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物質,人也會有精神上的成癮,而癡迷地迷戀一個人便是一例。為何人會陷入迷戀?迷戀是真正的愛嗎?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癡迷,Obsession,起源於一個拉丁語動詞,「obsidere」,意思是「坐在⋯⋯的裡面,或充滿」。當我們癡迷於一個人的時候,那個人就會占滿我們的大腦。對方成為了我們每天每夜關注的唯一的事情。

現代心理學辭典中這樣解釋癡迷:Obsession 是指一種持續不斷的想法、狀態、衝動,並最終會帶來恐懼、壓力和不適感。

在浪漫和性相關的語境中,癡迷的狀態包括了一種接近於強迫的需要——需要反覆想著某一個特定的人、情景或行為。即便這個人自己想要停下這些念頭,對方也無法控制住自己。癡迷會讓生活失去平衡。隨著癡迷程度的加深,生活會越來越不平衡。關係會被癡迷毀掉,其他方面的價值感會失去。這個人的現實生活會被那麼一兩件事情全部消耗掉。

我們並不陌生癡迷發生後個體的表現。當一個人迷戀上另一個人,對方會感受到強烈的嫉妒、失去的恐懼、過分的猜疑。對方可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在社交網絡上搜索關於對方的蛛絲馬跡,可能不計時間與金錢的成本,不顧距離遙遠只為見上對方一面,對方甚至可能不惜做出自毀的行為只為引起對方的注意。

那麼問題來了,這種行為是出自強烈的愛和在意嗎?當我們這樣對待別人的時候,到底在發生什麼?當別人這樣對待我們的時候,我們應當感動嗎?癡迷/迷戀就是我們今天要談論的話題。


圖片|來源

癡迷與成癮

心理學家 Helen Fisher 博士提出,癡迷的狀態會點亮我們大腦中的「腦內獎賞系統(Reward System)」,這個系統關聯著渴望、尋找、不可按耐的需要、興奮、注意力的焦點、動力和占有欲等。我們大腦在癡迷中的這種反應,和毒品依賴者渴望海洛因時的反應是一樣的。

當我們想到成癮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想起用針具注射或用管子吸食藥品/毒品的人。但其實成癮離我們並沒有那麼遙遠。

「成癮的本質,」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主任 Joseph Frascella 說,「是在明知道會有不好後果的情況下,不斷重覆的行為,是對於明知道對自己有害的東西的持續渴望。」並不是只有毒品藥品等化學物品才能造成成癮,購物、吃東西、性(自慰或性愛)、賭博等等都有可能造成成癮。Frascella 說,「成癮是人性深處的東西。舉個例子,從人類文明開始的時候,毒品就出現了。在我看來,人類的本性就會去嘗試那些能給他們帶來好的感受的東西。」事實上,「幾乎所有能夠給個體帶來強烈快感的事物都可能造成成癮」。「愛」的感覺當然也有可能造成成癮。

如果我們仔細思考人們在「癡迷」中的狀態,我們就會發現,「癡迷」和「沒有完全得到」的狀態是聯繫在一起的。人們在兩個階段中最容易出現「癡迷」:在追求的過程中,和感受到自己可能會失去時。研究顯示,人們在這個過程中的大腦,活躍方式和吸毒階段中的人很像。

當我們在癡迷中時,我們會嘗試控制自己不要做出不理智的行為,比如無休無止的發送短信,跑到對方家門口去等等,這就像是那些使用毒品的人控制自己不要進行下一次吸食一樣。但是這種控制會讓我們感到空虛,甚至坐立不安。最終我們無法忍耐,還是做了那些明知道可能會帶來糟糕後果的事情,但那一瞬間卻感到極大的釋放和滿足。這種狀態就是成癮。

推薦閱讀:上癮心理學:吸毒和空虛,哪個更可怕?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會成癮,一個人有多大的概率成癮,已經被研究證明和一定的生理基礎相關。大腦負責認知功能的分析區域(analytical areas of the brain)和負責衝動控制的前額葉皮質區(prefrontal cortex)功能較弱被發現和成癮有關聯。

相應的,我們也不能想象,有一些人的生理基礎和大腦發育狀況,也部分決定了他們會比其他人更容易陷入癡迷的狀態。


圖片|來源

癡迷與認知

我們現在已經了解了, 癡迷的狀態接近於一種成癮。那麼除了生理基礎之外,是什麼造成了這種成癮?是我們所迷戀的那個人,或者所迷戀的那件事情本身嗎?相關學者認為,癡迷的狀態與個體的認知方式有密不可分的關聯。

(1)「全或無」(All or Nothing)

「全或無」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不良思維定式。有這種思維定式的人,在考慮事情時,會把可能性一分為二:對方愛我還是不愛我?這件事對還是不對?「全或無」思維方式的人,喜歡使用「從不」、「絕不」、「所有」、「全部」這一類絕對的詞語。

而癡迷的狀態正是「全或無」的思維模式的行為表現。當一個人對某個人或者某件事陷入癡迷之後,對方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這個單一的點上,他對這個人或這件事的渴望達到極端的狀態,生活中所有其他的方面似乎都消失了。

