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媽,就像帶領團隊,成為 leader!」作家許菁芳:作為母親,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功
生育孩子這件事,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功——【媽媽的第二職場】專題,專訪《臺北女生》、《疫之生》作者許菁芳,談成為母親以後,困難或許比想像的還多,但力量也會比自己以為的還要更多。
生育孩子這件事,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功——【媽媽的第二職場】專題,專訪《臺北女生》、《疫之生》作者許菁芳,談成為母親以後,困難或許比想像的還多,但力量也會比自己以為的還要更多。
曾以《臺北女生》一鳴驚人的許菁芳,出版新作《疫之生》:「我的流產是幸運的,我與身體的連結更深了。」
繼《臺北女生》、《甘願綻放》,許菁芳直面自我誠實之作,書寫接納身心之疫,從兩次流產經驗,悟出生命之道
人生不過是大事與小事交替出現。然則,如何面對大事與小事的交替?不如順流。順流即信任,信任老天,信任自己,廣袤大地必無絕人之路。
春天我們讀四本書。這四本書是親切的隨筆、真實的小說、具深度的社科普分析,還有勵志的個人傳記。它們都有滿滿的女力能量,等待我們用自己的故事與她共振,從她的文字裡面發現自己、認識自己,也從自己裡面同理他人、賦權他人。
真正的臺北女生有軟弱的時候——城市是這樣一個會吞噬掉靈魂的黑洞啊——但她真的需要妳的時候她不是落難的公主。她是不得志的白居易,被一份雞肋般的工作勒得看不見出路,而臺北居大不易。
時間會療癒傷口,傷痛總會過去,身體也會準備好面對新戀情;然而逝去愛情的記憶卻可能縈繞不散,餘生迴盪。
改編自真人實事小說,Netflix 原創日劇《老公的那個進不來》描述山本久美子與丈夫渡邊研一,從大學時期開始交往,個性與生活上都無比契合的他們,卻在性事上無法結合,研一的陰莖進不去久美子的身體。久美子自責不已,覺得自己是個瑕疵品,無法滿足另一半的性慾,為此痛苦了半輩子。
六月主題,我們邀請作者們討論婚與不婚的選擇,當結婚不再是「女人一輩子的人生大事」而是更自由的選擇,我們會否因而愛得更坦率?作者許菁芳從多倫多捎來對加拿大伴侶制度的觀察,另一種我們想要的幸福是 Shall we be partners, but not married? (推薦閱讀:認識法國的 PACS 民事伴侶法)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夠看到未來;由前女友幫助的感情,大概就能天長地久吧。
上回許菁芳與我們分享了幾本書,讓我們在離鄉的日子裡更懂得療癒自己。這次,留學書單寫盡了在異鄉悠悠的美好日子,寫留學生美麗的哀愁,寫我們在舉手投足間品味人生。(推薦閱讀:你讀的字,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20,30,40 的人生書單)
每一次當愛情在靠近,心裡的動靜不是甜蜜,不是狂喜——而像是另外一首歌唱的——每一次當愛情在靠近,它騷動你的心,遮住你的眼睛,又不讓你知道去哪裏。愛情的降臨無聲無息無可預測,每一次都是未知,而未知以自己的心碎為代價,該如何是好?
電影最後一個畫面是 Frida 與小表妹在臥房裡蹦跳大笑。開學前的最後自由日,兩個小女孩同聲大叫爸爸、媽媽,而Frida 在一片和樂當中突然大哭了起來。舅媽緊緊抱住小女孩,讓她躺下來在胸懷裡放聲流淚。我能了解她的悲傷,因為悲傷來得最尖銳清晰的時候,往往都是快樂的時候。
別再說「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人擁有的只是當下,今天永遠有行動的可能,明天永遠都還沒有來。未來還沒有被決定。你無需受昨日的恐懼綑綁,你的今天可以選擇行動,你的明天留給未知的未來。
女人們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建立起對身體的態度?用什麼觀點來評價自己的身體?聽聽作者許菁芳在 women's locker 探索的女人身體形象:渾圓的、扁平的、骨感的、肉感的,女更衣室裡有一個赤裸的世界:那才是真實的世界。(推薦閱讀:召喚純真的女巫:行為藝術家赤裸一身通往世界的道路)
在每天花費近七小時瀏覽網路的數位時代,影像內容正無聲無息地形塑我們的世界觀。本篇分享 4 種平衡社群及幸福感的方法。
凱絡媒體以三大行動方案,策略性推動多元共融,更因而榮獲吾思傳媒第三屆多元共融願景獎雙料大獎肯定。
中年危機是走到一定歲數後人們無法避免的經驗,與其將它視為是挑戰、難關,不如看作生命中的饋贈,情書!
你有看過言情小說嗎?作為一名女性主義者,我在言情小說中看見了愛情以外的東西······
2024 三大性別選書:《始於極限》、《性的正義》我們如何理解女性主義?
泰勒絲再登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走過「錄音檔」事件,成為黑夜中的光芒
皮克斯動畫《青春養成記》4 句經典台詞,喚起每個人的成長軌跡,不論處於哪個人生階段,都能感受滿滿共鳴。
對應是以合適的方式選擇該怎麼說話,不只能好好解決問題,也能維持關係。
《與軒軒講》本集邀請臺北市政府社會局長姚淑文,分享數位性暴力之下自保的方法,及法律上可以求助的管道。
荷爾蒙藥物能緩解經痛?副作用很多?《對,我月經來了》寫出韓國女性的用藥焦慮,愛自己從與身體對話開始。
總是怕尷尬而拼命找話題?女人迷攜手心理師蘇絢慧、插畫師施暖暖共同打造,用內在小孩快樂牌卡找回內心平靜。
賴鈺婷的作品《親愛與星散》,談及即將成為人母,卻面臨流產心境,如何面對痛失寶寶的狀態,自我療癒。
Jubie 是 Jubie Wedding 插畫喜帖創辦人,引領台灣婚禮產業的插畫風潮。
從討厭過生日的心理剖析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用溝通修補起關係的橋樑,讓你的生日過得快樂,因為你值得。
人在職場走,哪有不挨刀?這些職場故事能讓人會心一笑,然後笑著笑著就哭了⋯⋯這些事情你也遇過嗎?
傷心之餘,透過三個方法將負面情緒好好宣洩,化悲傷敘事為正面教育,轉變創傷的意義。
故事在無聲中進行,只有都市裡的人才能明白:人與人的關係,如此讓人圓滿,也讓人黯然。
「活出自己」是在顧及珍愛之人同時,繼續朝夢想邁進;懂得尊重與他人間的分界,從而將關係昇華到最佳狀態。
你看《台北女子圖鑑》了嗎?從《臺北女生》作者許菁芳忠實影評:每段分手都有眼淚,那是哭自身渺小,哭為什麼看不起自己
成為一位母親就能獲得完整的愛?不為誰而做選擇,有沒有婚姻或孩子,都能成為自己想當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