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好奇心的年紀,問父母為什麼都無法獲得解答,甚至還被訓斥,久而久之,我們就放棄提問,甚至壓抑自己的感受去順服⋯⋯。

(系列文章第一篇「找個伴侶不如養隻寵物」你不信任人,可能和童年經驗有關、第二篇「好好抓住,才能好好放手」你之所以沒有安全感,可能和童年經驗有關

你是否活得「循規蹈矩」,總是擔心自己不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同學/同事身旁的好伙伴、上司底下的好員工,愛人心中的好情人⋯⋯簡言之,你只管活成一位「好人」?問題是,習慣當「好人」的你其實不時領受不必要的指責與麻煩,卻自覺無法推卸與拒絕?好比,要是沒有去處理掉別人塞給你的爛工作,內心會自動浮現「罪惡感」?或是當愛人指責你沒有做錯的事,你又會先低頭認錯?

也許,直到某一天,你才發覺未曾好好表達過不滿,別人也認定你會逆來順受,因為你彷彿忘記了「反擊」的感覺⋯⋯我不認為每一點都會無誤地發生,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但如果上面描述多少讓你有感,那這篇文章也許可以一究問題的根源可能在哪!


圖片|來源

不停去問「為甚麼?」的「為甚麼時期」

我在〈「好好抓住,才能好好放手」你之所以沒有安全感,可能和童年經驗有關〉一文中提到,小孩子若能夠按意願的對環境施展一種「支配感」,這對他發展出「自主」及「個人意志」相當重要。對世界與環境的支配,是一種能夠充分享受當中情緒體驗的成就,即小孩子需要佔有某物,是因為唯有「好好抓住,才能好好放手」。

相反,要是照顧者無法了解小孩佔有某物的心理意義,總是限制他的自主行動,那小孩便會因為事情無法受控,而長大後總是要藉由控制身邊的人事物,如以屯積行為作為補償。與此同時,無法發展出自主,最終只會在他心中種下羞愧與懷疑。

「自主與意志 VS. 羞愧與懷疑」的發展,主要發生於生命的頭三年。但到了 3 到 5 歲,因為小孩在心智能力、語言、社交性、運動等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在許多事情上,他們感到自己有「摻一腳」的需要,這也是許多父母覺得小孩開始像個「小大人」的階段。即是,精神分析師 Erikson 所說的運動性器期(locomotor-genital)[1]。

在生命的第 3 至 5 年(運動性器期),小孩常常是積極地探索世界,並對它指指點點。「為甚麼鳥兒在天空飛?」、「為甚麼我不能進廚房」、「為甚麼電視的男生女生要親親?」⋯⋯不論是照顧過小孩的父母們,還是長大成人的我們自我回憶,都應該會記得這段「為甚麼時期」!如果小孩能得到滿意的答案,或最好,能被引導去發現答案:「小鳥因為有翅膀所以能飛」、「因為廚房有許多危險」、「因為他們彼此相愛」⋯⋯那麼,他就會穫得「主動性」(initiative),發展出自己的「目的」(purpose):一種人們能夠在心中預想目標,並去追求它的能動性與勇氣。

相反,如果小孩的「為甚麼」總是得不到解答(比如父母沒空照顧、或是嫌小孩話太多而不回答),或是只得到不令人滿意的答案(「鳥就是會飛呀」、「叫你不能進廚房就是不能進」、「長大後你就知道」),那麼,小孩就會漸漸認為自己主動去探究事物目的的意圖,即那個「為甚麼?」是不好的、不該的、不被允許,在他心靈的發展中種下的不再是主動性,而是罪惡感(guilt),如此,他就傾向去抑壓自己的慾望,順從他人的要求。


圖片|來源

「為甚麼時期」所帶來的幻想

人類是很有趣的動物,我們會作白日夢、天馬行空、富創造力,而面對無法解決的問題,小孩子更會「幻想」出一個合符他心中的答案。而其中一個最誘人且無可避免的問題,便是:「我是怎樣來的?父母是怎樣把我生下來的?」

佛洛伊德認為這個提問以及其幻想,表露出小孩有自身獨特的性知識與邏輯[2]。歐洲的父母可能會說:「有送子鳥把你送過來、肚子裡煮好的」,而華人社會的答案也是千奇百怪:「你是撿回來的、石頭爆出來的、颱風天吹進來的」。

推薦閱讀:性別英語|不知道怎麼教性教育?讀完這篇,讓你自在談性

這些答案也許能起一時之效,但問題在於,具有主動性去探問一切的小孩,深明父母在敷衍自己,他們覺得父母把秘密藏起來。或是說,就算小孩接受自己是「被撿回來的」,他們也會用各種幻想來填補更多的為甚麼:為甚麼父母要撿我回來?所以我的親生父母呢?我要何去何從?

