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最常見的名字是 #家豪 #淑芬,
那你知道最常見的外籍配偶中文名字是什麼嗎?
答案是:大衛與氏香
在性別平權、族群權益意識抬頭,走向更多元共融(DEI)的時代下,根據內政部全國姓名統計分析,也可以看到姓名有趣的改變👀
📌 性別平權下的姓氏變化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是張學友 1996 年的一首浪漫情歌
你可以想像在 1998 年前的臺灣,冠夫姓是原則,不冠夫姓才是例外嗎?
臺灣冠配偶姓超過 91 萬人中,99.86% 為女性,遠超過 0.14% 的男性;以年齡層來看,60 歲以上佔 97.23%,年齡層越低,女性冠配偶姓氏的情況大幅減少,女性自主觀念日益提升。
從父姓? 從母姓?
2007 年開放子女姓氏可依父母書面約定,自由從父姓或從母姓。過去 10 年從母姓的比例從 3.83% 提升至 5.44%,除了符合性別平權趨勢之外,也顧及人民姓名權。
#同姓不通婚?
全國夫妻同姓總對數共 226,871,相較歷年 17-17.5 萬高,顯示傳統習俗同姓氏間不通婚的觀念已逐漸式微,在夫妻同姓的狀況下,子女從母姓比例也較高。
📌 #外籍配偶、#外籍人士 的中文姓名
在過去 20 年的結婚戶籍結婚登記資料統計,跨國婚姻夫妻 503,891 對,夫妻同姓者比例 9.7%,男性外籍配偶最常見的名字是:#大衛 #馬克 #麥克 #保羅 #約翰,女性為:#氏香 #美玲 #氏紅 #氏鳳 #氏翠。外籍人士在取中文姓名時,可以中文原名、外文音譯,且必須使用字典裡的字,不得造字。
📌 原住民回復傳統姓名,還有家屋名制?
2003 年台灣修正《姓名條例》,讓原住民的傳統姓名或漢人姓名,可以用傳統姓名之羅馬拼音並列登記。在過去 20 年,總計 1,797 人改回族名。
誰說取名只能跟父母姓?常見的原住民四種取名方式:
1️⃣ #親子連名制:個人名字後面連結父親或母親的名字。
2️⃣ #家屋名制:個人名字前後冠上家屋名,家屋代表的權力象徵與階級標誌。
3️⃣ #氏族名制:個人名字後面連結氏族名。
4️⃣ #親隨子名制:家中長男(女)出生後,長輩須隨同更名,是雅美族特有的命名方式。
原住民各族都有自己的命名方式,不同部落間的規則也可能會有些微不同。
「姓名」代表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己,有些是來自於父母對孩子的期待或祝福,有些則是具有某種紀念或蘊含特殊含義。當姓名逐漸打破性別、族群的傳統觀念,也反映了社會的演進和文化多元性。我們始終相信,當社會更加多元共融,每個人都能在這個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欸對了,你知道嗎?
在臺灣哪個星座最多人改名呢?
💬 留言猜猜看,和我們分享你的答案
資料來源:內政部全國姓名統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