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婆家壓力大?心理師蘇絢慧 3 招媳婦心法,紓解夫妻關係難題
為何媳婦的角色在婆家裡,常常是一個討好者?其實,在夫家過年所需要的「安全感」,你可以自己給予自己。
為何媳婦的角色在婆家裡,常常是一個討好者?其實,在夫家過年所需要的「安全感」,你可以自己給予自己。
人不是機器,每個人喜歡的程度與對應的行動都不一樣,過於緊張的你不但患得患失,更讓對方有不必要的壓力。
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在不同的心情,對顏色的敏感度也不同。看看以下的圖片,你第一直覺判斷是什麼顏色呢?
你的壓力來源在哪呢?直覺選出一個最吸引你眼球的塗鴉,然後找到對應的數字與敘述,直面自己的壓力核心!
體重上升只是一種身體的現象,是身體給你的警訊,在節食、健身之前,你得先找出身體失衡的根源,做出調整,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決。
你常肚子痛嗎?你分得出來是不是胃痛嗎? 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唐瑞祥表示,胃出毛病,痛的部位是「上腹部」,也就是肚臍以上、肋骨以下的位置。如果疼痛的位置在右上腹,可能是肝、膽、胰的問題;在下腹,可能是腸子或泌尿生殖系統的問題。
溫和性交 Karezza 指的是不以性高潮為做愛的目標,而是透過觸摸、凝視、擁抱、接吻等方式,讓彼此在沒有壓力的交流下,達到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性治療師也指出,這是幫助兩人重拾親密感的有效方法。
當我們對另一半表達負面意見時,通常有兩種方式:抱怨(complaint)與指責(criticize)。同為負面評價,它們的性質卻截然不同,對親密關係的影響也不同。Gottman 的研究指出,指責是導致伴侶分手的一個主要原因,抱怨則不是;指責是消極而值得警惕的,但抱怨在一定的條件下,卻可能是積極而具建設性的。為什麼它們有這麼大的區別呢?
越來越多人開始討論,為什麼韓國能在短短幾年內變得這麼強?今天我們由韓國的高壓教育體系角度切入,讓你看看韓國學生的生活,成績的好壞替他們決定了一生的幸福與尊嚴,考不進好學校,在韓國恐怕一生都難以翻生。而這大概也是為什麼韓國成人自殺率高居全球第三的原因,從出生那一刻起,韓國人的命運就與成績息息相關。
上班壓力大嗎?簡單的紓壓運動加上六個開心小妙招,讓你工作也有好心情!
每天你緊張的狀態,都在暗暗地消磨著你的能量——這種消耗有時是無意義的。如果你可以養成一種即便在忙碌和有挑戰的生活中、也總是及時放鬆休息,緩解自己的緊張的習慣,你就可以節約下大量的能量,從而實際上會讓你變得更為高效。
父女關係,是女兒生命中第一段與男性建立的關係。在成長過程中,她會漸漸熟悉這一段與男性建立的關係模型,並將這其中的關係模式帶入未來與其他男性的關係中。小女孩會觀察父母與自己互動的方式,以及父母之間互動的方式。這些會成為她未來看待親密關係的基礎。
說到內心的負面情緒,英文除了 sad、angry、scared 之外,其實還有好多詞彙能夠傳達出「痛苦難受、憤恨不平、焦慮不安...」等情緒。表達負面情緒的詞彙,你知道多少呢?快來看看本文列出的詞彙你是否都認識吧!
利用檢核方塊來確定目標是否符合特徵,能讓目標更容易達成。我們寫出的目標,應該是明確、可計量、有行動提示、有風險、有時間提示、刺激感和相關性的。
身體明明不舒服,卻又查不出具體的生理疾病,有時會稱為心身症,也就是與焦慮、憂鬱、壓力有關的精神官能症。據統計,臺灣每年有 10 多萬人因心身症到醫院求診,而且大多數是正在工作的青壯年,不但影響個人,也影響企業的競爭力。
萬特特新書《這世界很好,但你也不差:萬特特全新暖心作品》提醒我們,要相信自己走在自己時區,不用焦慮。
愛情就像一對人兒在跳舞,氣氛曖昧,漸漸了解。但如果舞步混亂時,這段關係要怎麼營造得更親密呢?
