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結合由女人迷進行的《2025 台灣女性趨勢大調查》與《2025 台灣友善職場大調查》共超過千位專業工作者數據,並於 2025 DBTA 多元共融願景獎趨勢論壇發表,為企業提供台灣人才市場最真實的聲音與需求,透過以下三大核心切角進行解讀:

- 變革的關鍵參與規模(Critical Mass):分析共融變革擴散至組織臨界質量的關鍵轉折點。

- 企業韌性(Enterprise Resilience):探討協作成熟度如何強化組織穩定性。

- 法遵賦能 (Compliance Empowerment):聚焦法遵如何從避免傷害轉化為積極提升友善職場的動力。

此篇文章為整體摘要與第一部分主題:變革的關鍵參與規模。

報告摘要

台灣企業對多元公平共融(DEI)的投注,已在員工的視角中展現進步。組織對自身 DEI 實施的總體評分,從 2024 年的 5.73 分 穩健提升至 2025 年的 5.96 分(滿分 10)。

此進步反映在關鍵指標的提升:性別共融滿意度達 58.1%,心理安全感與歸屬感文化滿意度達 43%。然而,DEI 是一項長線變革,要將個別成效推向主流共識仍是重要挑戰。

本報告聚焦變革、韌性與法遵三大切角,揭示企業邁向共融成熟度的三大關鍵挑戰:

一、變革管理主流:鞏固認知,跨越臨界質量

挑戰在於消除認知誤區與心理障礙。調查發現,有 38.7% 的員工對公平(Equity)存在誤解。同時,人才流失高風險週期(生育、更年期、照顧責任)的心理安全感不足,持續構成變革阻力。

變革管理的當前任務,是透過精準溝通解決公平誤區,並藉由獲得廣大員工的集體認可,將阻力轉化為變革推力。

二、團隊合作成熟度:解決「高意願低實踐」的制度消耗

數據顯示,儘管有 66.5% 的工作者渴望互助,但這種意願正被制度性痛點消耗。核心障礙包括:

  • 有意願,沒工具: 47% 缺乏明確的代理機制,32.8% 指出職代協助「未反應在工作績效或肯定」。
  • 有政策,不敢用:38.6% 的人沒有、也不會申請彈性工作,其中 44.9% 主要擔心影響工作。
  • 願投入,缺方法: 34.9% 期待團隊溝通協作培力工作坊,反映溝通技能存在缺口。

三、法遵賦能:共融文化與行為界線的重構

政院於 2025 年 8 月 28 日通過《職業安全衛生法》修正草案,其中的《職場霸凌防治》專章為企業帶來轉型契機。

企業必須將法遵從風險控管轉向積極賦能,透過劃清政府定義的職場霸凌樣態(例如針對個人、孤立排擠、權力濫用)與可接受的管理行為的界線,來保障勞資雙方權益。


圖片|2025 多元職場趨勢報告

變革管理主流:跨越臨界質量,提升變革成功機率

共融策略的成功落地,實質上是一場組織變革。Everett M. Rogers 的創新擴散理論(Diffusion of Innovations)指出,當新觀念採納者的規模累積至臨界質量 (Critical Mass),變革擴散將從緩慢的早期階段,進入自我推動的加速階段。

在實務觀察中,這一關鍵轉折點常發生在採納率約達 20% 至 30% 的階段。

然而,要讓共融變革成功跨越這 30% 的主流門檻,組織必須先識別並化解潛在的阻力。本年度調查中揭示了三大潛在阻力,正直接影響著變革的推進速度與深度:

變革阻力一:認知誤區與主流門檻

要跨越 30% 的主流門檻,組織必須先鞏固員工對 DEI 核心概念的「認知臨界質量」。這是一個防禦性投資,旨在消除可能阻礙變革的誤解和心理障礙。

公平(Equity)的 38.7% 認知誤區:儘管有 61.3% 的受訪者認同「依差異提供不同資源以達到公平機會」的核心概念,但仍有近四成(38.7%)的員工對公平(Equity)存在誤解,這種高比例的認知落差,將高機率成為變革的阻力,解決此認知誤區是鞏固變革「認知臨界質量」的防禦性投資(Defensive Investment)。


圖片|2025 多元職場趨勢報告

變革阻力二:人才流失高風險週期與安全感挑戰

變革阻力也潛藏在員工個人生命週期的高風險場景中,反映了職場安全感的不足,特別是針對女性工作者而言,這些生命階段性的壓力構成了獨特的職涯中斷風險。

  • 場景一:職場生育環境不友善|超過四成(43.3%)的女性選擇「不會主動揭露生育計畫」,主要原因是「避免不必要的壓力」(65.1%)和「擔心職涯影響」(46.5%)。這顯示職場透明度與安全感不足 ,阻礙了策略性人才支持。

  • 場景二:更年期工作者面臨職場空白|近六成(59.3%)女性認為更年期會影響工作表現,其中 83.5% 經歷過身體健康挑戰。如調查中一位行政主管所言:「懷孕有規定,育兒有假別,但更年期在職場中幾乎是空白。」這類「職場空白」造成員工難以被理解或接住,形成人才流失的隱性風險。

  • 場景三:在職照顧者氛圍的心理拉鋸|員工因照顧請假時,雖有感激(59.3%)等正面感受,但同時面臨緊張(45.4%)與焦慮(41.1%)的挑戰 。這種情緒上的拉鋸顯示人情味雖存,但制度和流程的支持未跟上 ,使員工難以安心請假 。

 


圖片|2025 多元職場趨勢報告

行動策略指南

  • 透過精準溝通,解決 38.7% 的公平認知誤區,將人心認同轉化為變革推力,並確立組織的共同價值觀。
  • 將關懷推展到人才流失高風險週期 ,藉由建立心理安全感,促進所有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的積極支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