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DEI白皮書(城市共融設計篇)
你知道嗎?世界上大多數城市是由——男性設計(圖1)
過往在一座由男性建築師以男性為原型設計的城市,你會看見各群體間的結構性差異而衍生的不公平。在 80 年代,一些女性受夠了在幽暗的地下通道推著嬰兒車或是購物車的恐懼,她們組成了 Matrix Feminist Design Co-operative,試著去推動在都市發展的設計裡,帶入其他群體的需求和渴望。
時至今日,一些歐洲城市已開始走向「性別平權城市」設計,有如巴賽隆納、維也納與馬德里的範例(圖2)。再把目光拉回至台灣,台灣在亞洲的性別平權這一塊一直走在前端。2019 年同性結婚合法化後,各市各縣一直推動和實施不同政策,致力於打造「性別友善城市」,甚至讓DEI走入日常影展(圖3)。
比起 40 年代代表性不足群體的困境,我們更進步了一些。或許有一天,全球的城市設計也會自然地去思考使用者的多元性,最大程度地進行共融設計。
多元,本該是理所當然;共融,本該就無處不在。
在抵達彼岸前,讓我們繼續努力,因為還在路上,就還有希望。
✦ 留言分享:你還知道哪些城市有「多元化」的表現呢?
#女人迷|#女性生命教練|#女人迷DEI調查局|#職場真心話|#職場歸屬感|#職場安全感|#DEI策略間|#38婦女節|#WomanyU|#proudtobewomanyor|#break_the_bias
發佈時間:2022-03-08 20:00:05 +0800
查看社群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