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女性政治受難者」白色恐怖紀實電影《流麻溝十五號》,連俞涵、余佩真:你要活著,還是要堅持思想?
改編 1950 年代的真實事件,臺灣首部「女性政治受難者」紀實電影《流麻溝十五號》。
改編 1950 年代的真實事件,臺灣首部「女性政治受難者」紀實電影《流麻溝十五號》。
「文青教主」魏如萱(waa wei)推出個人第六張創作專輯《藏著並不等於遺忘》,第二波主打歌《Ophelia》由陳建騏作曲、李格弟作詞,加入詩人夏宇短詩《我不知道我已經給了我的早上》,音樂錄影帶由知名女導演黃婕妤(Remii)操刀,邀請林予晞、連俞涵兩位金鐘女神演出以女女戀為基底的劇情,有連俞涵不顧一切執起跌坐在地林予晞臉龐就堅決深吻的畫面,俞涵和予晞私底下是閨蜜,但拍起吻戲快狠準,還來不及笑場就完美收工,專業度百分百!
有次到日本旅行,半夜口渴,到廚房冰箱倒果汁喝,朋友正好走進來,其他人都睡了,我們小小聲地一邊喝著果汁一邊閒聊。朋友突然說:「如果妳到三十五歲還沒結婚,我就照顧妳一輩子。」我瞪著他說:「時間咻一下就過了,這種事等我三十六歲再說好了。」
連俞涵推薦書單:「每一本書,都有它的命運和旅程」
《山羌圖書館》的最末,寫下了連俞涵的「願望」,有段時間,她深信車行隧道時憋氣通過,許的願望就會實現,因此她在大大小小的隧道內都曾鼓足肺活量的許下願望。於是我問她,當時最常許的願望是什麼,如今實現了嗎?她說:「從前,我在劇場很少接觸之外的世界,但我總是希望有一天我有一個影像作品讓大家看見,想遇到一個有靈魂的角色,跟她一起待上一段時間。那時,我許過非常多次這願望,後來我遇到了《一把青》的朱青,和她待了七個半月,那是一個演完會覺得此生無憾的角色,而我遇到了。」
《一把青》,改編自白先勇《台北人》短篇小說的其中一篇,正是在描述抗戰動盪不安的時代,人們如何面對怦然、面對離別、面對無奈,如何在永遠不確定的生活中,依然相互依存的故事。
如果要愛,但願愛得像朱青一樣。一張破紙條,引領我走向很遠很遠的地方,愛著的時候,只往前看,不許回頭,把亂世落在身後,而你在前方,你不在的地方都是我的他鄉。
被譽為最美台劇之稱的《茶金》,女主角接手父親的企業,打造茶葉王國的恢宏氣度之外,再配上魏如萱〈查有此人〉,令整部劇像一杯好茶,在心中回甘。
不做朱青,連俞涵寫自己的字,她把生活裏對愛的細碎感受,寫成字句的呢喃:我把空白留下,讓你詮釋
然而舊時代裏的人終究是遠去了,只在影視劇裏留下了一瞥,活下來的人一代代開啟著新生活,歷史太沈重,總要看淡了才自由。隔江一瞥,不是商女,不唱後庭花;只能在臺北的陰雨裏回首,腌漬離愁。
茶葉商業戰爭《茶金》,確實成功從時代劇,為台灣女性最難突破的社會價值中找到破口,把張薏心解放出來。
內向的人如何在大環境中生存?筆者從連俞涵的訪問中,看見與自身成長經歷的連結,為高度內向者寫出一封真摯溫暖的自白信。
公視高質感時代劇《茶金》,故事設定在 1950 年代,用 5 大面向看見台灣最大製茶家族的興衰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