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全球 DEI 動向與企業實踐,讓我們透過 DEI 快訊,探索多元公平共融的最前線,成為具備國際視野的 DEI 專業素養人才。(訂閱 DEI 電子報:https://womany.net/s/10rb7ef2

泰國將成為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東南亞國家

泰國創下里程碑,來自國家領導者與支持者的投入

泰國參議院於 2024 年 6 月 18 日通過了一項婚姻平等法案,將成為東南亞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支持者稱其為「LGBTQ+ 權利的一大里程碑」。泰國參議院以壓倒性多數投票贊成該法案,其中 130 名議員支持,4 名議員反對。

  • 亞洲第三:泰國將成為繼台灣(2019年)和尼泊爾(2023年)之後,亞洲第三個合法化同性婚姻的國家。
  • 法律權利:該法案賦予 LGBTQ+ 伴侶與異性戀伴侶相同的法律權利,包括繼承權、收養權和醫療決策權。
  • 社會影響:法案的通過將促進社會共融,激勵年輕一代真實地生活,並展示泰國作為一個進步的國家,吸引更多商業機會。

同場加映:義大利 LGBTQ+ 現況:同婚非法、在歐洲敬陪末座|米蘭大遊行觀察

泰國總理斯雷塔・塔維信(Srettha) 承諾將婚姻平權法案提交議會。他穿著彩虹襯衫參加了六月初在曼谷舉行的驕傲月慶祝活動,並參加了首都街頭的大規模遊行。「選擇愛誰是人類基本權利 “It is a basic right to choose who to love.”」,他於 6 月 1 日在 X(原 Twitter)上發文表示。

斯雷塔熱衷於將泰國展示為一個歡迎 LGBTQ+ 夥伴的指標國家,並表達支持申辦 2030 年世界驕傲節。「我們在實現社會平等的道路上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我想重申我國政府致力於推動《平等婚姻法案》的實現,今天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隧道盡頭的曙光」,斯雷塔在 X 上說道。


圖片|CNN

在東南亞創下歷史性意義

泰國成為東南亞首個合法化同性婚姻的國家,顯示出該國在 LGBTQ+ 權利方面的進步。然而,這在東南亞地區是個例外,因為其他國家仍然對 LGBTQ+ 社群持保守和排斥態度。

在印尼,同性性行為並不非法,但LGBTQ+ 人士面臨廣泛的歧視、警察突襲和暴力。馬來西亞將同性戀定為犯罪,最高可判處20年監禁。新加坡在2022年廢除了刑罰同性性行為的殖民時期法律,但政府仍堅決反對同性婚姻,並誓言限制挑戰政府政策的法律途徑。

同場加映:同婚五週年|盤點 5 位同志女神金句語錄:蔡依林、張惠妹、田馥甄,一起為多元的愛喝采!

其他如緬甸和汶萊,同性性行為仍被刑事化,LGBTQ+人士在這些國家面臨嚴重的法律和社會壓迫。

泰國的婚姻平等法案被視為該地區的一個重大進步,向世界展示了泰國在推動LGBTQ+權利方面的領導地位。然而,該地區仍需克服許多法律和社會障礙,並且獲得更多盟友的支持,才能實現真正的多元共融。


圖片|und / 路

慶祝 LGBTQ+ 驕傲月的 10 種新方法

六月是同志驕傲月,泰國國會也在本月 18 日通過歷史性修法,讓同性伴侶可享有和異性戀伴侶一樣的權利,預計 2024 年底可正式生效。

在驕傲月期間,除了參加遊行、換 Logo,在疫情後遠距模式當道的工作環境,企業還能如何實質支持 LGBTQ+ 夥伴,增加全體員工的心理安全感與歸屬感?

  1. 詢問 LGBTQ+ 夥伴如何提供支持:組織 LGBTQ+員工小組,讓盟友匿名提問,了解如何成為有效的盟友。
  2. 舉辦「plus(加號)座談會:邀請認同 LGBTQ+中「plus」的員工,分享他們的經歷。
  3. 在十月份慶祝精神日:專門舉辦反霸凌活動,創造更安全的工作環境。(十月第三個星期四慶祝的 Spirit date
  4. 啟動宣導與舉辦盟友座談會系列:每週推出內部宣導與影音,討論 LGBTQ+ 身份和盟友關係,透過座談會方式,分享支持 LGBTQ+ 社群的實際方法。
  5. 提供共融優先的學習機會:討論共融語言或共融領導力,邀請 DEI 專家分享見解。
  6. 更新公司電子郵件簽名:在電子郵件簽名中添加代名詞,並表明自己是 LGBTQ+ 社群的盟友。
  7. 更換通訊或視訊軟體背景:使用驕傲月相關背景慶祝,並更新公司社交媒體圖片為驕傲月背景、濾鏡作為視訊會議或社群活動背景圖。
  8. 更新活動到數位日曆:如 LGBTQ+ 家庭研討會和員工圓桌會議,促進多樣性與共融。
  9. 啟動年度員工之聲調查:在驕傲月期間進行全公司 DEI 和文化調查,衡量公司文化是否支持 DEI。
  10. 支持員工參與當地驕傲月公益活動:鼓勵員工參與當地LGBTQ+相關的義工活動或遊行,增強團隊凝聚力並回饋社區。

