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負責賺錢養家,女生負責貌美如花。」
🤦♀️ 你聽過這樣一句話嗎?
最近有一位男性在 Dcard 上分享了一個故事:他的女友無意間得知自己的獎金等於她的年收入,於是女友開玩笑地表示「想要以後躺平,給男友養」,原 PO 因此而感到反感,並想要分手。這在社群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你怎麼看呢?
💬「男人本來就該⋯⋯,你這樣很不 man!」
這樣的常見觀點來自於父權社會對成功男性的期待,例如:男性被期待必須擁有陽剛男子氣概,要強悍、不能示弱、要懂得壓抑情緒;男人必須是有能力養家者,能夠在經濟上支撐家庭開銷,要在外頭打拼事業,而非在家照顧家人。
💬「女生負責漂亮、貌美如花?」
父權社會對女性角色的期待,也有一套標準,例如:女性的身形外貌必須保持美麗又吸引人,性格溫柔、細心、體貼;女性往往被期望承擔主要的家庭和育兒責任,而非外出工作。
📦 男性框架(Man Box)?
致力於提高男性對集體社會化意識的組織 A Call To Men,提出了「男性框架(Man Box)」的概念,指出男性被期待擁有強壯、成功、冷靜無情等特質;同時女性被視為男性的財產,價值低於男性。
這樣的「男性框架」不僅對男性本身造成壓力,同時也壓迫了女性。造成這種不健康的社會氛圍的真正問題就在於:「父權社會對男性和女性的性別刻板期待與分配秩序,衍生而來的負面影響。」這樣真實存在的現況,正是女性主義致力想要改變的。
🤝 女性主義是破除「男性框架」的盟友
沒有哪個性別就一定是陽剛可靠、一定是柔弱依賴。我們可以同時很少女,也可以同時很 man,因為每個人原本就是很多面向的。
女性主義其實就是是希望把每個人從「性別刻板印象」中解放出來,我們不用二元性別的定義去區分應該怎麼做、怎麼活,而是希望大家都可以活成真實的自己。
事實上,每個性別都會面臨社會刻板印象所帶來的困境,當我們無法理解對方的時候,可以從發問開始,理解對方的思路、理解這條思路背後的壓力,設想「如果我也在這個性別位置,我可能有的難處是什麼」,也不要怕告訴對方你的難處是什麼。
「我們需要生活在一個同樣尊重、重視、仰望和推崇女性的文化中,如同我們對待男性一樣。這不僅僅是『女孩比男孩好,男孩比女孩好』,而是『每個人都應該有公平的機會。』」——聯合國婦女署親善大使 Emma Watson
創造多元、公平、共融的社會,我們可以怎麼做?
🔍【女人迷 多元共融】了解 DEI 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