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熊族文化」嗎?作者 George Hong 細看男同志圈的熊族文化現象,從名詞的起源到延伸之意,翻轉對熊族的嘲弄與撻伐,還給每個人驕傲做自己的自由!

十月初,台灣某前男籃體壇運動員在轉戰演藝圈後飾演男同性戀者,入圍台灣金鐘獎戲劇類獎項。在接受節目訪談時,他個人戲謔式的表示自己在健身房時曾被男同性戀者釋出善意, 最終媒體利用「不敢在洗澡時蹲下」這個陳年爛笑話做了幾則新聞。

有些網路知名人物,從評論公眾人物穿著品味並且嚷著台灣社會不公因此靠著家裡要移民的網美,到原先就喜歡拿男同性戀者內部爭論當自己漫畫創作題材的人,自是不會放過這個嘲諷機會。「(男)同性戀很挑的。」、「這是重口味」、「不要把豬跟熊分不清楚了。」 等言論不意外的紛紛出籠。

推薦閱讀:六對同志伴侶的告白:很多人說人生七十才開始,我是遇到你才開始我的人生

最近,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護理博士候選人的研究中,有篇概念分析的研究出版,將男同性戀圈的「熊族文化」做了完整文獻回顧,在此介紹,希望能替上述惡意的嘲弄給拆解並有所補遺。

熊族(Bear)的起源

美國約莫於 1960 年代開始出現熊族一詞,最初是在洛杉磯一帶一群志同道合的重機騎士組成熊族俱樂部,漸漸的開始出版雜誌,在早些年網際網絡與智慧型手機不像今日發達的狀態下,靠著雜誌內「男模」的男性氣概(muscularity)、毛髮量旺盛,與體型壯碩,不泛過重(overweight)或超重(obese)等映象替熊族給出了傳統印象,讓熊族這個男同性戀圈內的次文化開始蓬勃發展,且讓喜歡相同類型的人有所依附。

熊族常用語言若簡略整理可列出了 15 個常用詞彙,從熊族(bear)、棕熊(brown bear,泛指拉丁語系熊族)、北極熊(polar bear,泛指上了年紀的熊族)、熊貓(panda,泛指亞洲熊族)到喜熊者(chaser, admirer)等,熊族會使用 woof、grrr 等特殊狀聲詞表示對於其他人的讚賞。

世界各地開始於 1980 年代發展屬於當地的熊族文化,熊族的定義隨著時間而有所更迭,但若要說的話,在這些 1990 年代左右的文獻裡,是沒有把「肌壯(muscle)」給列入熊族的必要條件裡。

學者認為,熊族聚集可促進熊族認同,進而發展熊族獨特的文化,在男性氣概與女性化(feminine)間取得平衡,增進熊族內部自我認同與滿足感是有所助益的。學者近一步發現,熊族會受到內部文化影響,因為想看起來像具男性氣概的「一般人」,有些熊族會穿著特定服飾,早先的法蘭絨襯衫的伐木工人風格,或是近代開始吹起的平頭、緊身 T-Shirt 等,行為模式更會受同儕影響而近趨一致性。

體態維持戰:生理健康

多數自我認同為熊或是喜熊的男同性戀者會經歷雙重出櫃,第一是意識到自己是男同性戀、第二是發覺自己對於熊族產生興趣,這兩次出櫃多半都會讓熊族或喜熊者感到無以名狀的壓力。原因為何? 可從開頭所提及的負面評價可窺知一二,在現有文獻裡,多數人會在青少年時期建立自我性別認同,當在發覺自己偏好熊族時,因與主流(mainstream)男同性戀的瘦弱與無贅肉等形象相異而感到羞恥而不敢承認。

在體重與性向認同上,熊族們不單只是受到男同性戀圈內的歧視(stigma),在異性戀社群的批判,熊族們或多或少都不敢承認自己的熊族身份。不諱言地,研究確實顯示熊族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較主流男同性戀者來得高,在一份對年輕熊族的調查中,發覺這些年輕熊族(cub)確實體能狀況較差。

