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
盤點 4 部經典女同志愛情電影:《燃燒女子的畫像》《戀夏時光》《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因為愛你》
你對女同志愛情的想像是什麼?推薦你 4 部女女電影,每一份愛都毫無虛假,真摯動人!
難以啟齒的性需求?女同志自白:滿足自己不丟臉,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場舒服的性愛
性,它是健康的,如同渴望愛一樣。每個人都可以擁抱自己的情慾、探索需求,創造與自己、與伴侶間的美好性愛經驗。
給女同志身體、情愛與性慾指導:親愛的妳們,好好愛,也要好好做愛
呂欣潔的《好好》,記錄台灣女同志社群的情慾樣貌,探討性愛與認同議題,讓女同志在親密關係中更佳舒服自在。
「當女同不好嗎?為什麼要當異男啊」:作為一個跨性別者的兩難
「跨性別」,無論是作為一個抽象概念、自我認同、生理特徵,都挑戰著我們對於性(sex)、性別(gender)與性向(sexuality)的認識。今年通過同婚法案的台灣,對於同志與同性戀等概念已不如以往陌生。但是,我們對於跨性別夠理解了嗎?
快訊|英國女同志情侶遭襲擊:逼我們表演接吻,不照做就挨揍
上星期在英國倫敦,一對女同志情侶搭乘公車時,遭到一群男人惡意挑釁與攻擊,毆打到滿身是血。「他們命令我們接吻,好讓他們欣賞。然後,喊我們是『蕾絲邊』,嘻笑著女同志的性愛體位。」六月是同志驕傲月,卻發生這種讓人痛心的事,相當諷刺。
長大後看懂的《美少女戰士》:我愛你,可以與性別無關
《美少女戰士》傳達了女性不是只是等待著被拯救的角色,她們同時也是守護地球的戰士。《美少女戰士》是由一群平凡的女高中生們變身而成,我們小時候熟知的超級英雄例如漫威、DC 英雄漫畫中,多以男性主角為主,英雄在執行任務時會以英雄名、變裝的姿態出現在眾人面前。變裝目的,在於以有別於國家公權力的存在打擊犯罪,為了保護自身以及親友安全選擇易裝。
用文字就讓你濕!精選四本女同志情慾小說
描述女子與鬼魂的戀情,遣詞性感,精彩的女女床戲被收錄於 2008 年最佳女同志色情小說之一,卻不似黃色書刊的粗暴,而是文學自有的銷魂。
讓情慾領路!我的女友愛看 A 片
你怎麼看女同志看異性戀 A 片這件事?我們通常都認為那是為男人設計的、是物化女性的。但就像法國女性主義學者西蒙・波娃說:「男人有性愛的欲求,女人同樣有。不但有,而且一樣很強烈,一樣有追求滿足的慾望。」女性主義 A 片,讓性有更愉悅想像,不再只是「陰道抽插」或「男性射精」。
暖男帥T掰彎異女!大陸火紅網路劇《錯了性別,不錯愛》夠貼近女同生活嗎?
《錯了性別,不錯愛》一劇在網路發燒,許多人討論起「外貌出眾」的主角米樂,直說「願為她掰彎」,這其中有什麼性別問題?我們對同性戀的想像,若依循著著異性戀的兩性角色,是否會造成更多性別壓迫?我們期待有一天,即便沒有帥 T ,女同志的愛情敘事,也能獲得掌聲。
失去邱妙津之後,我們還能愛誰?五本裝填女同志愛慾和日常的書單
邱妙津《鱷魚手記》中的「拉子」,在她離開的20年以後,仍是女同志常用的自稱。在這尊重同志成為政治正確的年代,「女同志作家」還有原來愛與傷的能動性嗎?從陳雪到柴,介紹五本同志文學,讓女書店選書,看見一路認同的流動。
同志運動路上必看的十部影片:我是女同志,我驕傲地活著
「你好,我是桑妮,我是個女同志。」「我現在跟女友住在一起,還有兩隻貓。」這兩句話,大概是近一個月最頻繁出現在與新朋友對話之中的話了....
【女生而已】柴:女同志不需要複製異性戀的感情
女人迷名家柴接受訪談,將自己身為女同志的生命經驗仔細剖析。現在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她,也從酷兒的相關議題出發,世界這麼大,我們能繞出更不一樣的景致嗎?除了同志婚姻合法化,還有更多的議題在幽暗處等待著。
愛是妳的指尖、眼神與鼻息!《因為愛你》的女同愛戀與女性叛逆
愛是你的指尖觸碰肩膀,愛是你穿越人群看我的眼光,愛是你走了瀰漫空氣的香水味,愛是電話另一頭你呼氣的鼻息,你頓了頓之後呢喃地說,「你,要不要來看我?」
女同志的戀愛書寫:愛是一起老,牽手睡覺
為什麼要用這麼多標籤去理解愛呢?聽聽瞿欣怡與我們分享她與伴侶相愛的幽微時光,愛,從來不分異同。
《海岸村恰恰恰》申敏兒&金宇彬愛情長跑 6 年、攜手抗癌,即將同戲演出!
《海岸村恰恰恰》的女主角申敏兒和金宇彬於 2015 年開始交往,一年多後,金宇彬被診斷出鼻咽癌⋯⋯
【為你挑片】同志驕傲月推薦片單:門已經打開,為何我們卻還不敢出走?
女人迷同志驕傲月,介紹你 5 部同志電影,他們不只是同志的故事,更是我們每一個人身邊的故事。
浪女、性感自拍、Dcard 西斯版,算是女性情慾自主的展現嗎?
