》《脫稿玩家》任一部電影,那麼其實「元宇宙」的概念,你早就知道了!
長命等於好命嗎?如何重新活出意義成為長壽時代新課題,讓《不老的挑戰》教你如何延長好命的日子。
為什麼聊到「性」總是不自在?不敢承認性、探索性,那關於自己身體的真相,就永遠只能被他人詮釋。作家 Amazing 正視自己的身心,開啟一段成年後自修的性愛課程。
全台政府開啟了「停課不停學」的上學型態,面對改變,要上班的家長最為苦惱。本篇給家長們的防疫行動守則。
因應武漢特殊傳染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少人就算健康也習慣性戴醫用口罩做好自我保護,但是戴太久不舒服,皮膚科醫師邱品齊這樣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