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元共融時事快報

#數位性別暴力(Cyber Sexual Violence),或稱網路性別暴力,將原先發生在線下的種種性別暴力,轉移至法律規範未盡完善的虛擬世界,甚至擴大、變形為新型態的犯罪。

最常見的例子,莫過於「未經當事人同意散佈私密影像」(Nonconsensual Pornography),即大眾較為耳熟的「復仇式色情」(Revenge Porn)。

聯合國婦女署(UN Women)發表〈針對婦女與女孩的數位暴力〉(Cyber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Girls)報告,裡頭將網路上的暴力形式分成六大類,如下。

► 盜用(Hacking)
► 冒充盜用(Impersonation)
► 監視或跟蹤(Surveillance/Tracking)
► 騷擾或威脅(Harassment/Spamming)
► 誘拐(Recruitment)
► 惡意散佈(Malicious Distribution)

從過去性私密影像外流,到如今以假亂真的 #Deepfake(譯作深假(深度造假),原理是利用人工智慧(AI)技術,模擬出狀似真人的影像。)受害者的身體一次又一次被視作無關緊要的物品,可以恣意議論、評判、騷擾、操控、意淫,而無須對誰負責。當點閱率持續上漲,想像有無數隻眼睛不懷好意地觀看自己,便窒息得難以呼吸。

當人們匿名躲在螢幕和鍵盤後,暗箭四射,被刺傷的受害者往往無力反擊。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而人性有時並不道德。這個道德不是多麼崇高的理想典範,而是對於這些深受其害的人,有無一份基本尊重與同理。黑暗面太多,懲罰太少,而由於網路犯罪難以蒐證,更加深打擊科技性別暴力的困難度。

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亦有能施力的地方。無論是媒體素養,或對性犯罪、性別暴力的識讀,皆需各界共同參與。

無論是加害者或受害者,都可能存在於你我身邊。抵禦數位性別暴力,不是一個人的事,是所有人的事。

文|Sersha Lei

——

✦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歡迎點擊全文: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27128
✦ 女人迷D&I小百科上線囉!
想了解更多D&I(Diversity and Inclusion / 多元共融)相關知識,你也可點擊 #多元共融

——

✦ 讀者投書,寫下你的在意,更多精彩觀點歡迎投稿到 ourvoice@womany.net

發佈時間:2021-10-21 17:13:44 +0800
查看社群貼文
回到 Story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