2011 年建立的 Dcard,迅速竄紅成為當今大學生活躍的社群平台之一。創辦初期,其下的西斯板曾因為一張穿著明星高中制服的性感自拍而爆紅。西斯板最初目的為「討論性事」,但是現今成為求意淫、分享性經驗與約炮的平台。
當不成「賢妻」的我:對同性戀一無所知的年代,我跟她上床了
縱橫酒店四十年,一路追尋真愛─小蘇(六十四歳)小蘇二十歲初為追求獨立,遠嫁汶萊當作跳板,離婚後回台灣,卻因合夥生意被跳票而入獄。之後為了賺錢,她進酒店工作,也投資多家酒店,結果又被客人倒債。為了負責,她甚至赴日賣春還債。四十年來,她周旋在男人間賺錢,在女人間追求愛情─她是個女同志。
Love together|婚紗攝影師:從眼神就能感受,我們的愛都是一樣的
就在今天,我們見證許多人步入婚姻。【Love together】單元,採訪婚紗、蜜月、育嬰不同從業人員,告訴我們,同性伴侶的故事。第一位是婚紗攝影師雞皮。她說,從攝影時的眼神就能看出來,我們的愛都是一樣的
中國微博封殺女同志群組:「沒有話語權,死去也會是安靜的」
中國微博繼去年封殺同志內容,上周五(12日)有 14 萬用戶名為「les 」的女同志「超級話題」也遭封殺。
誰說女同志,就該分 T 與婆?
在傳統的女同志標籤分類中,如果是 T(港稱「TB」),典型的「制服」可能是束胸、褲子和一頭貼耳短髮,「鐵 T」不會有胸部脂肪,有些更希望自己「比男人更像男人」;站在 T 身旁的,也許是一個留長髮的正妹,或者是留中長短髮的爽朗女生,不過她們依然比T「更像一個女生」;至於 Pure,外表則可能在 T 和婆的「陽剛/陰柔」之間遊走,選擇配偶時也不一定侷限在特質相反的女生。 而這些標籤分類流行的時期,大概是在筆者 14 歲左右,當時是 2008 年。
女同志與土地情懷:時令與性慾,息息相關
手指拂過飽滿的稻穗,平靜了我的心。撫摸不到情人的身體,原以為自己不再擁有給予柔情和溫暖的能力,孰知心裡的爛傷經過升溫、發酵,慢慢變成了深黑的腐植土壤。我把渴望與誕生再次種下、澆灌、收成;用手料理田裡的收穫,餵飽自己,整頓靈,長出肉,療癒了我的魂舒 。
女同志的出櫃之路:我有喜歡的人,碰巧是個「她」
現在比起意味著「走出去」的出櫃,我的生活更像是處於完全開放,本來就沒有躲進櫃子裡的狀態,亦即所謂公開的女同志。
為你挑劇|Netflix 同志片單:我想有一天,我會愛上女人
女人迷與 Netflix 合作,特別為你挑選五部影集,透過自我認同、階級歧視與同志生命經驗的不同切角,看影集主角如何遭遇挫折,並在挫折中成長,一步步找到支撐自己的力量。
【婆的深櫃之路】失聲的女同志,媽媽我們不只是好朋友
隨著性別平權運動的白熱化,溝通代間的差異成為一個巨大的課題,無關乎對錯,無關乎是非,只關乎愛、接納、我愛與愛我的家人們,即便會遇到諸多艱難,我仍渴望停止徘徊於說與不說之間,讓鱷魚不再偽裝成人類,可以盡情露出尖牙,發出坦蕩的笑聲。
「我是女同志,我嫁給了一個男人」不能出櫃的中國,形式婚正好
在中國,女人被催婚的壓力大到令人喘不過氣,如果妳愛的是女人又該怎麼辦呢?對今年 32 歲的同志歐小白來說,嫁給一個也是同志的男人,彼此過著只有形式的婚姻,不失為一個辦法。
日本女同志的迪士尼婚禮:你是我的艾莎,我是你的安娜
Ryo 對 BuzzFeed 表示,她甚至有心理準備,父母會跟她斷絕關係,而如果父母都不會出席婚禮,那麼行禮也沒甚意思。但後來其父母在一次外遊時,了解到 LGBT 文化,自此,他們接受了女兒與伴侶的同性關係,最終亦出席了她們的婚禮。
《拉子性愛寶典 2.0》:性姿勢跟性知識都很重要
同志諮詢熱線的親密關係小組出現了—純女性的環境,提供更多資源和對話的機會,也推出了《拉子性愛寶典 2.0》提供拉子們最實用的工具書。
女同志交友軟體 Her / Her:不論你愛誰,都該坦蕩蕩
「愛是平等」,這句話仍然是無法質疑的,也絕對值得站在女同志的角度,思考這句話更深層的涵義。回歸到最初寫這篇文章的主旨,還是要好好感謝 Her / Her 的開發團隊,給了女同志們更多可能相愛的機會。
女同志的生命敘事!專訪《踏青》藍貝芝X陳韋臻:我是很容易感覺到愛的
2004 年《踏青去 Skin Touching》在第三屆女節親暱上演,2015 年後重演,以生根群連結出發、嘗試溝通更多類型文化。
女同文學能書寫異性戀嗎?陳雪、邱妙津、張亦絢的女同文學地景
更開闊豐厚的女同文學,跟異性談戀愛、書寫異性情慾是否等同違逆女同志文學的疆界?女同志文學的作者一定該是女同志嗎?
女子私房話:女同的私房話
這回除了我全是蕾絲邊,同樣是一群30歲的「女人」,話題可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