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回家嗎?改變愛的方式,我們可以更舒適地接近彼此!

文|謝欣惠諮商心理師/旭立心理諮商中心

「端午節」要到了,你要回家嗎?這樣的問句你熟悉嗎?聽到之後,你的第一個感受是什麼?期待、擔心、害怕、焦躁?你可以觀察看看返家前後,會不會出現類似的感受。

如果有,也許您正在經歷著「返鄉症後群」現象。這不是醫療的專有名詞,是華人文化裡的普遍現象,遍及不同年齡層。

這些被放在「應該」要回家的日子前後,常是輔導室、諮商室案量次數的高峰潮,我們不禁要思考外出孩子真的不想回家嗎?家有這麼可怕嗎?怎麼孩子這麼不想回來?

有父母一直到後期才知道,原來孩子每次回家都壓抑忍耐著微笑,得知事實後幾乎難以接受,甚至還會因此衝突、互相指責,孩子可能又加深內疚與煩躁,這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當孩子下次再被問到「要不要回家?」想念家人、孝順的心和自我照顧的心就會形成對立拉扯,這使得「回家」變成了一條漫漫長路。

猜你想看:給討厭回家的你:為何每次回去,對你來說都是壓力?


圖片|Photo by Tima Miroshnichenko on Pexels

想逃的孩子,其實渴望和父母、家人靠近,他們想逃的不是最親的家人,是家人表達關心與愛的方式。

沒有孩子不渴望回家,我們對「家」一直有個溫暖、支持、接納和關懷的渴望,在外漂流、競爭與適應的高壓下,總希望有個真正避風港休息一下。但是,當這些溫暖、關懷是以碎念、比較、給建議、問東問西加評論的形式出現,這就是孩子想逃的主因;

加上,若家中有未離家的手足、表現較好或較不好的手足,更多壓力也會隨之湧上心頭,這些都成為了假期後需要處理的心理風暴。換句話說,孩子真正想逃的不是父母、家人,想逃的是這些表達關心與愛的方式。

所有人都在變與不變當中,試圖保持一種美好的連結。適應孩子的改變、重新好好地觀察、認識他們和他們的世代是父母靠近孩子的大門。

父母要怎麼靠近孩子、怎麼用好的方式表達關心與愛呢?首先,父母要對關係和孩子的改變有「現實感」,進而學習一致地說出自己的關心,取代對外在的叮嚀。

一、現實感:不變與變

「回家」對所有人來說,都存在著「不變」、「變」的心裡複雜歷程。不變的是我們的稱謂、家裡的位置、未解決的情節,既有的記憶經驗回家前會先浮出,通常都是喜樂參半的心情,及對彼此互動的「熟悉感、習慣」。

變的是什麼呢?每個人的生命階段都在往前,父母、孩子其實都在改變。倘若父母沒有意識到孩子在我們看不到的時空間裡早就不同了,父母很容易用舊有的方式和孩子互動,孩子若以新的、成人的方式回應,父母會覺得不熟悉、陌生,心情些許複雜。


圖片|Photo by Maryia Plashchynskaya on Pexels

甚至有些父母抗拒改變,反過來認為孩子變了,且變壞了。孩子不是變壞了,孩子是自然而然地成長成熟了。父母親需要保持對「現實」狀態的觀察,意識到這就是成長,能歡迎與接納這樣的改變,而這其實也是父母放心與放手的歷程。

因此,對彼此的關係和孩子的改變有「現實感」,是父母親重要且邁向退休生活重要的健康之道,更是靠近孩子的大門。

二、一致性的表達關心,取代對外在的叮嚀

當我們看見孩子成熟獨立了,我們也需要調整我們互動和回應的方式,以下是綜合十幾年來的工作,整理出「孩子回家最受不了的話題」,或許我們可以放下我們的舊習慣,走出我們的思維:

1. 身材

「你是不是變胖了」、「你怎麼那麼瘦,有沒有在吃」。身材,是最多孩子,特別是「女性」孩子最常被提醒的叮嚀,看似不經意的一句話,卻是孩子內心羞恥感的來源,真有那麼嚴重嗎?

有的,因為身材是社會文化很大的話題,父母親會對身材那麼敏感,也是從媒體上、社群上對身材的評論而來。仔細分析,「身材」它暗示的是人際關係、價值感、受歡迎程度、自我概念等元素,無形中,形成了「好的標準」是什麼、怎樣叫做健康。

若父母是以這樣的口吻問孩子,對孩子來說會是「我是不被父母放在好的標準範圍內?」這正是孩子最難以啟齒的痛。

父母要覺察自己是否受社會價值觀影響,練習一致性的表達關心和期待。例如:我希望你在外面吃得健康,你健康我會比較安心,記得工作再忙都要好好吃飯喔!

延伸閱讀:「我是為你好才這麼說的!」關係心理學:別用情緒勒索,假裝關心


圖片|Photo by Any Lane on Pexels

2. 錢、成就(工作、課業)

父母要意識到「世代差異」、「世代變遷」的情境很重要,不同世代要面對的難題是不同的。

我們在社會上要面對的是工作機會、賺多少錢、買房子、成家等,現在的年輕人除了上述這些要面對以外,夠不夠有個人特色、創意、潛力、表現自我、能不能跟上科技等,都是生存的競爭指標。但是作為人所要面對的生存、存在性的苦是相同的。

用我們的角度看孩子,很快地評論、擔心、給建議和比較就會適得其反。好奇、了解孩子的世代,反而比較能理解孩子,和孩子站在一起面對社會與生存問題。

父母可以更開放地詢問孩子:「你們年輕人流行什麼?你們現在壓力是什麼?」「你在外面我看不到其實會擔心,擔心你為了賺錢競爭沒有好好照顧自己,相信你有自己的安排,希望你找到調適的方式,可以好好休息!」


圖片|Photo by Kampus Production on Pexels

3. 感情

社會快速變遷和情感價值觀、方式的多元性,可能是很多父母無法想像的,或者想象的都是負面居多。

多元性可能是多元成家、開放性關係、無性伴侶、炮友、不婚伴侶、分居等等,這些現象已經不是建立在「一對一、結婚」的舊有價值觀中討論,而是「我想要什麼、我們想要的一樣嗎?」的層面討論,且是被現在很多年輕人公開討論的。

因此,如果只是問孩子「什麼時候交往、什麼時候結婚」,孩子多半很難回答,回答了也通常不是父母要的答案。越到適婚年齡,越容易形成了「孝順與自我選擇」的兩難。

父母可以覺察自己真正擔心的是什麼?期待的是什麼?這是自己要的,還是孩子真正想要的?關係好,可以開放自己與孩子討論價值觀,在表達上,可以分享自己的擔心和期待。

很重要的是分享內心真實的關心和祝福:我承認我希望你結婚,因為我覺得這樣你會不孤單,也有人愛你,我會感到很幸福和放心。我真正期待的是你好好的、幸福的。

孩子返鄉之路之所以漫長,或許是因為關係之間常常忘了核對腳步,就像兩條平行線一樣,總要有一方願意離開自己的軌道,試著接近對方。而這個接近對於父母來說,就是信任、欣賞、認識並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這將會是對孩子而言最美的禮物。

同場加映:「假期回家,反而更累」關於返鄉焦慮,連諮商師都會給自己的六個建議


圖片|Photo by Zen Chung on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