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想像一個完美的簡化反應:「你不喜歡就會拒絕」,以為被害人可以簡單脫逃,卻反倒是幫助加害人脫逃。反問自己:你生活當中,有多少言不由衷、身不由己?你怎麼沒拒絕?那為什麼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卻這麼容易判斷是受害者本身的問題呢?

在父權社會裡,我們很習慣、甚至鼓勵「男追女」的論述與行為,也很容易合理化甚至一路滑坡:「當我欣賞及喜歡一個人,我就可以『追求』他,我可以耐心等待/守候、一定有一天會打動他(不顧對方意願)」,而導致許多過度追求的情況發生。

我們並沒有於此同時,給被追求者一個合理的「拒絕」空間,反而時常處在一個為維護追求者自尊的位置,去怪罪受追求者:

「她就是眼光太高、眼睛長在頭頂上,她以為她是誰?」

「只是一起吃個飯而已,妳也想太多了吧?」

「只是送妳回家而已,妳也太小題大作了吧?」


圖片|來源

剝奪拒絕空間:加劇個人空間侵犯行為

如果日常的送禮、吃飯的拒絕,都可以被批評怪罪,你可以想像我們對於一個女性的標準有多嚴苛且不切實際:「她只能被追求,而且最好是接受,不要給你臉不要臉?」

同場加映:【丁菱娟專欄】以愛為綁架之名的恐怖情人

那如果一位當事人因為被壓迫而感到害怕、焦慮、不安,接受了對方「只是吃個飯而已,妳不要想太多」因此而勉為其難的禮貌性答應了,接受對方語句上表面的意涵告知對方「那只是朋友一起吃飯喔」,並和對方結束一場飯局後,後續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對人家沒意思妳幹嘛去跟別人吃飯?」、「妳真的很奇怪欸,妳如果不喜歡你就不要答應人家啊!」

那到底該怎麼做才好?不答應也被批評!答應了也被批評!

這是一個雙重束縛(double bind)的陷阱題!

請問我們到底希望女性怎麼做?難道是回歸一個父權社會對女性的規訓:「溫良恭儉讓」?

試問:若真的有一個溫良恭儉讓的女性,面對追求者皆聽話乖巧地接受,會不會又被批評這女性「水性楊花、來者不拒」?若這位女性感到困擾、有壓力,是否又會被批評「誰叫妳不拒絕?」、「妳如果不喜歡你不會說嗎?」

「妳為什麼不反抗?你不反抗所以你自己也想要嘛!」

(譯:當你被強暴的過程中沒有大力反抗、尖叫,就表示你想要這件事發生。)

(超譯:當你強暴時尖叫反抗,表示你欲拒還迎,A 片的女生都是不要不要但叫的好爽,身體比嘴巴更誠實,女生說不要就是要。)

超譯的語句你可能會覺得很可怕?

或覺得很好笑?

但你知道實際生活中,真的有這樣的例子正在發生嗎?

有多少男孩的青春在 A 片網海中學習,還以為那就是真實世界,並且在現實生活中運用A片所學追求他的女友,而造成多少青春男孩、女孩對性行為的錯誤認知與傷害的行為後果?!

而我們卻繼續在家庭、學校、社會中馴化我們的女孩成為一位「溫良恭儉讓」的女子?

然後在憾事發生之後責怪她:「你為什麼不哭?不叫?不反抗?為什麼沒有說不?」

多麽矛盾啊,我們的社會不是從小一直教導我們的孩子:「要乖、要聽話」嗎?

「爸爸/媽媽/老師/長輩說的都是對的!」、「你要尊師重道!要有禮貌!」、「惦惦啦!囡仔郎有耳無嘴!」、「不準沒大沒小!」、「應喙應舌!(台語描述頂嘴)我講一句你講十句?!」

回歸日常生活實例,請問你過年喜歡回家給親戚問給親戚煩嗎?

不喜歡?

那你為什麼沒有反抗啊?那你一定也很想要齁?

而且你都跑到他們身邊給他們問了!你一定很享受過年被親戚拷問的過程?!

完美被害人的想像:讓加害人完美脫逃、受害者無盡煎熬

我們常常想像一個完美的、過於簡化的反應:「你不喜歡就會拒絕」,以為被害人都可以簡單的脫逃,卻是大大的幫助加害人脫逃的過度簡化的推斷。

反問:你生活當中有多少言不由衷、身不由己?那為什麼你都沒有拒絕?

那為什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卻這麼容易判斷是受害者本身的問題呢?

同場加映:非典型性侵受害者告白:我最害怕的,是社會說我不夠傷心

我們很容易假定了一個完美的受害人樣貌:「當你遇到壞人時,你應該知道怎麼做...」,但我想問問,若你今天開車上山突遇山崩土石流受困,你知道該怎麼做嗎?你都不會驚慌失措?你會馬上閃現清楚的 SOP 步驟流程?

如果面對山崩土石流沒辦法立即閃現解決方案,為什麼我們會假定一個女性在突發受暴/受侵害事件中伴隨極大的恐懼、不安、焦慮、害怕時,會馬上知道該如何正確的反應?

很多時候甚至還有這樣質疑的聲音出現:

「妳不要的話幹嘛去?妳幹嘛跟他待在那裡?」

「我看妳根本也想要吧!」

「妳不要裝清純了!」

試問,我們如何得知,對方是加害人?

甚至我們怎麼知道加害人就是長什麼樣子?

