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市面上講的『應該』來要求另一半,因為每對夫妻都是獨特的。」—— #鄧惠文醫師

11/22 日本好夫婦日,I-PRIMO 與女人迷攜手舉辦【好夫婦日,一起好好當夫婦|線上關係講堂】,我們邀請到鄧惠文醫師,共談夫婦關係經營之道,透過 #覺察#溝通#合作,走進更深層的親密關係。

➊ 覺察
先問問自己——「我怎麼了?(How I⋯⋯)」為什麼對於某件事這麼在意?

而下一步就是覺察對方,去說出「他/她如何(How He/She⋯⋯)」。最後再去思考「我們如何(How We⋯⋯」。

覺察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自己之所以如此重視某件事,也許是受到個人成長因素影響,或是雙方互動與社會文化讓你出現這樣的反應。當我們覺察癥結所在,便能展開下一步溝通。

➋ 溝通
比起說「你應該要⋯⋯」,雙方可以嘗試表達自己對這段感情的期許,並且共同商討能如何做到。

而針對不擅長表達意見的伴侶,鄧醫師也以「蛤蠣」做比喻,說明能如何開啟溝通:「他就像一顆敏感的蛤蠣,碰一下殼就關起來,怎麼敲都不破,即便敲破了,它也要死了。所以看到蛤蠣,不是去敲它,而是加點鹽、調水溫。」

而一旦對方表達意見,謹記兩原則:一、絕不批評;二、絕對鼓勵。

目的是要讓對方覺得自己表達想法會有好處,未來就更能影響他開口的意願。

➌ 合作
合作不僅是了解自己的創傷與個性,更重要的是也去幫助對方接納自我的陰影,克服成長的創傷。

鄧醫師溫柔地告訴我們:「伴侶的存在,不是來填補自己的缺口;伴侶是合作,讓彼此能夠自我實現。能夠讓對方好好做他自己,我們也好好做自己,才叫伴侶。」

▌️如何讓心動化為細水長流,融進日常生活?
➥ 完整文章,都在女人迷|打開限時動態看更多:https://womany.net/s/z4y8bf1

發佈時間:2021-12-14 19:00:45 +0800
查看社群貼文
回到 Story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