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小到大,你的父母會誇獎你嗎?還是會在你考 99 分的時候會質疑你為什麼少 1 分?這個差異,可能會影響到你未來的自信。

系列文章第一篇:「找個伴侶不如養隻寵物」你不信任人,可能和童年經驗有關、第二篇:「好好抓住,才能好好放手」你之所以沒有安全感,可能和童年經驗有關、第三篇:「沒做錯什麼,但總是先說對不起」容易產生罪惡感,可能和童年經驗有關

「我就爛!」迷因圖一時之間成為風潮,人們突然之間很勇敢地向他人表露自己「我就爛!我更爛!我最爛!」的一面,但當中不知道有多少是真是假,或是真亦假時假亦真,這現象多少透露了人們真的覺得自己就爛、沒料、廢物般的自我感受與概念?

事實上,面對別人交予我們的工作與任務,如非為了薪水、怕被罵與拖累團隊,人們心中常常想回一句:「這我沒有辦法啦⋯⋯。」,或至少於自我懷疑一番:「我可以嗎?」。精神分析認為這些現象可能有著童年的根源。


圖片|來源

自卑與無能:迷因「我就爛!」的心理學出處

我分別在三篇系列文章裡,談及(1)信任 VS. 不信任、(2)自主 VS. 羞愧與懷疑、(3)主動性 VS. 罪惡感 的成長根源及心理上的重要性。要是每一個發展都是傾向負面那端,那麼尤其在成年後,我們很可能會在親密關係、工作、友情、自處等處處碰壁。由於這些發展階段是從出生到 5 歲之間,因此主要照顧者(父母)的影響力至深。不過,在正式進入學校,如 5 歲到 11 歲的青春期以前,事情則多了許多變數。

進入學校這個微型社會以後,小孩明顯地跟父母拉遠了距離,並需要適應新環境,這同時也代表,新環境會給小孩帶來新的可能性、機會、影響力。如果孩子能夠在學校作業或表現中得到讚賞與肯定、或是能夠享受遊戲與學習、跟他人建立友誼、擁有良好的師生人際關係⋯⋯那麼,由於這些事都是他在父母之外、靠自己的努力去開創的成就,他便會得到正向的自我評價。

換言之,小孩從專注投入的勤勉(industry)中,發展出自己的「勝任感」(competence):「努力是有回報的,我能夠應付、奮鬥、把事情辦好!」。

相反,如果在新環境中,不論是在成就表現還是人際關係上,孩子常常被責罵、嘲笑或被拒絕,回到家裡又受到父母的不理解與責備:「你怎麼這麼蠢?為甚麼不聽老師話?交個朋友也不會?」那麼,他們很可能發展出自卑(inferiority)與無能感(incompetence)——這無疑是迷因「我就爛!」的心理學出處。

「我要的不多,就一句讚美,好嗎?」的童年重要性

學校老師對小孩展示的行為態度,是要用鼓勵、支持、讚美,或是以貶損、嫌棄、否定的方式,都會以一種新的方式影響小孩的自我價值與感受。這階段就是精神分析師 Erikson 所說的潛伏期(latency stage)[1],因為父母的影響力不論好壞,或小孩跟家裡怎樣衝突,都多少潛伏起來,小孩的心力改為放在學校裡,以獲得新的經驗與可能性,發展自己的技術與智力,對自我與環境的勝任感。

我想起一位男士,他從小在情緒不穩定且會突然施暴的父親手下長大。在身體的傷之外,還有心理的傷,他自述父母從來沒有稱讚過自己:「一句也沒有⋯⋯我要的不多,就一句讚美,好嗎?」。所幸的是,他的功課不錯,也有一點藝術天賦,使得他在小學裡得到幾位老師的喜愛。這件事,成為他人生中少數開心、值得拿來一談再談的事。

推薦閱讀:「記得同學的名字、說話時看著我的眼睛」能讓孩子永遠記得自己被愛的 30 件小事

不過,不幸的一端才是臨床上常見的,即早期父母不恰當的照顧所造的心理議題,會蔓延到學校的功課、人際、情緒裡去,這些小孩無法得到老師的讚賞、被忽略、甚至常因為某事而受懲罰。他們很可能成為別人眼中的麻煩兒童,後來又淪落為被霸凌的對象[2]。