這幾年因為西方推廣健身風氣,有些熊族練就一身好肌肉,進而成了熊族中的另一支脈:肌壯熊,但是對於原先體能狀態不甚理想而無法對於健身持之以恆,硬要去健身而因缺乏指導與循序漸進的概念反倒傷了自己體能狀態,成了兩難的局面。因為肌壯熊的陽剛與魅力讓熊族內部開始崇拜,也讓主流男同性戀對肌壯熊族感到敬畏,讓主流男同性戀者對於熊族只有體型壯碩與毛髮的模糊定義裡找到了更明確的標籤:肌壯。

推薦閱讀:【陳克華專文】Grinder 裡的各種同志暗號

在 2016 年的研究中也注意到了這個趨勢的轉變, 熊族內部逐漸傾向於「肌壯熊」,並且開始對於「不注重體型雕塑」的熊族有所批評與排擠,進而產生歧視。不單在熊族社群內部的接受度、主流男同性戀者的接受度,甚或在一般異性戀者的接受度而言,這些過重且不精實的熊族們逐漸被這樣的評論給困住,再加上先天基因因素讓亞洲熊族的全身毛髮量不比西方熊族來得多,是此,亞洲人對於熊族的認定也就只剩體型,在肌壯熊開始逐漸廣被接受下,原先就在跟體能進行長期抗戰的一些亞洲熊族們就走得更為艱辛。

台灣的現況是,很多想要成為精壯熊的現在體重偏高的熊族,卻因為缺乏運動習慣而萬分苦惱,慢慢的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然後這些體重偏高的熊族就被安上一個惡意的詞彙:「豬」,在西方社會中這群人會被稱為 chub,並非 pig、pork 這類歹毒的詞彙。

體態之外的健康挑戰

囿於體型歧視,進而影響熊族參與可能被歧視或忽視的社交場合,進而影響心理健康,特別是自尊心(self-esteem),許多研究都證實熊族心理健康上的自尊心,不論相比於異性戀者或其他主流男同性戀者都來得差。

於性健康方面,熊族不使用保險套發生危險性行為的比例較高,研究調查發現,熊族過去半年內的性伴侶數超過 10 人以上,比起多數男同性戀者來得高。另一個現象是相較於主流男同性戀者,熊族多數允許或鼓勵非單一關係(non-monogamous),甚至是開放式關係(open relationship)。

推薦閱讀:同性婚姻通過,愛滋人數激增?五個常見的愛滋謠言破解

有趣的是,因為開放式關係讓伴侶間深化彼此溝通模式,在質性訪談裡,這些開放式關係的熊族不避諱談性與相關知識,讓性傳染疾病,特別在 HIV 的感染與預防是有所幫助的。

在性疾病的感染率,熊族較主流男同性戀者來得低。


熊族常用交友軟體 Scruff 的創辦人 Johnny。

結語:驕傲做自己

回到原文所提到的訪談,在看過該男星在播出的訪談片段裡,本身的態度其實對我而言,是沒有歧視與自捧身價的,反倒是負責提問的兩位主持人,除了誘答之外,更帶點嘲諷,而在新聞一出來後,這兩位主持人其實就如實地倒映出現實社會裡,不論是在男同性戀者內部也好,一般社會大眾亦若是如此的刻板印象。

其實這個問題早在 2014 年「康熙來了」替男藝人作出所謂的男同性戀者天菜排行榜時就曾被討論,只是沒想到幾年過去,「體態過重就是不夠努力」「只有肌壯熊才是熊族」等聲浪逐漸越來越大,反倒成了主流,進而把熊族近半世紀的流動與歷史性給渺小化。

不是喜歡非肌壯熊就是怪菜、口味重,或是不具審美觀。相對的,這些確知自己喜愛非肌壯熊的人們多半尋求安定感,確知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而也靠自己的真本事去穩定交往,相較之下,那些不是靠自己本身能力而是靠「家人」才能移民國外,嚷嚷半天卻還在台灣高舉看不慣不公不義,但自己的立論點膚淺,不單忽略歷史演變過程,在只靠先天因素而成為網美的情況下,自己成了口中看不慣的那群不公不義,才是更該被撻伐的對象。

推薦閱讀:同志讓我成為更好的人:我是直同志,我就是他們

我很想給這些熊族朋友們一個深深的擁抱與鼓勵。

最後,站在健康促進研究者的立場,還是希望熊族朋友們能多留意自身健康與保持適度運動,但是,以一般現代人都缺乏健康管理意識的現代社會,定期健康檢查與保持適度運動的習慣,應該推廣至整個社會才對,健康促進不該因族群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