對於 LGBTQ+ 員工來說,從「盟友」關係進一步到「攜手合作」至關重要,慶祝 LGBTQ+ 驕傲月應該是一項全年活動,它是一個長期的旅程,而不只是煙花式的祝賀。通過創造一個重視LGBTQ+員工的協作環境,企業可以培養歸屬感文化,並為「所有人」帶來正面成果。

2024 歐洲歌唱大賽:瑞士歌手尼莫以非二元性別主題歌曲奪冠

作為多元性別認同佔比最高的國家,瑞士多元性別政策仍慢了幾步

瑞士在2024年歐洲歌唱大賽(Eurovision)中迎來了第一位非二元性別冠軍,24 歲的饒舌歌手尼莫(Nemo)以講述自己非二元性別故事的歌曲《The Code》奪得冠軍。這不僅是個人勝利,更為非二元性別群體帶來了巨大的鼓舞。

在奪冠後的訪問中,尼莫表示會首先打電話給瑞士司法部長貝亞特・揚斯(Beat Jans),他認為在瑞士目前的法律環境下,第三性別仍然未被正式承認,這是不公正的,需要改變。他強調,非二元性別人士在政治中應有代表權。

同場加映:交通號誌不該只有男性代表!瑞士推孕婦、老人標誌,促進性別平等

根據瑞士塔梅迪亞媒體集團(Tamedia)在2023年5月的一項調查,62% 的受訪者不支持在官方文件中增設第三性別或無性別選項。同年,瑞士聯邦法院裁定政府證件中只能標註男性和女性兩種性別選項。

然而,根據 2023 年益普索(Ipsos)對 30 個國家進行的調查,瑞士跨性別、非二元或性別流動者的比例高達 6%,超過了泰國(5%) 以及鄰國意大利和德國(均為 4%)。

#BreakTheCode 在瑞士社群發酵

尼莫的奪冠讓多元性別議題在瑞士社群廣泛討論。早在 2017 年,綠黨政治家西貝爾・阿爾斯蘭(Sibel Arslan)便提議允許非二元性別認定。她在社群媒體上寫道:「一個在瑞士正式文件中不存在的非二元性別人士,憑藉 #BreakTheCode 為我們所有人贏得了 2024 年歐洲電視冠軍。」

 

回到工作現場,我們該如何支持第三性(非二元性別)員工,促進工作場所的多元共融(DEI)?

以下是幾個具體的措施:

一、制定 DEI 政策與培訓

  • 性別中立與反歧視政策:確保公司所有政策都使用性別中立的語言,避免只針對男性或女性的規定。明確禁止基於性別身份或性別表現的歧視和騷擾,並嚴肅處理違反者。
  • 性別意識培訓:為所有員工提供有關性別多樣性和共融的培訓,提高員工對第三性的理解和尊重。
  • 領導力培訓:對管理層進行專門培訓,使他們能夠有效支持和保護第三性員工。

二、創造共融的工作環境

  • 使用正確的代名詞:尊重員工的性別身份,使用他們所選擇的代名詞(如他、她、他們)。
  • 性別友善設施:提供性別中立的洗手間、更衣室等設施,支持第三性員工的需求。
  • Dress Code:制定靈活的穿著規定,允許員工根據自己的性別認同選擇服裝。

三、支持網絡和資源

  • 員工資源小組(ERG):建立或支持LGBTQ+員工資源小組,提供一個安全的支持環境。
  • 性別確認手術和護理:包括性別確認手術和相關醫療服務在員工健康保險中,確保第三性員工獲得所需的醫療支援。
  • 靈活的假期政策:提供靈活的假期政策,允許員工在需要時休假進行性別確認手術或處理其他相關事宜。

創造一個多元共融的世界,每個你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