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garete McFarland 麥法藍沒有小孩,但這位心理學者用電視節目,陪伴教育了一整個世代的兒童,她與「羅傑先生的厝邊」的關係,要從幾十年前說起⋯⋯

1968 年,當美國公共電視網(PBS)第一次播出節目「羅傑先生的厝邊」(Mr. Rogers’ Neighborhood),那時可能很少人想到,這齣節目會成為全球兒童節目史上,一段難以取代的傳奇。

由羅傑先生(Mr. Rogers)主持,該節目至 2001 年停播為止,30 多年間共播出了整整 895 集。在最顛峰的 1980 年代,「羅傑先生的厝邊」收視率一度高達 2.1%,代表同一時間有 180 萬戶家庭同步收看──

可以合理推測,那個沒有巧連智的年代,羅傑先生在美國幼童心目中的地位,大概就是今天的巧虎。


圖片|Mr. Rogers’ Neighborhood

每集半小時的節目裡,羅傑先生會先用一段招牌主題曲開場,然後用玩偶、道具、訪問、搭配豐富的音樂歌曲,向 2-5 歲兒童耐心說明他們的生活疑問,不時夾帶溫暖明亮的人生建議。

直到今天,羅傑先生和他的和煦笑容,都是跨世代美國青年的共同回憶,也是許多人人生中第一個啟蒙老師。


圖片|Mr. Rogers’ Neighborhood

某一集,羅傑先生向小朋友溫柔地安撫說,當你放掉浴缸洗澡水的時候,你不會一起被沖下去(”You won’t go down the drain.”)──到底哪個電視節目會想到,小孩洗澡的時候會擔心這件事情呢?「羅傑先生的厝邊」的製作團隊就細心想到了。

當羅傑先生高齡七十三歲,節目不得不正式停播後,「羅傑先生的厝邊」影響力並未立即消退;兩三年前,好萊塢拍了羅傑先生的自傳型電影 A Beautiful Day in the Neighborhood(2019),不只叫好叫座、獲選當年十大影片,還為男主角湯姆漢克囊括多項提名。

但,我們今天不是要談羅傑先生的故事,我們要談的是「羅傑先生的厝邊」這部傳奇兒童節目的幕後靈魂人物,羅傑先生的啟蒙導師,當代重要兒童心理學家──麥法藍。

可以說,沒有麥法藍,就沒有以上這一切;但麥法藍的身影,卻很少出現在大眾視野之中(例如那部 2019 年賣座的自傳型電影就對她隻字未提)。


圖片|The New York Times

麥法藍是二戰前極少數的女性心理學者,她從哥倫比亞大學拿到心理學博士學位之後,轉赴麻州、澳洲等地工作研究,致力學齡前兒童教育。

1951 年,46 歲的她回到故鄉美國匹茲堡,和兩位享有全球盛名的心理學家 Benjamin Spock 與 Erik Erikson 共同創辦了阿森納家庭與兒童研究中心( Arsenal Family and Children's Center),擔任該中心總監直到 1971 年。

當時心理學界仍系統性歧視女性研究者 [註1],麥法藍的合作夥伴 Erikson 卻毫無保留地盛讚這位女性同儕,「比全世界所有人都還瞭解有小小孩(young child)的家庭。」

除了研究中心的事務,麥法藍也在匹茲堡醫學院擔任教授,並創設了兒童發展所──就是在這裡,開啟了她和羅傑長達三十年的緣份。


圖片|Mister Rogers’ Neighborhood

出於對兒童教育的熱忱,羅傑早年不只在電視台擔任兒童節目企劃,工作之餘還去匹茲堡大學修神職學位,並同時旁聽兒童發展研究所的課程(真是一枚上進青年)。

課程中,他結識了教授麥法藍──事實上,就是這位嬌小、說話輕聲細語的心理學教授,慧眼獨具看出羅傑的個人特質。當初她就鼓勵溫和木訥的羅傑,不要只躲在幕後,應該要走到幕前,讓他想對話的兒童們,真正看見他。

延伸閱讀:總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談原生家庭創傷:童年受到情感剝奪的孩子,深信自己應得不幸

多年後,當羅傑終於自己在匹茲堡的電視台開了節目,麥法藍教授自然成為他最仰賴的年長顧問。

每週,有時甚至每天,你在麥法藍的研究室裡會看見羅傑先生,認真地和她一起討論節目腳本、主題、甚至歌曲歌詞。

麥法藍會用她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專業,提醒羅傑如何有效和幼童溝通──例如前面提到的,小朋友擔心會被洗澡水沖走,很有可能就是麥法藍的洞見;

又例如節目中羅傑先生不時會(眼神充滿愛意地)凝望著鏡頭解釋事情,對成人觀眾來說是很奇怪的設計,但對小孩來說,這讓他們回到最初在父母或照顧者懷抱中,受到關愛支持的感覺。

你也會看到,在他們合作的二三十年中,不管羅傑是 35 歲還是 50 歲,面對麥法藍,他都像是那個當年旁聽的神學院學生,勤勤懇懇地抄筆記,將兩人對話錄下來,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播放溫習。


圖片|IMDb

雖然麥法藍「推坑」羅傑走到螢光幕前擔任主持人,但她自己卻完全沒有站到鎂光燈下的打算。

相反地,麥法藍為人極度低調謹慎。在她的生涯中,只接受過三次以內的媒體訪問,大部分都和羅傑有關。

甚至,她 74 歲那年,在一場名義上為羅傑舉辦的千人晚宴中,她的常年夥伴、心理學大師 Erikson 想當著眾人的面,公開表揚麥法藍在發展心理學的卓越貢獻,眾人還必須精心策劃將她蒙在鼓裡。

「否則她一定不會來。」她的朋友說。

推薦閱讀:野女正史|空中第一夫人賈姬,史上最傑出女飛行員,14 歲就結婚生子

麥法藍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上頭有兩個姐姐。小時候的她,即使渴望成為父親最愛的女兒,但她清楚知道,父親心裡最疼愛的是二姐。而且當麥法藍五歲時,父親便驟然去世。

可能因為這樣,麥法藍終生未婚。她毫不諱言,幼年失怙的遭遇,讓她失去了後續所有階段性發展經歷,無法體認「被一名男性所愛,以及愛著一名男性的意義。」

但,那又怎麼樣呢?

由母親獨自撫養成人的麥法藍,成為美國二戰前極少數取得心理博士學位的女性學者──根據統計,1906-1945 年之間取得心理學與相關教育博士的女性只有 107 位(當中麥法藍畢業的哥倫比亞大學就出了 23 位)。

麥法藍也曾驕傲地說,是她充滿關愛的母親,讓她從小相信自己充滿力量;是母親的身教典範,讓她立志成為像母親那樣對孩子付出全副心力的人,促使她走上兒童發展心理學之路。

麥法藍把她這輩子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花在阿森納研究中心的孩子,還有「羅傑先生的厝邊」全美兒童觀眾上。她沒有子嗣,甚至連發表的研究著作都不多,但她卻留下跨越世代,影響深鉅且持續的遺澤。

臨終前,麥法藍仍住在母親撫養她長大的那棟房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