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軒行筆|當黃仁勳說「倘若人生重來,我絕對不會創業」 , 這能有多難呢?
黃仁勳談創業:創業家的超能力是,創業家不會知道「這有多難」,只會問自己「這能多難」。
黃仁勳談創業:創業家的超能力是,創業家不會知道「這有多難」,只會問自己「這能多難」。
女人迷張瑋軒、Yourator Lydia 職場經驗談,盤點成為自由工作者的優點與侷限:工作的意義與價值,有賴 P 世代人才與組織共同挖掘
女人迷創辦人受邀於聯合國 NGO CSW 演講,分享職場大調查數據及在台灣推廣 DEI 的經驗。
大牙在 MeToo 發聲後遭陳建州提告求償,如果你也忍無可忍,瑋軒邀請你一起參與連署、挺身而出。
台灣 MeToo 風波持續引爆,面對過去犯下的錯誤,該如何有效傳達歉意呢?
怪醫千金,漂亮寶貝,這名號何許人也,見面她說,我是廢物,我是痛苦的神童,別向我要答案,我只是名精神病患者。
他從性侵害是「一方不願意,卻被無視拒絕的意願」切入,指出「伴侶之間也算性侵」、「男性也會被性侵」。
3 月 26 日,博恩在個人頻道上發布了最新的影片——「博恩被強姦的故事」,這支 7 分鐘的影片裡,他分享自己與伴侶對於性侵的定義,延伸談到大家對於男性受害者的忽視
唐鳳在行政院的人事資料中不選擇男生或女生,而選擇填無性別,是因為唐鳳覺得性別的認定還需要好好溝通。
專訪李怡貞律師與台灣艾捷隆基因檢測公司總經理張博文(Andy),談女性放心追求自我,兼顧職涯與家庭。
我不再想要怎麼利用時間,我在想的是如何在時間裡生活。學著大地,讓所有生命經驗滋長,學著天際,無所設限,學著天地節奏,學著自然,在每一秒我所活著的時空裡,奉獻給予自己。我不再思考我想得到什麼,我要得到什麼,一無所有的,反而一切都自在了。
當你真心去愛一件事,你可以去面對許多挑戰。因為你有愛你能夠去克服,你能夠去補充足夠的知識、你能夠去裝備自己足夠的能量去面對。
今天是 2018 第一個工作天,我想要趁這個時間點,跟所有的迷粉、用戶、讀者,好好說說話。
距離我第一次的致用戶書,剛好半年,說好今年要多跟大家講講心裡話的,所以我又來了。我剛從美國國務院邀請的 IVLP 參訪之旅回台,感動也感恩,我能有機會代表著女人迷、代表著吾思傳媒、代表著台灣,在國際上與各級代表對話,甚至在美國國務院有兩百萬粉絲的「官方」粉絲團,分享我們的經驗,而我能夠大聲說出台灣兩個字,心裏都是激動也總是保持著行動。
年紀越大越不喜歡過生日,但是在每一年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總希望能夠見見老朋友、心裡重要的人,似乎就是送給自己最好的生日禮物了!聽聽駐站作家 Nick 和我們分享最特別的生日經驗,他送給了自己一段小旅行,而這段旅行重要的不是景點,而是心的呼吸!(推薦閱讀:一個人的勇敢出走!15個最適合獨自旅行的城市)
跨性別 YouTuber 愛里分享一路以來的忐忑與成長,也提醒我們,拿起自己的主動權,我們非常勇敢。
豪平和我們分享新書《不只是喜劇演員:黃豪平的諧槓生存學》、爸媽對他的擔憂,以及如何面對困難。
黃豪平和瑋軒分享了他們對全明星辯論會、脫口秀和喜劇的看法,並探討了笑話背後脈絡和動機的重要性。
前跨國企業領導人鄒開蓮分享關於「成功」的想法,她認為成功只是機率問題,只要勇敢面對,就可以所向無敵!
楊紫瓊日前受邀到哈佛大學法學院的畢業典禮致詞,她透過自身的豐富經歷,淬鍊出 3 大人生建議,一起來看看吧!
台大經濟系學生會政見引發各界討論,而我們應該做的是避免暴力與仇恨、尊重他人和明確發聲。
《黑暗榮耀》第二季完結,在文同珢所有復仇計畫的背後,她迎來救贖了嗎?筆者透過分析劇情與角色心理,帶領觀眾更了解這部韓劇!
AI 時代來臨,讓台灣看見更多「國際化」的可能,但缺乏多元的訓練數據,會引發更嚴重的歧視、偏見。
做決定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永遠別害怕做決定」,因為永遠沒有完美的決定。
瑋軒建議的時間管理方法,不是每件事都要「提前準備」,而是可以把一些事情放在「壓線管理」的籃子裡。
台灣首場性別脫口秀「愛的秀秀」,邀集呱吉、瑞恩、黃小胖、黃豪平,開啟前所未有的跨性別深度對話。
全台首場性別脫口秀「愛的秀秀」邀請呱吉、瑞恩、黃小胖、黃豪平拆解框架,台灣奧迪總裁與張瑋軒大師對談!
新時代,需要新的領導與溝通方法!張瑋軒相信「多元、公平、共融 DEI」是現在與未來最重要的解決方案。
嘿,你知道張瑋軒為自己寫了一個「使用說明書」嗎?自己的說明書要怎麼寫,才能與心愛之人好好地互動?
張瑋軒新書《我的世界一定要有貓尾捲捲巷》:既然我們的愛,讓生活充滿可愛,「餅乾友」當然也要每月存在。
女人迷想共創的是「支持每個讀者發展本質潛能」的環境,包納不同性別性傾向、種族、身體形狀、世代年齡等。
女人迷十週年,拾年有承,創辦人張瑋軒,與你聊聊十年心路歷程,以及下個十年,我們想與你攜手去到的地方。
換工作、換職場,卻總發現自己掉入相同地獄,這次,以四步驟練習,拆解地獄,去過更值得你過的理想生活。
回到《親愛的,別害怕與眾不同》這本書,在開始之前,本來以為會是一本教我如何做人的心理勵志書籍,沒想到壓根兒不是,它並沒有任何教條式的規則要我跟著做,也沒有高高在上的指導態度,唯一有的只是真誠、樸實的文字,密密地記下作者在成長路上曾受過的傷,和終於復原長出的新肉。
女人迷 CEO 張瑋軒回到母校北一女演講,談自我成長與生命經驗。當世界殘酷時,我們能選擇溫柔以待;當你不被認可時,我們能選擇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