同時,對於和這個人或這件事相關的因素,他的判斷也是極端的。他的思維沒有彈性,很小的細節也會讓他做出終極的結論。「有一次沒有馬上回訊息,一定有問題」,「電話沒接,絕對是不想理我了」,等等。

同場加映:25 到 35,那些感情教會我的事:愛不再是倚靠他人,而是學會自帶光芒

癡迷這種「全或無」的思維模式之所以對一些人來說如此具有吸引力,是因為它讓人們產生一種「我只要解決了這一件事,我的生活就會很好」的錯覺。這種思維模式讓人錯誤地認為生活變得更加容易管理。盡管他們持續地感受到幻想中並不存在的壓力、憤怒、焦慮、和其他負面情緒,但他們還是存在「避免了多線程任務」的錯覺。

(2)幻想

在癡迷狀態形成、維持和發展的過程中,是我們的幻想飼養了它。

如果你自己觀察身邊處於癡迷中的人,或者回顧自己可能有過的癡迷的階段,你會發現,在癡迷中的人,對於現實的感知力往往偏低。他們眼裡的現實世界可能是被部分強化的,也可能是有所忽略的。雖然每個人都會有篩選性地選擇事實,對癡迷中的他們來說,頭腦中自己補充詮釋的信息,總是遠比現實中實際接收的信息要多得多。在其他人眼裡看來是一次蝴蝶的振翅,在他們的頭腦中已經完成一場巨型海嘯了。

過多地依賴幻想,甚至無法自知,和人格特點、創傷經歷等都有關係,我們將在近期即將推出的關於「不良適應的白日夢」的文章中詳細討論。


圖片|來源

癡迷與自戀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明白,癡迷是基於一些不良認知模式形成的接近於成癮的不良狀態。那麼,這種成癮可以證明我們對對方的愛嗎?

愛固然是一個很難被標準化的概念。在這裡我們討論的愛,是基於尊重、平等等健康的價值取向的。

癡迷中的人,似乎已經為自己所癡迷的對象付出了全部的生活、所有的精力。在癡迷者的感受中,對方對自己是如此重要,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無法超越。但假如我們仔細思考癡迷者的狀態,我們不難發現,在對方可以為自己所癡迷的對象「付出一切」的同時,對方唯獨不會做一件事:考慮對方的感受,尊重對方的邊界,相信對方的判斷。

當你不管不顧地聯繫對方的時候,當你不停地訴說不在乎對方是否想要知道的時候,當你在網路上肉搜對方、不管對方是否想要把這些訊息暴露給你的時候,你只是在滿足你自己的需要而已。這些行為既不能讓對方快樂,其實也不能讓你自己獲得更長期、更穩定的快樂感。

推薦閱讀:為什麼我已經為你付出所有,但你都感覺不到?

研究顯示,容易陷入癡迷的人在自戀特質的得分上偏高,也就是說,他們趨向於自我中心,也相對較難接受拒絕作為結果。

對於那些已經陷入癡迷的人,首先需要理解自己的這種成癮。往往人們在癡迷的過程中還有一些更深層次的心理需求:也許你是無法接受自己的失敗;也許這是你唯一知道的,能夠和其他人建立看似強烈的關係的方式;也許你把過去沒有實現的某個願望寄托在了這個對象身上,等等。

其次,你需要找到現實感。癡迷中的人很難意識到自己什麼時候沈浸在幻想中——你需要意識到這一點。你需要多聽一些其他人的聲音,來幫你把握現實中在發生的情況到底是怎樣的。最後,如果你覺得你反覆沈浸在過度的癡迷中,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學習工作和生活,你也許需要考慮接受專業的心理幫助。


圖片|來源

我們需要明白:癡迷從來都不是一件好事。即便我們所癡迷的事情是「為世界做貢獻」或者「四處傳播愛」這一類看似積極的事情。這是因為,沒有一個想法應當極端主宰我們的生活,或者成為我們生活的「唯一理由」。「適度」是身心健康都不可缺少的關鍵因素:我們在方方面面都應該注意適度,任何極端都可能給我們帶來某種危險。這些方面包括了食物、金錢、愛等等。

一旦我們把任何一件事放到了極端的位置上,一旦我們唯獨關注起了某一個人、某一件事,我們就破壞了我們大腦中一種微妙、精細的平衡。當我們把自己的價值感與更多方面的事情聯繫起來時,我們才能建立一個對自己全面、立體的認識,也才能形成更豐富、更穩定的自我價值感。

在我看來,適度是成熟最為核心的幾個指標之一。在青春期,我們都會更容易陷入癡迷,這和青春期前額葉皮質區的發育未完全有關,大腦發育程度導致自我控制力更為低下,而更容易衝動。成年後,我們偶爾也會懷念當初那個不計後果的自己,但正像莎士比亞說的:

「Love moderately. Long love doth so. Too swift arrives as tardy as too slow.」(愛得適度。長久的愛是這樣的。太快和太慢一樣無法讓愛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