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法國片,充滿惡趣味的題材背後,是更深切的問題,我們眼中的愛因為「出櫃」的設定究竟變得更寬廣還是更狹隘?

同志婚姻,真是本世紀最政治正確的聲稱之一。

如果你有時也疲倦於維持表面上的言語乾淨,我想今年六月在台灣上映的法國浪漫喜劇《新郎嫁錯郎》(Toute première fois),你就也可能從其中的法式幽默,看到一些對同婚熱辣辣的惡趣味玩笑。

故事在巴黎展開,主角男同志傑瑞米陰錯陽差地睡了一個女人,他這輩子的第一個女人,導致原本穩定長達十年的同志伴侶生涯,從訂婚邁向分手,隨之而來被攪亂的家庭生活與工作,原本靜好的世界與人生,都因為他的「出櫃」而四分五裂。

這是一個現代都會的「出櫃」寓言——只是那個櫃子,已經不再是異性戀打造給同性戀,要同性戀龜縮在其中的那個陰暗角落,反而是面對彩虹繽紛的同志花花王國,「轉性」回愛女人,才是一個背叛了同志國族的選擇--「你是不是被教壞了?」「你真的想清楚了嗎?」--這就正是過去常見問起出櫃同志的警世箴言。過往給同性戀者的櫃子,從面對異性戀霸權,已經反轉成再反思「同志」的現況,是否又走入另一個死胡同,而再度新造起了一個「不夠 gay 就不能面對 gay 界」的暗櫃。

好像我們已經活在一個「不政治正確會死」的時代。這個時代的政治正確是什麼?是同志被普遍接受,而恐同是一種共識要除魅的昏聵;是同志應能勇敢出櫃「面對自己」,並堅信愛將將取得勝利;是婚姻平權浪潮襲來,而且是平等進步與人權國家的象徵。

同場加映:以「愛」為名的排斥:沒有愛,我們就無法對人好嗎?

電影就也是在反諷並作弄這件事情:過去同志運動搖旗吶喊的「真愛超越性別」,卻在此時不能被超越--如果你是男同志但還喜歡女人那就不是真的男同志。真愛是真的說超越就超越?還是其實我們從沒有超克甚麼,而只是摧毀了一個舊的、卻仍須服膺於另一種新的社會準則?

於是同志被跟著綁入政治正確的範疇中,同志就要跟著走入政治正確的「乾淨語言」,男主角被期待要深愛著男主角的未婚夫;他們是一對在一起十年的伴侶,便被期待要繼續走下去失敗就是可惜;並且還要結婚、建立快樂而性事美滿的家庭、收養一對子女、無懼地對抗社會、勇於「不同地做自己」,那個要面對自己真實的人呢?終究只被期待要好好愛著他的未婚夫——這是一個處處充滿政治正確的時代,也是一個除了政治正確,別無僅有的時代。

這樣的政治效果就是:人們不是真的能隨心所欲地、愛你所愛。不然同志男主角不會在坦承上了一個女人後,引起那麼大的家庭革命,那個畫面就是典型的「出櫃」——理應待在櫃子外(內)的人,竟然出了(進了)櫃子。如果你是同性戀,你就只能是同性戀,並且作一切很 gay 的事情,才能恪守同性戀的「本分」。一如影片中好友泰迪對傑瑞米說:「同性戀就該恪守同性戀的本份:熱愛女神卡卡、驕傲現身同志遊行。」

因為政治正確的知識框架,已然建立起了另一套「不得不」的社會常模(social norm),讓人多半只能依照異性戀婚姻的婚家劇本走入單一結局,事實上那正是過去性/別運動致力批判的一部分,而那些過去同運聲稱動員的「勇敢做自己」的那個「自己」,反而身份就必須僵固而成為不得以發展其他(尤其是與異性間)情慾資源的男同性戀者;這樣本質論的聲稱,忽略主體本來就是各方論述打造的場域,身份其實才是最政治的所在。

片尾,Matthieu Chedid 翻唱法語版的 Katy Perry〈I kissed a girl>(同時也是本片英文片名)也是顛覆中的顛覆。原歌是一個被預設為異性戀的女生親了一個女生而激進十足,也因為劇情發展而成為一個被「預設為不移不變地鐵男同」親了一個不該親吻的女生而再次翻了一層酷兒新意。

同場加映:【酷兒電影視角】男權主義的焦慮神經,女人的憤怒道

但最後還是提醒,以上的政治正確都是發生在同志婚姻合法化的法國巴黎,可惜的是我們目的台灣,連正確都是種很稀薄的存在,更加無從檢討、甚至批判起政治正確的悲哀。時刻反身自己的位置,才能努力地不成為自己原先批判的那一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