「我的朋友得了憂鬱症,但我不知道該怎麼幫助他。」這是身為助人工作者,常被問的問題。究竟我們能做什麼?
近半女性有某種程度的性功能障礙,其中包括性冷感、性疼痛、性高潮障礙等病症。性功能障礙的原因眾多⋯⋯
短而快速的減重法,往往會引起心理不平衡與壓力,減肥成果只能由「生活方式」和「自我身份感的轉變」達成。
不管我們是什麼樣的性格,都存在控制和管理情緒的問題,學會有效的方法非常重要。那麼我們該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呢?
伴侶關係進入長時間近距離的相處,有衝突時,我們能怎麼做,讓彼此感受到友善關心,而不是成為壓力來源呢?
月經遲到或週期不規律?除了懷孕之外還有很多可能,如果遲來超過三個月,一定要盡快尋求婦產科醫師的協助。
那個想要改變妳的人,永遠都不會滿意。因為在愛裡總是批評對方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很完美,而是他很自私。
在某些情況下,負面情緒和想法是可以被接受的,你應該允許自己有這樣的體驗。有時候傷心或失望完全沒問題。
本篇介紹三種有助於覺察壓力的放鬆反應訓練,希望能藉由身體的控制,來同步調整你的身心靈。
從人際互動反應與習慣,可以觀察一個人的安全感強弱?溝通能力高低?能不能滿足別人的需求?有沒有同理心?
想一想,你有下面這樣的症狀嗎?過年過節每次要回家,心裡壓力就很大,如果你也有上面這些症狀,那麼很可能你也被「家庭的陰影」(shadow of family)給籠罩了。最近在唸榮格心理學,結果發現我也是擁有家庭陰影的人[1]。
送到急診室的當下,急診室醫師直接判定需要進行血液透析,也就是洗腎,否則體內不斷地積水,最後會影響到心肺功能,甚至還有尿毒,反而會有生命危險。雖然常常聽到洗腎這兩個字,也常常聽到新聞說出台灣洗腎人口佔全球之冠,年燒健保 500 多億,但對我來說還是好陌生。「這是一條很漫長的路,你們家屬要有心理準備。」
他每次都會秒讀秒回,就算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就算我在凌晨才回訊息,到後來甚至擺了幾天才回,但總能收到他的即時回覆。」語音未落,Z 旋即在一旁補充道:「不只如此,他會找各種名義瞭解你的家庭、朋友乃至於戀人關係,還會跑來要你說你最近的心事——儘管我們並不熟識。除此之外,如果他約你出去,你說不方便,他會不斷換其他日期,換到你有空為止!
在社會上,人們一提到商業精英,都會聯想到完美形象與高度成就。而完美主義者總希望成為領域菁英、得到認可,便要求自己不斷工作,力求與社會的價值合流,害怕絲毫的失敗、錯誤就會使得自己難以擠身菁英之流。
街上的人們少了笑容,更多的是神經質的樣貌,緊壓口罩確保覆蓋口鼻、又是摸摸額溫,去到哪都得先噴個酒精,隨時進入警戒狀態,多半時間選擇待在家,出門散心透透氣變成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更遑論隔離者,為了防疫只能長時間學習如何在有限空間裡與自己獨處,手機滑到沒電、追劇也追到劇荒,社群動態越看越多負面情緒,關掉這些畫面打開淨化心靈的應用程式吧!
當生活備感壓力、充滿負能量時,如果身邊有個可以依靠、傾訴心事的對象,一起互相鼓勵,特別是關係最親近的伴侶,研究顯示,對於「解壓」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出社會加起來超過四年,從原本面對工作上的挑戰會驚慌失措、焦慮到影響身體狀況,經歷了這四五年的訓練,在面對龐大的工作量或自己不熟悉的新挑戰,漸漸學會把焦慮轉換為工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