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理想的大人呢?成功沒有過對的方程式,沒成為理想的大人,也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文|三土兀

在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總是希望時間能走的快一些。

為什麼時間總是過得這麼慢?感覺過了好長的一段時間,卻還是沒能變成大人,我想快點長大,長大了,就可以去做好多現在我不能做的事情,可以去好多我很想去的地方。

當時的我就是個期盼自己快點長大獨立的孩子,而現在回首看自己長大的過程,我好像忘了什麼。

現在的你過得還好嗎?是否已經長成了你想像中的大人了呢?

被擦去的人生

「以後長大去當醫生,這樣將來才會有前途。」

這是小時候長輩們最常對我說的一句話,當時的我沒能聽懂這句話的涵義,但是我卻把這句話一直放在了心裡。

同場加映:給把成績當一切的你:成功標準不只有父母給的一種

小時候的我,自認為是個聰明的孩子,而我所謂的「聰明」是建立在每一次的考試成績上。

因為被要求,我會特別地在意每一次的考試成績,當時還只是個小學生的我,因為被期待有了努力的動力,無形中「醫生」這個職業就成為了我努力的目標。

只是這個努力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圖片|Photo by Becca Tapert on Unsplash

在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發生了一次稍微嚴重的意外。

人家說十次車禍九次快,我就是十次都很快的那種人,騎腳踏車沒在看路,一路向前騎著,完全沒注意到前方交叉口處有輛大卡車,而我就從側面被撞個正著。

被撞飛的瞬間,我感覺自己在空中停留了好一會兒才摔落到地面,離被撞的地方有好幾十公尺遠。

當我有意識再醒過來時,身旁的人紛紛圍著我大聲地喊著叫救護車,我看著自己的衣服上沾滿了鮮血,下一秒鐘我立刻昏厥了過去。

當我再次清醒時,已經身處在醫院中,醒過來時爸媽焦慮地看著我詢問我狀況,而我開口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我看到血頭會暈耶。」

我看見大人們從哭喪著臉的表情,瞬間變成好氣又好笑的樣子,我也笑了,而就是在那次意外後,發現自己看到血後,會有頭暈狀況,導致我整個人無法行走站立。


圖片|Photo by Zohre Nemati on Unsplash

「你這樣看到血頭就會發昏,以後長大了要怎麼去當醫生?我看你還是不要當醫生好了,免得到時候沒把病人看好,反而把自己給看病了。」大人們嬉鬧調侃著我說道。

自此過後,「醫生」這個我曾經努力的目標,從我的人生選項中被大人們擅自的刪除了。對於當時還年幼的我來說,心中頓時空了一塊,這一塊不是別人拿走的,是我本來就不曾擁有過的。

「不然當老師好了,老師工作穩定,未來的出路也很不錯。」

某一天,奶奶逕自的給了我另一個努力的目標,有時候回想,這樣被設定好的人生,到底是幸福還是不幸呢?

同場加映:對自己的選擇感到懷疑、沒自信?「沒有最好的選擇,所以也不存在最壞的選擇」

我常常地把自己的主動選擇權,輕易地交付到了他人手中,放棄了自主思考選擇的權利,允許別人對你加諸他們自身的期待——因為自己無法達成,所以期望自己的小孩能夠圓滿那個缺憾。

對於某些人來說,不需要過多的思考只要達成條件,便能滿足心中的成就感,但對於長大後的我來說呢?

