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關係,最初從父母的照顧開始,但若原生家庭無法提供,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他人也能有正面影響。早期經驗確實很重要,但並不是唯一。

文|林仁廷

依附關係是情緒系統和認知系統的連結運用,沒有依附關係,兒童就學不到親密與信賴,青少年及成人期的人際關係也會受到影響。由於沒有範本可參照,因敏感情緒而過於害怕,對關係避之唯恐不及,這類議題在現今社會已經被很多人注意到了。

琳賽.吉普森(Lindsay C. Gibson)在《假性孤兒:他們不是不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Adult children of emotionally immature parents)一書中寫到:

「孤單成長的孩子們」,被外表和行為看起來一切正常,但卻缺乏親密依附的父母照顧,他們雖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提供溫飽、注意孩子的安全,但僅止於此,沒有依附關係,沒有撫慰呵護、沒有被期待的喜悅,孩子以為自己不被喜愛,又不曉得問題在哪,最後歸咎自己:「一定是自己不夠好,所以才得不到父母的肯定或讚美。」

導致在關鍵時刻,心底總會冒出一個聲音否定自己;需要假扮成另一個人,父母才會喜歡自己;和家人相處時總是令人挫折、遍體鱗傷,在需要支持時,也不敢求助他人,即使自己有所成就,還是會覺得孤寂。」

中國心理諮商師史秀雄,則在《假性親密關係:為什麼我們看似親密,卻貌合神離?》一書中,描述成人關係裡,長期迴避親密與依附的議題。在一起僅是維持表面,沒有真實的情緒交流,稱為假性親密關係,其源頭也來自原生家庭的疏離關係。

這些以「假」為開頭的人際模型,顯示人們沒有從關係中學到如何照顧自己,因此才會把童年的渴望與匱乏,寄望於某人再一次來照顧自己,但最後總是失望挫折。

依附關係非常重要,情感要有所交流,孩子才能從中學到相對的獨立與成長,並影響成人期的感情經營。依附類型所影響的表現分別是:

  1. 安全依附型:由獨立、信任與適度依賴組成。這是最理想的型態,能照顧自己也能照顧對方,平衡互補。

  2. 逃避依附型:冷漠、逃避親密、壓抑、不表露情感、強迫性自我依賴,並與伴侶保持距離。

  3. 焦慮依附型:又可以分為兩類焦慮。一、無助型:歇斯底里、不知所措、合作討好、沉溺於迷戀與被愛,富有誘惑性但缺乏界線;二、混亂型:陷於想像中被拋棄的恐懼,導致憤怒、苛求、勒索、控制,處於想要又不想要的兩極矛盾當中。

後兩型因缺乏安全感,建立關係時常帶著害怕、無助且反覆。

同場加映:原生家庭就是你「依附人格」的成因?無論是逃避還是焦慮,都是一種依附需求

學習表達感受,不糾結於過去

依附關係,最初從父母的照顧開始,但若原生家庭無法提供,成長過程中的師長、親戚或其他友伴也能有正面影響。早期經驗確實很重要,但並不是唯一。

這告訴我們,其實不必強求已邁入老年的照顧者(例如父母)進行調整與改變,不但在現實上很難做到(父母已太過習慣,老狗難學新把戲),自己也容易卡在過去無法前進。

諮商時我常問案主:「你希望父母為過去做的事道歉嗎?」他們總說不知道,也不確定要的是不是這個,而道了歉又如何?我想,說不定這些不懂照顧孩子的大人,童年時也是被不懂照顧的父母教養,造成錯誤的互動方式代代相傳。

要逃離魔咒並非期待奇蹟,也非等待天使拯救自己,既然覺察到自己的需要,不妨從此刻開始新的學習。愛與被愛是一體兩面,缺乏被愛,不妨從愛人開始。彌補缺憾從照顧他人做起,主動付出,再從回饋裡接納自己的內在需求,打造良性溝通的依附關係。


圖片|Photo by Anthony Tran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貓心專欄|面對被設定好的「依附迴路」,我們可否有改變的可能?

以下有幾項方式可以練習「照顧自己」:

一、多進行情感的因果書寫

練習寫或說出「我很難過(情緒詞),因為(某事件)」的句子,包括感受、想法、欲望,串連情緒因果。請完全允許自己任何的主觀經驗,無論正、負面都沒關係,那是一種訊號,也是自己的一部分。

二、和對方一起練習表達感受

向信任的他人練習說出真實感受或想法,或許會因意見不同而起爭執,但也能從每一次相左的意見中得到建設性的修整,減少「只要不同意,就會遭對方捨棄」的衝突想像。

也請從表達中練習依賴,與對方像孩子般玩在一起(例如耍幼稚),互相依靠,培養「有時我不行但你行,有時你不行但我行」的默契,互相承接、照顧。

三、卡關時尋求心理諮商

心理諮商裡有特殊的信任關係,有點像是與教練互動,從心理師的回饋中安心練習,再次學習與發展依附概念。

依附關係的建立,是認知能力與情緒能力組合起來的整體表現,協助個體模仿學習、建立自我認同與維持關係,並為踏入社會做準備。不須糾結於過去的缺憾,從現在開始學習,永遠不會太遲。

Tip:愛與被愛是一體兩面,即使缺乏被愛,也可以先付出愛,必定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