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愛他之外,我還更愛一件事,就是痛恨自己。」
🦌 影集《馴鹿寶貝》,開播後登上 Netflix 多國排行榜寶座,它熱門的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故事?
😿 《馴鹿寶貝》是由導演 Richard Gadd 自身被跟騷、性侵的真實經驗改編而成的一部作品。懸疑、令人不適的敘事底下,其實可以看到 Gadd 在透過這部劇,誠實面對自己受傷的經驗與自我反思。充滿細節的真實描繪,讓觀眾將自己代入 Gadd(劇中角色唐尼)的一切經歷。
😱 許多人覺得這部劇「越看越覺得可怕、沈重,引人深思」,也是因為它透過不同角色的角度,去探討人性的複雜面,與性騷擾的模糊性。看完就會發現,世上不存在「絕對的」加害者與「完美」的受害者,也並不是一句「不喜歡為什麼不直接拒絕?」就能帶過。
常說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但只要對他人的傷害已上升到犯罪層面,便需要有法律介入。在台灣,性平三法已因應去年的 #metoo 討論,於 3/8 修法更新,其中也包含加重處罰騷擾者、延長申訴期效、提供受害者服務等等。
💬 隨著影集爆紅,網友開始肉搜劇中跟騷者,跟騷者也隨後上了節目自陳。瘋狂追殺所謂加害者其實也並非 Gadd 本意,創作這部影集,更像是他個人在誠實面對傷痛,讓自己能夠向前邁進的一個過程,而不是為了進行公審。透過他的故事,讓受過傷的觀眾能獲得一些同理與共鳴,讓整個社會能對性侵與性騷擾有不一樣的反思。
這樣的事件儼然是現實中的恐怖片,透過 Gadd 的現身,我們也再次看見,性騷擾與性別暴力,不只發生在女性身上,人人都可能是被行為人。
女人迷身為長期關注並倡議有關性別/性暴力議題的組織,目前也有 DEI 課程,邀請大家養成多元觀點的思考能力。歡迎一起參考,逐步消弭性暴力。
發佈時間:2024-05-16 15:00:00 +0800
查看社群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