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愛你》抑鬱而狂放地把我們拉進愛的烏托邦,刻畫同性愛戀,也談論女人的逃離婚家路徑。

愛是你的指尖觸碰肩膀,愛是你穿越人群看我的眼光,愛是你走了瀰漫空氣的香水味,愛是電話另一頭你呼氣的鼻息,你頓了頓之後呢喃地說,「你,要不要來看我?」

愛關於視覺,愛關於嗅覺,愛關於觸覺,愛關於聽覺,愛不關於道德,從來無關。

《因為愛你》是一部愛的五感全開的電影,我因為愛你而濕潤綻放,五感神經敏銳了起來。

當卡蘿開著車載著特芮絲經過隧道,光影流瀉,把我們都拉近愛的烏托邦,在那個世界裡,我們一切都美,纖細幽微,你的手理解我撫摸我伸入我,你的五官入侵我,我的五官佔有你,我們自成一個世界。

同場推薦:【酷兒手記】赤裸一身的傷和溫柔,再也不需武裝驕傲

洶湧的陰性世界:男人在場,卻永遠缺席

那是五〇年代的紐約場景,那也是架空的戀人世界。

《因為愛你》讓人想起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人們認為任何一個戀人都是瘋子。但是誰能想像一個瘋子戀愛:絕不可能。我的瘋狂充其量只是一種貧乏的、不完全的瘋,一種隱喻式的瘋狂;愛情弄得我神魂顛倒,就像個瘋子。」

五〇年代的紐約,石牆事件還在遙遠以後,同志愛戀懵懂曖昧,尚未建立約定成俗的暗號,一個眼神就足以惹人騷動。因為你,心甘情願被視為瘋。

「我眼裡有你,其他人其他事都並不重要。」

《因為愛你》裡頭,男人總是在場,卻永遠缺席。電影裡,男人鏡頭並不少。男人開談闊論,男人投些曖昧邊球、男人憤怒不解、男人拉拉扯扯、男人企圖介入,女人並不在乎。無法獲得愛而頓時「失勢」的男人們,不得其門而入,只好悻悻然離開,身影狼狽。

男人,是背向鏡頭的。

「對於戀人來說,每一次接觸都在提出需要應答的探詢——需要作出應答的是對方的皮膚。」——羅蘭.巴特《戀人絮語》

卡蘿的眼神不馴性感,她直勾勾的盯著特芮絲,大方的送出邀請;攝影的特芮絲,則透過鏡頭盡情窺視卡蘿,經由沖洗照片,再次閱讀卡蘿。

把弄手套、撫平背脊、輕擁肩膀,卡蘿大量的手部特寫,指尖撩撥著性的意念。那麼特芮絲呢?她擁有一台攝影機,看似被動,但攝影也是攝魂啊,你的魂魄,就在我的手掌心。

推薦給你:攝影師:她不妥協的按下快門 林特

在那暗潮洶湧的陰性世界,訊息往復,依賴的不是言語而是五官齊放,五官開展出一個僅此限定的對話框,我們穿越人海相望,彼此窺視,可以一句話都不必說;指尖碰觸,已經足夠煽情。

同性愛戀、女性解放的雙重「逃離」之路

《因為愛你》於我而言,既有女同電影的演繹,也具女性電影的精神內涵。

卡蘿抽著煙,擁著女性密友嬉笑,拒絕討好男性目光,告別支離破碎的婚家價值,她開著車駛離紐約,載著特芮絲,就要頭也不回的去遠方,過不用扮演「賢妻良母」的聖誕節。

推薦閱讀:性別觀察:寫給離婚的 Selina,無須為「賢妻一職」致歉

婚家價值卻如鬼魅,等著卡蘿與特芮絲的,是男人以道德之名,以瘋為罪,吼上法院,擺上嬰孩成為要脅籌碼與萌芽的愛情二選一,企圖「取消」陰性世界的已然建立。

追求同性愛戀的同時,卡蘿於是不能不面對作為女性的解放之路,看似優越的白人中產階級「貴婦」身份,讓她擁有框架內的「假性自由」,她可以買,她可以給,她可以一擲千金,但她永遠不能是自己樂意成為的人。

在看的時候我覺得殘忍,多麽希望公路一路向前綿延,她們隱匿身世,成為城市的漫遊者,恣意嬉戲,無心為任何人負責。但真實世界沒這麼容易,情感割捨與擁有沒這麼天真,卡蘿必須正視女同志與女人的雙重身份與壓迫,為自己選擇。

也正是因為這樣明擺著的選擇,讓《因為愛你》在女同志的既有脈絡之下,伸展綻放出一條雙重的陰性逃逸路徑。卡蘿經由一層一層剝去婚姻、家庭、嬰孩的「女性刻板外衣」,脫離女性宿命,她宣告自己不再擁有,因而重返什麼都可以擁有的自由之身。

《因為愛你》美得讓人屏氣凝神,走出戲院,耳邊響起卡蘿說,「我要你想像,我會在那裡等你。」有些路,終究必須繞行過疼痛走過去的。

卡蘿與特芮絲在那二戰後的五〇年代,早在同志運動以前,色彩濃烈地,搶先地自由了。

同場加映:【酷兒留學手記】孤獨是常態,「家」是同志耗盡青春理解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