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性侵後,如何走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4 種策略克服焦慮|為你點歌 韋禮安〈明天再見〉
如何走過性侵後的創傷?海苔熊教你 4 個緩解策略,讓你允許自己慢慢變好。
如何走過性侵後的創傷?海苔熊教你 4 個緩解策略,讓你允許自己慢慢變好。
有些人對校園霸凌的心理創傷感到麻木。求助之餘,利用 4 個方法正視創傷,給痛苦釋放的機會。
新海誠「災難三部曲」隱含心理疾病?海苔熊從心理學角度解析,《鈴芽之旅》代表的心理學含義。
新海誠新作《鈴芽之旅》於二月在台灣上映,故事以「311 地震」作為背景,講述了創傷療癒的旅程。
遭受挫折後的心理創傷,該怎麼解?資深心理師教你如何利用OMG 原則,陪伴自己走出陰影!
你聽過阿德勒這位與佛洛伊德、榮格並列為心理學三大巨頭的心理學家嗎?他開創的個體心理學,為我們所有與人際關係相關的問題,找到通往幸福的解答。如果你總是無法不在意他人眼光,那麼,你應該來認識一下阿德勒,讓他帶給你被討厭的勇氣。
回家吧談婚姻,在另一半出軌後,也許你該想的不是如何挽回感情,而是如何修復受傷的自己。
每每一個學生階段的過去,尤其是國中或高中那種理應灑淚懷念的畢業典禮上,老師們總是動情地說:「這是你們日後最美好的回憶!是你們離開校園以後,再找不回來的友誼!」也許,對某些人的確是,但是對於被霸凌過的同學而言,誰想要這種回憶?
其實,在面對失戀時,不管是當事人或者旁觀者都應該重新樹立這樣的認識:失戀並非小事,它是人在日常生活中最有可能遇到的創傷事件(Traumatic Event),並且會對身心健康造成切實的影響。
失戀,是人們在生活中,最普遍遇到的創傷性事件之一。雖然它普遍,可能每個人都會遇到,但對個體來說,並非意味著失戀就是一件小事。它會在短時間內造成巨大的情感衝擊和心理壓力,甚至威脅到一個人對這個世界的信任和安全感。
要記得,如果我們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盡垮掉了,就沒有了。
「女孩 11 歲那年被父親性侵,長達 8 年,直到她搬離家去大學念書才終止。在這過程中她最不解的是,為什麼媽媽都沒伸出援手?一直到她被社工安置、安排出庭,媽媽還威脅她:妳這個不孝女,等一下開庭敢講話試試看!妳把大家害得還不夠慘嗎?一定要家裡被你搞到分崩離析妳才開心是不是?」
面對家人離世,我們不需要刻意地切斷彼此間情感的連結,不需要刪除屬於彼此的快樂回憶,不需要強迫自己學會放手。他仍然可以作為一個情感對象而存在,我們也仍然可以愛他。
上一篇文章〈母女關係心理學:為什麼在我媽眼中,我從來不討人喜歡?〉我以兩個臨床實例,說明了母女的早期關係創傷,即一種基本信任(basic trust)的背叛(betrayal),如何讓人們必須走進晤談室跟心理師「聊療傷」。今天我延伸這個主題,想及成人關係中兩種常見的信任感之背叛:(1)被所信任的好友騙取利益(2)對象的出軌對象就是自己的閨蜜/好兄弟,或情人瞞著我們跑去「多人運動」
紀錄片《The wisdom of trauma》(創傷的智慧)告訴我們:心裡生病的你除了看醫生吃藥之外,還需要去抱抱那個脆弱且真實的內在小孩。
許瑋甯、賈靜雯《她和她的她》談及未成年少女遭到性侵後的心理解離,在漫長的復原之路,如何才能療癒修復?
《雷神索爾》的洛基、《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小丑⋯⋯這些反派角色所展現的「壞」,有沒有可能是你我日常?
譚美.達克沃絲(Tammy Duckworth)新書《活著的每一天:譚美.達克沃絲回憶錄》用生命故事感動眾人。
女孩總是獨立,卻獨立成了「情感疏離」。心理師陪她一步步探索過去,原來修復創傷、表達自我,是必學的人生功課。
你心裡有內在小孩,也有內在父母,在不同角度切換「自我照顧」,如此不論在什麼樣的感情,你都能快樂幸福。
對於曾經傷害我們的人,我們沒有原諒的義務,但不論原不原諒對方,其實最後要問的就是一句:你原諒自己嗎?
面對創傷症候群,吳東彥心理師引領我們該如何修復自己,讓我們透過修復創傷五步驟,重獲心靈的自由。
聽聽吳東彥諮商心理師怎麼看待創傷症候群?復原的第一步,先從「接受創傷經驗」開始吧!讓傷口融入生活。
「其實你是個意外⋯⋯」如果這些話你曾說過,或被說過,現在的你,有能力停止傷害,或是重新療癒自己。
不論是刺青還是紋身,能創造一個療癒機會:因為曾經的身心創傷是被迫的,紋身卻是主動和美的「改造」過程。
父母親不是萬能,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他們可能就是傷害我們的源頭——然而長大後的我們,能重新學習愛人。
希望這一篇文章,能成為性侵倖存者的「復原指南針」;祝願每一個受傷的靈魂,都能踏上復原之旅。
如果人與人的關係是一罈酒,彼此之間的對話、互動累積出關係的品質,就如同一顆顆豐碩甜美的葡萄。而當關係中的壞葡萄出現時,該如何處理呢?
被曾經最信任的人背叛很痛,但痛過之後還是要回歸生活,用時間和空間來哀悼失去的部分,迎接嶄新的自己。
養寵物,大多數的時候,是牠們會先離開我們。要如何面對毛孩終會離開?也許,做好心理準備,並且不吝嗇珍惜當下,是我們唯一能做的。
離婚心理學,帶你看分開以後,必須經歷的心理五階段。
我曾想快速長大,我以為只要把時間拉長,痛苦就會顯得渺小,我以為只要長大至再也躲不進衣櫃裡哭泣,就能有足夠的勇氣不去回頭看。 當他和我說:「都是妳的錯。」我多麼希望,那真的是我的問題。是我的錯,他不是怪物,我甚至必須那麼想,否則我太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