難道加害人一定是長得兇神惡煞、目露凶光、表情猥褻?還是臉上就貼著「我是壞人」?

針對車禍事故、颱風地震天災人禍,我們還時常進行演習教育,但什麼時候我們教我們的孩子或是身邊的人:當個人人身安全受侵害時當下如何應變?更甚者,如果那個侵害你的人、是你信任熟悉的人呢?你會不會更震驚、腦袋一片空白、甚至自我懷疑?

強暴案發生在熟識的人的比例之高,衛福部2017年的統計資料顯示熟人性侵比例高達75.65%,數據明顯大幅高於陌生人性侵,但的確也不能忽略陌生人性侵的部分。

僵呆:是大腦承受過多恐懼負載不及的自保反應

更不要說,人在面對重大事件時的壓力反應,本能的生存反應機制是:「僵呆(freeze)」,也可以說是:「凍住、木僵、愣住、呆掉、嚇到」的反應。

那就像是家中用電量超載時,會立即觸發保險絲跳電的保護機制。

一般而言,人們在面對危險時會有三大反應:戰鬥(fight)、逃跑(flight)、僵呆(freeze),就常會有人批評,為什麼不逃跑?其實回歸到動物界,如果你打不過對方、也逃不了,僵呆有時是一種在急難中幫助你生存下來的機制。

很多時候受害者面臨驚嚇時,也很可能是害怕觸怒加害人、害怕造成更糟糕的結果(受暴、受虐、甚至死亡),而產生的「僵呆」反應。

例如:新移民受害人擔心無法繼續工作、證件護照都在雇主手裡、或是自己已婚有家庭也害怕影響到自己的家庭、人身安全受威脅等,足以害怕的、擔憂的原因有太多太多,這些都不是事發當下感受到生命安危一時半刻之間,足以細細完整思量的事,而當腦袋受過多恐懼負載不及時,很容易出現了大腦跳電反應——僵呆。

所以不要再問、批評這些人為什麼不跑?這些受苦的人比我們都更想問、更想知道自己為什麼不逃跑,我們不能過度簡化、淡化、忽略了當下的情境/加害人等等,這麼多重的因素是一次性的全面臨在當事人身上啊。

其實從上述的例子當中,也能一窺強暴案這類事件往往容易發生在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中的原因,因為當權力不對等時,越會讓受害者無法脫逃、讓加害人越有機可趁。例如:師生、僱傭、主管下屬、長輩後輩等。回到犯罪日常生活理論:一個有動機/有能力的犯罪者、缺乏有效的監控力(環境),這兩者完美建構之下,根本是一個天衣無縫的陷阱,就等一適當的受害目標墜入。

除了譴責受害者之外,我們可以做得更多。

例如:看清楚社會結構下,我們的社會文化、環境是多麽有利於強暴案發生、以及有利於強暴犯脫罪,於是我們可以重新擬定法律、增強社會監控。

除了法律層面,也有更多是我們日常生活就可以做起的,用一個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不分年齡、種族、階級、性別,每個人都應享有平等的權利與待遇。

若社會無法讓人安全地在晚間出門,我們可以從自己做起,建構一個安全的社會,教導孩子和身邊的人尊重每個人。

同場加映:狂女的逆襲:比起妖魔鬼怪,我更害怕擦身而過的男人

而不是不斷重置弱化女性的氛圍:「教育女孩子晚上不要出門、衣服不要穿那麼少」這些論述在在都傳遞著一位女性這麼做是不對的價值觀,更再次刻畫了「男性晚上出門是正常的、女性晚間出門是放蕩的」圖像。

性教育應是全人教育,而不僅僅是所謂保守人士認為的「青少年情慾解放」教育,他是適合所有年齡層段,依照該年齡段適合的架構去進行,陪伴與教導孩子尊重與接納不同的人,在出現情慾之前,你就可以知道的事:如何去尊重、理解、接納他人,以及如果有一天你有了情慾,你可以如何適當的表達、追求、與被拒絕,用一個互相尊重與理解的方式,進入情感關係、甚至於婚姻,並在情感關係裡外都可以找到與情慾平和共處的空間。

情慾單純而言是正常且自然的,情慾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如何看待、面對及處理情慾,若我們始終把情慾當成禁忌而避之不談,孩子從何得知並學習去面對、處理?以至於茫然於網路中探索,以為色情片就是現實的時候,就很容易在真實世界重演他所謂的「現實」而不自知其所造成的傷害。

婦女解放運動,為何稱之為解放,的確有解放的意涵在裡頭,但這所謂解放並不僅於情慾,更甚者,是回歸一個人存在本身的價值、人身安全,讓我們建構一個安全的社會:讓一個人可以成為他自己。

一個女性不需要在暗夜害怕出門,一個氣質溫良的男孩不需要因為特質而被欺侮,一位女性不需要成為完美媽媽才是個好女性,一個男性不需要因為不會修水電而被譏笑「你不是男人嗎?為什麼不會?」

同場加映:陰柔的「中二男孩」?為什麼我們期待男生要有男生的樣子|性別

這些很日常的語句,其實每天都在我們生活周遭發生,我們可以鬆綁對於一個人不因他的性別、氣質而有所謂限制,一個人可以成為他自己、因為他就是他。

讓每個人的價值都可以回歸到:對社會有貢獻、對身邊的人有情感溫度,讓每個人可以自在的在社會中生活、成為自己。

#onlyYESmeans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