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o 運動運行至今,陸續出現其他的性別現象,今年一月日本模特兒石川優實創立了「#KuToo」這個標籤,將日文鞋子(kutsu)和疼痛(kutsuu)的發音以及反性騷運動「#MeToo」結合在一起,表達出上班女性對高跟鞋限制的不滿與抗議。

日本模特兒石川優實 1 月發出這則推特時,並沒有想過會造成這麼多人的迴響。

當時她純粹希望日本企業不應再要求女性員工穿高跟鞋上班,但隨著推特被轉推上千、上萬次,眾多感同身受的女性抱怨腳部、背部不舒服的留言蜂擁而至,同時也是作家的石川優實認為,是時候改變了。

因此她創立了「#KuToo」這個標籤,將日文鞋子(kutsu)和疼痛(kutsuu)的發音以及反性騷運動「#MeToo」結合在一起,表達出上班女性對高跟鞋限制的不滿與抗議。


圖片|來源

責怪受害者的風氣

「#MeToo」運動最早是 2017 年 10 月好萊塢王牌製片哈維韋斯坦(Harvey Weinstein)遭到多名女星指控性騷擾,這件醜聞就像一顆炸彈的引信,點爆了美國政壇、影藝圈與體壇等各界一連串藏於台面下的性醜聞,進而提升全球對性騷擾和性侵害的危機意識。

不過相較歐美,亞洲國家反應冷淡許多。南韓與中國 2018 年國內開始興起反性騷活動,鄰國日本卻幾乎一片寂靜,少數如伊藤詩織等受害者大聲呼喊「Me too」,結果可能是丟掉工作、遭到謾罵嘲諷,甚至被迫承受警方的二次傷害。

推薦閱讀:#METOO 專訪伊藤詩織:對於性侵事件,人們不該只有一種理解方法

另類「#MeToo」廣受響應

也因為如此,石川優實的「#KuToo」運動算是以另一種形式呈現的「#MeToo」,反應出日本女性想反抗職場男女不平等的廣泛現象。隨著支持的人數愈來愈多,石川遂在網路上發起連署運動,呼籲日本厚生勞動省明確禁止企業雇主要求女性穿著特定鞋子上班。

「我想說如果有這麼多人也這樣認為,那為什麼不發起運動呢?」石川優實這樣告訴《時代》(Time)雜誌。截至目前為止,網站連署人數已超過 1 萬 4000 人。「#KuToo」運動也在網路上激起熱烈討論,許多女性開始張貼腳趾瘀青、擦傷的照片,都是因為穿高跟鞋導致。「這跟喜不喜歡鞋子無關」、「我希望這社會裡的人都可以穿自己喜歡的鞋子」。

不過這也引來他人非議,認為要求女性穿高跟鞋與男性必須穿皮鞋是相同的道理。


圖片|來源

英國早有先例

事實上,英國 2016 年就有相似的運動出現。當時索爾普(Nicola Thorp)到知名的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報到當櫃台接待,穿著平底鞋的她被認為不適合接待客戶,並被要求回去換上高跟鞋,否則「不用再來」。

索爾普當時拒絕照辦,也未拿到第一天工作的薪水就被請出門外。又驚又怒的她發起網路運動,要求英國政府立法,杜絕這樣的職場性別歧視。這場請願活動也迅速獲得響應,超過 15 萬人連署。

最後英國國會委員會著手調查,進一步發現有的公司不只要求女性員工穿高跟鞋,還必須定期補妝、穿著較暴露的衣服,甚至要染成金髮。

推薦閱讀:性侵黑箱|你不純真,不敏銳,就不配當「完美受害人」

索爾普回應《時代》:「事實就是女生已經被認定有一部份的人生要穿著不切實際的衣物,傷害妳的腳和背。這顯示出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和雙重標準。」索爾普提到,英國有許多人訝異女性工作時被迫穿高跟鞋和化妝,「特別是男性根本沒認真想過,是甚至每天穿著不舒服的高跟鞋上班的女性,從來也沒質疑過背後的不平等。」

這只是開端

發起請願運動至今,石川優實至今還沒收到任何私人公司或是厚生勞動省的回應。該部門也沒也回應《時代》雜誌的詢問。

東京上智大學政治關係教授三浦麻里(Mari Miura)指出,「#KuToo」運動只是第一個大規模反抗,抵制日本職場規範女性外表這項長期存在的傳統。隨著東京醫科大學被爆出女考生入學分數刻意遭到扣分等性別歧視情況,將有愈來愈多的女性將挺身而出、捍衛自身權利。「在那之前,女生必須先想辦法讓鞋子變得舒適一點⋯⋯不過這場運動也顯示這種情形是種社會問題,而非女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