當然,父母也可能會說因為二人相愛、結婚、把孩子生下來。那小孩心中又會冒出:「那爸爸/媽媽愛我的愛,跟他們相愛的愛,有甚麼不同?」如果不一樣,小孩很可能會鬧脾氣;如果是一樣,小孩又可能會說「那我長大以後要跟爸爸/媽媽結婚!」小孩開始表現出佔有的慾望,乃至於對某一方的敵意。

這個令人頭痛的人類必經階段,這就是 Erikson 說的「主動性」會引致「幻想」,以表達對父母的佔有慾及競爭性,或是我們很熟悉的佛洛伊德提出「伊底帕斯情結」的意義。


圖片|來源

主動性或罪惡感?看家裡的大人怎樣回應!

面對看似無解的成長階段,其實很重要的一點是父母怎樣去回應小孩。從小孩不斷對身邊的人事物提出「為甚麼?」,到針對父母一方的佔有與競爭,如果父母主要是以處罰、禁止、打斷的方式回應——不要看、不要問、不能摸、不必想——那麼,小孩就會發展出一種內建般的罪惡感,不只是作為他的道德基底,也成為他內化的自我管理模式。

相對的,如果父母能用耐性、巧思、同理心來引導,小孩的「為甚麼?」終究會得到緩解,對一些他現階段還不能理解(如生小孩)的事情也不必追根究底。更重要的是,小孩會從中瞭解到甚麼是被允許的行為,甚麼是不被允許的,以及當中的道理又是甚麼。

有位個案曾回憶說,他小時候對餐桌上各種杯、碗、盤、碟被不同的「敲擊棒」,即筷子、湯匙、叉子所敲出的聲音有高度興趣,只是每次當他享受「即興表演」時,都會招來母親的憤怒,她要求他放下所有東西,「不要再碰!否則飯也不給你吃!」。想當然,他放棄了他的童趣敲擊樂。長大以後,他變成會去禁止別的小孩去敲碗筷的人,也禁止任何人,即使是再好的朋友,去碰他家裡的任何東西,否則他就會大怒!——精神分析會發現當中相關的痕跡。

推薦閱讀:給大人的繪本|放掉過度保護,才能讓愛的事物更有價值

強迫當好人?因為有內化的罪惡感

大人們對小孩子行為與幻想的負面回應,是教人「因著恐懼或無力對抗而被迫順從」,但小孩子對於這些要求的主動順從,「以求得到保證與被愛」,又是另一回事。兩者相輔相乘,造就了壓抑而滿載罪惡感的心靈。

在臨床工作裡,我們會聽到很多個案的故事,這些滿滿內化的道德與自我管理,都是跟揮之不去的罪惡感有關的:

在職場工作上,由於凡事不多過問的順從性格,不論是害怕被別人討厭,還是希望被視作好人,總是落得幫忙收拾爛攤子、做不是自己份內的工作、被佔便宜的結果。

在情人關係上,只要對方態度強硬一點,自己便會先承認錯誤;或是對方即使有著無理的要求,你亦會盡可能地滿足對方,甚至認為是自己的份內事。

在父母相處上,那些從小的相處模式會一直延伸,使得有些事情明明引爆你的情緒,但仍然「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發覺自己無力於爭辯,只好服從,因為抗拒——以及父母的不滿、受傷——可能會帶來罪惡感。

結語:「放過自己」說易行難

既然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之下,戀父/戀母那種對雙親的佔有、競爭與幻想註定失敗,小孩確實要長大以後,才能夠找到許多問題的答案,這也代表,每個人的心中都一定有著這個可以、那個不行的「罪惡感」,以及隨之而來的「順從」、「強迫當好人」性格,只是各自程度不同而已。

在精神分析的經驗裡,我們認為罪惡感其實就是被植入的異物——它的好處是讓人類成為一種文明的生物,但無可避免地會引致精神上的困擾。然而,異物後來成了己物,我們在對抗自己被教導、命令、認同的道德,用一套行為標準來規訓自己,也就是說:是我們不放過自己、不肯原諒自己。

原來,是我們不允許自己不做「好人」,不原諒自己不服從「他人」,也不放過自己成為「自由人」。那麼,你願意放過自己嗎?

你會喜歡:「缺愛的人最容易善良」你的溫柔可以更有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