另外要記得的是,除了老師,同儕關係也是潛伏期的重要一環——

難道我們不曾因為某位同學寫字很美、很會畫畫、唱歌好聽、功課很好、會手工藝、運動很強⋯⋯(略一千字)⋯⋯而深深欣賞,希望跟對方交朋友嗎?或是因為太頑皮、會講髒話、功課不好、衛生不佳⋯⋯(再略一千字)⋯⋯而討厭跟對方交朋友?日常生活中常見,小孩子也會比較誰交的朋友多、誰人緣比較好,就是人際的肯定、認同、結盟感,也會成為自我評價的正向來源。

我記得有一位個案,在痛苦的日子裡,不時回想起小學時期因為她有著活潑有趣的性格,而深受同學喜歡。即使今天罹患憂鬱症,對各種事情都失望與無力時,她仍然能對自己的人際手段抱有自信:「交朋友對我來說,不難!我知道他們是真的喜歡我的。」

當然,有別的憂鬱症個案無法在小學階段順利與同儕建立關係,長大後,他不只缺乏交心好友,更常常懷疑朋友會不會因為自己做了甚麼、怎樣表現,而討厭起自己:「應該不會有人喜歡跟我交朋友吧?」但事實上,在長期的諮商中,我眼中的他是一名很有個人魅力、內心善良的個案,只是他被內心的自卑與無能感所淹沒。


圖片|來源

「我爛故我在」一般的活著

把畫面拉宏觀來看,從家庭到學校的重心轉移,也代表各種社會性的介入。社會要求孩子「社會化」,學習技能、專心聽講、投入師生關係,就是佛洛依德認為潛伏期階段,小孩 5 歲以前主要跟父母相關的愛恨情仇,都暫時被「昇華」[3],建立起強烈且有點僵硬的道德、規範、倫理感,以及針對外部違反者的厭惡與排拒情緒。

要是在小學階段,小孩無法發展起勝任感,而是傾向自卑與無能感,那麼「昇華」就很可能卡關,那些原本針對外部的厭惡與排拒,就會轉為自己——小孩會成為興趣缺缺、不活潑、投入度低的邊緣學生,他被自己的道德壓扁。長大以後,「我就爛!」會進入各種層面:     

在職場工作上,相對於外界的要求,他更深切地——常常是潛意識地進行——感到自己沒能力把事情處理好。為了避免壓力與失敗,人們總是找理由推搪,或轉而只去命令他人做事,如此,成敗都跟自己無關。

在友情相處上,人們常常成為落單、被忽略、存在感低、等著被呼喚的那位,然而,即使擁有朋友,他們亦不認為是因為自己有甚麼優點才值得擁有,卻擔心著別人會隨時離他而去。

在情人關係上,他們傾向處於「差不多,就這樣」的慵懶狀態,會少了某種千百年來所謂愛人間應有的情趣與花火。常見的是,他們像典型的宅男般,對於要花時間追求對象,而感到無力,甚至疲憊。


圖片|來源

結語:從「我就爛!」到「我就爛?」

迷因「我就爛!」當然只是一道屏障,這個「肯定句」背後是對於「我真的很爛」的嘲笑式或無力的反抗。我想起一位今天還在苦拼碩論的友人,他每天都在 IG 發「我就爛!寫不出論文!」一類的動態,有一天他硬要向我詳實報告他的資料分析,並請求意見,我便如實認真地給予回饋和建議,然而,他便開始生氣,認為我不懂他的邏輯,快要跟我辯論起來。

可見,「我就爛!」背後其實是一顆等著被肯定、被讚美、被認同的躁急之心:「我就讚!」。事實上,不認為自己有能力,不代表自己真的沒有能力,我們能夠先讓事實、經驗說話?從肯定向的「!」,到疑問句的「?」,這是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          

當然,自卑與無能感十分真實與巨大,如果你無法靠自我肯定、宗教信仰、身邊的親友幫助跨越,那也許找一位信任的心理師做諮商,好好檢視那些傷口,會是一個合適的方式。一如美國當代精神醫學的大師亞隆(I. D. Yalom)說過,大部份被個案列為一級秘密,無法跟心理師以外的人分享的,就是自覺能力不足、無能地虛張聲勢的那個自己。你我都是。

延伸閱讀:「因為什麼都沒有,所以什麼都做得到」 《動物森友會》為什麼能撫慰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