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遇不到對的人?阿德勒心理學:對或不對在於有沒有用心經營
什麼才是「對的人」?真的有「對的人」嗎?阿德勒心理學告訴你,與其糾結於伴侶的對或不對,一起努力經營更重要。
什麼才是「對的人」?真的有「對的人」嗎?阿德勒心理學告訴你,與其糾結於伴侶的對或不對,一起努力經營更重要。
你拼命地想對孩子好,是因為他們真的需要,還是你想填補自己過去沒有過的童年?阿德勒教養學想告訴你的是,應該給彼此在物質和心理上都「負擔得起」的生活。
若孩子變得予取予求,要如何設立標準?如何在「尊重需求」及「不過份放縱」之間取得平衡?阿德勒正向教養學給你一點思考方向與可能的解決方法。
如果你曾遇到困難,而當時你對困難的詮釋是「假如我變好,就能改變了吧?」那麼你可能正陷入阿德勒所提到的「基本錯誤」(Basic mistakes),如何化解?如何走出陰霾?聽作者廖梓鈴怎麼說!
你聽過哪些「家中排第幾,就一定 OOXX」的印象?阿德勒家庭心理學認為,你在家中的排行,決定了你的性格,但真的是這樣嗎?
你聽過阿德勒這位與佛洛伊德、榮格並列為心理學三大巨頭的心理學家嗎?他開創的個體心理學,為我們所有與人際關係相關的問題,找到通往幸福的解答。如果你總是無法不在意他人眼光,那麼,你應該來認識一下阿德勒,讓他帶給你被討厭的勇氣。
這兩年,阿德勒心理學開始廣為人知,事實上我們生活裡、從卡內基到理查卡爾森的作品早已充滿阿德勒學說對現代心理學的影響。阿德勒心理學是一種更近乎常識的存在,它不談純粹的心理學,直接討論人際關係,讀完阿德勒,你會發現,世界比你想像中的簡單。我們都需要一個更乾淨俐落的世界維度,新的一年,五個練習,讓我們更接近簡單純粹的自己。
「你是姊姊,要讓弟弟!」「你就不能像妹妹表現的一樣嗎?」家中地位的不公平,阿德勒提「家庭星座」對孩子的影響。想改善、避免不公平情況,爸爸媽媽可以採取 4 個方法。
戀愛也好,這整個人生也罷,阿德勒一概不承認有「命中注定的人」。
想解決人生的煩惱,過著幸福圓滿的生活,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不二法門。
當你想要達成「我是有能力的」目標,就相當於接納自我。人一旦覺得自己是有能力的,就能夠接受自己,而且這份能力不能只是對自己有益,還必須對他人也有所幫助。而且,人是不會想對自己不信賴的人有所貢獻或給予幫助的,因此這三個條件缺了任何一個,都會讓人無法變得幸福。
阿德勒的心理學稱作「個體心理學」。在這裡所談的「個體」不是指「個人與社會」的那種「個體」。阿德勒將人類視為是無法再分割的整體存在。「自我」這個「個體」的存在是結合了精神與肉體、理性與感性、意識與無意識的元素,它們相互作用並互補,透過這個過程才能成就一個個體。
自卑感來源於「比較」,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它可能是在與外界他人的比對時,所產生的一種「比不上」或者「比較弱」的感受,也可能是在與自己的理想中標準的對比中,所感受到的「無法實現」或者「能力不足」。
一個選擇帶出更多意外與驚喜,讓我們有機會在意外與驚喜之中飽嚐人生的豐富與樂趣。就像是妳/你永遠不會想到參加這場飯局,竟然會遇到妳/你未來的伴侶,不會想到這場旅行,帶給妳/你對生命的嶄新啟發。
阿德勒認為戀愛關係之所以比其他關係困難,原因在於那是兩個人的課題。關於如何獨自一人完成課題,或由多人完成課題,雖然我們都受過教導,但是要由兩個人共同進行的課題,卻什麼也沒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