在我心中永遠都有個缺憾,像是一幅尚未畫完的油畫,被人拿了松香水隨意的塗抹擦去,而這塊畫布上佈滿著被他人塗抹修改的痕跡。會有這樣的結果,是我默許的。

在成長階段,任由他人隨意干涉我的人生,我選擇放棄思考,聽著大人們用歡愉的語調,高談闊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選擇做個聽話的孩子,如此而已。


圖片|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安於現在困於當下

踏入社會後,我既沒有成為醫生也沒有成為老師,隨著時間流逝,我成為了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下班還要安排時間跟朋友聯繫感情,留給自己的時間甚少,後來實在也沒空去管,當時困擾自己的人生課題到底對我會有什麼影響。

持續忙碌的工作量,讓我的能量在短時間內就消耗殆盡。

很快從社會小菜雞變成主管階層,在轉換身分上發現了很多和以前不一樣的問題,除了要注意自身工作不會減少,卻還多了一份其責任。

這樣的切換與適應,都是殺個你措手不及,面對同事在工作上無法有效率的管理自身工作外,也需要了解每的同事的工作方式,適時的做培訓教育與溝通。

同場加映:韌性成為主管要員工自力更生的藉口?三招校正對準真的韌性文化!

長時間下來,我的人生除了工作,就是在思考著怎麼讓其他同事一起變的更好,於事我提出了許多的新方式及新工具。

這些方法我平常都在使用,但轉換到同事身上時,他們卻無法運用自如,讓我在心態及觀點上受到很重的打擊。

忙碌到一個程度後,我的生活完全被工作佔據,我想的都是如何在工作上能有更好的表現,也確實達到了眾人的期待,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雖然工作上勞心勞力,但在旁人眼中看見的我依舊是工作事業有成的人,而我也不時的會問自己,小時候的我看到長大成人後的我,還滿意嗎?


圖片|Photo by Lina Trochez on Unsplash

我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大人嗎?

記得國小寫作文的時候,有一個題目叫做「我的夢想」看到題目時我的腦中呈現一片空白。

「是要我寫職業?還是寫我想要擁有什麼?」

我實在搞不清楚這個題目背後真正的用意,只有一堂課的時間,我要怎麼去表達呢?

至今我不敢去回想我到底寫了什麼,大概就是不想成為什麼人、想做些什麼事,這種一問一答的辯證吧。

同場加映:何謂自我察覺?嘗試以「第三人稱」角度,全方位觀察自己

這時的我竟然回想起了小時候寫的「我的夢想」,過去大家的夢想都是想要成為(職業)、(工作)而我沒有這些想法,我是真的沒有。

我努力的完成所有的工作事項,讓老闆無可挑替,只是這樣的方式,真的算是在朝著我的夢想前進嗎?

多年以後,我聽到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在普林斯頓大學的致詞:

畢業演講的優良傳統里,通常講者都會勉勵大家要去「追求夢想」,但我自己都不相信這套了,我也不會勉勵大家這樣做。我希望大家可以去「追求現實」。


圖片|Photo by Surface on Unsplash

追求現實不是以夢想作為代價,而是以夢想作為基礎。

這麼多年以來我學有所成,無論是現在的成就或是過去的努力,都是我現在具備的優勢,我應該要盡我自己所能將這些優勢發揮,用來改變世界、改善現今的社會體制。

無論我身處於何種工作領域,都應該重視當初以夢想作為基礎的自己,這樣的自己,能為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就是要追求的現實。

如果當年那個在課堂上,迷茫不知道該如何下筆的我問:「你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大人了嗎?」我肯定會看著他的眼睛,自信的回答:「沒有,可是我發現了更好的自己。」

同場加映:對目標多一點寬容,為何重要?你會活得更富足!

在追逐夢想這條路上,我發現了自己其他的可能性,這些可能性,又讓我產生其他思考的可能。

詩人奧斯卡・王爾德曾說道:「老年人相信一切、中年人懷疑一切,青年人知道一切。」

我在追逐夢想的這條路上,往心挖掘與過去的自己對話,在看不見光的隧道裡,學著與現在的自己相處。現在我打算邀請未來的自己合作,只要繼續下去,即使沒有成為理想的大人也沒有關係。

沒有絕對成功的人生秘笈,只有透過碰撞探索得來的挑戰人生,我還走在我堅持的這條道路上,你還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