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不是待解決的問題,是一段需要走過去的經歷。」受傷時慢下來,好好自我療癒
悲傷不是待解決的問題,是需要走過去的經歷。悲傷時先別急著積極行動、找到意義,別人也不能告訴你怎麼做。
悲傷不是待解決的問題,是需要走過去的經歷。悲傷時先別急著積極行動、找到意義,別人也不能告訴你怎麼做。
你能描繪出情緒的樣貌嗎?生氣時,身體會有什麼反應?悲傷時,臉部表情會如何變化?熟悉身體與情緒之間的互動後,會更敏銳地知道自己當下是什麼「情緒」。
「如果早知道人生會是這樣結束,你還會選擇開始嗎?」《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影集版比電影版更多的金句。
為什麼人會有憂鬱傾向?甚至誘發憂鬱症狀?心理學家維雷娜・卡斯特說:一個人之所以得到憂鬱症,往往不是因為過度悲傷,而恰恰是拒絕了悲傷。
撥開憤怒,底層的脆弱情緒將可以被我們處理與療癒。脆弱是人的本質,是所有創造力和情感的核心,也是人性最強大的力量。展現脆弱真實的一面,真誠面對自己恐懼與悲傷的部分,將使關係中因此不再總是充滿憤怒的張力,憤怒對我們身體與關係造成的毒性也因此可以得到釋放,進而增進我們日常的幸福感受。
生活中我們總被教導要多些「正能量」,少些消極負面的情緒。我們總稱讚那些臉上掛著笑容、無論何時都充滿希望的人。當一個人遇到挫折的時候,Ta 會被勸說「樂觀點」。 因此,很多人抱有一種樂觀積極才值得被鼓勵、接納,而太「喪」則招人厭棄的誤解。
玩玩心理測驗!這五種情緒「感動.傷心.疼痛.生氣.緊張」,哪一種最容易讓你掉淚呢?
有人說,心情低落的時候就是要聽嗨歌,聽著輕快的旋律,人也跟著飛揚起來。可是,有時候憂鬱就像沈入深深的海水裡,爬不起來、也無法掙脫。這時該來點悲傷的歌吧!
我們不能強迫別人愛我們,也不能強迫別人喜歡我們,很多很多時候,只是緣分還沒到來。
快樂的,悲傷的,倏忽即逝。甜美的,苦澀的,都是生命中的輕輕一瞬而已。所以,親愛的,全心全意感受每一個流過的瞬間吧,無論是一場意外的暴雨,還是一道絢麗的彩虹。
你可以是眼淚用閱讀忘掉自己是誰,但必須知道,有情的天比世界更老,我會在彼此的時間中,留下愛的永恆。
確診焦慮症與憂鬱症已經有五年了,作為一個很需要有人陪的人,要獨處起來格外的困難。以前總會想說要在車上看看書,要找空閒時間閱讀,才能精進自己的才能,讓自己變得更有文化素養,或者能讓父母看見自己的用功上進;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很難一個人靜下來,閱讀一本書對我來說也是一大挑戰。在獨處上,還有一個迷思,就是人要懂得獨處,才能有伴侶,要先學會一個人過得好,才能兩個人過得好。但是,一個人穿梭在大街小巷當中,什麼事情都自己來,就是獨處的精華所在嗎?
哭泣。你會沒來由的哭泣,甚至哭到癱坐在地板上。這是正常的,就讓淚水宣洩而出。哭泣是釋放壓力的好方法;你的身體背負著許多情緒,哭泣是一種療癒。不要害怕哭泣。許多案主告訴我,他們常常會壓抑想哭的念頭,因為害怕淚水一旦決堤,就會一發不可收拾。我向他們保證哭泣一定會停止的。當你允許自己哭泣,情緒的浪潮湧上來讓你無法抵擋,但等你哭夠了,浪潮退去,儘管你會覺得疲憊不堪,但也會輕鬆許多。
2015 年台北詩歌節《詩的公轉運動》即將揭幕,我們訪問了策展人楊佳嫻老師,聊詩寫下的青春、聊女詩人的婉約、聊作者的不濫情,老師最後告訴我們詩讓片刻所成的永恆:「可以對愛後悔,但是不可以對詩後悔。」
有時候沒有特殊的原因,但就是心情不好,或是覺得沒有希望、非常難過,這些心情除了 sad 又有哪些說法可以表達不美麗的心情?繼續看下去就知道答案囉!
劈腿的痛,被劈過的人才懂⋯⋯作家海苔熊說:「關係結束的失望固然令人悲傷,但也經常是重新前進的力量。」
你應該知道:承認自己的錯誤、告訴另一半你會怎麼改進,只有真心說出實話才能讓他了解並原諒你。
憂傷本就是生命體驗中的一部分,無法否定也無從逃避,但當你快要被沉重的悲傷壓垮時,別忘記,你並不孤獨。
你身旁是否也有這樣的朋友,總是用搞笑、嬉鬧的方式,帶過自己的悲傷和煩躁呢?或者,你本人就是這樣的人呢?在維琴尼亞.薩提爾的理論當中,她將這樣的人歸類為打岔型的人。有一些打岔型的人,在成長過程中,可能得一直扮演父母之間的緩衝,他們不希望父母吵架,因此每當父母要吵起來的時候,他們就會用一些嬉鬧的方式逗父母開心,好讓他們不必面對父母的爭執。
女人迷X夏于喬「畫話給身邊的那些女孩」系列圖文,夏于喬每週畫/話,一封充滿溫度的手寫信,送給親愛的女孩們。今天聊一聊「呷麵女孩」,你也是嗎?
全世界第一款以月經為主題的桌遊出現了!透過遊戲的方式,讓所有人都能更了解經期、經前症候群時的身心變化,也能更得心應手的面對月經的狀況,而不再不知所措或感到懼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