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的人如何在大環境中生存?筆者從連俞涵的訪問中,看見與自身成長經歷的連結,為高度內向者寫出一封真摯溫暖的自白信。

文|自由歌

第一次在媒體上,看到連俞涵「耍大牌」的新聞,望著那一串緊咬著她的標籤:假清高、跩、被排擠、人緣很差、一個人躲在角落、下戲倒頭就睡。一股熟悉的心驚瞬間襲來。

身為一個高度內向者,從小我就在各種誤解、霸凌中,疲於奔命地應付、滿心困惑地長大。

我成長在一個「對安靜的孩子極度不友善」的環境(主要霸凌者是母親 ── 她幾乎痛恨小孩的安靜氣質),長大後,又進入了以「強勢風格」著稱的高科技產業。數十年的時光,始終身處格格不入的環境中,這情況一直讓我迷惘且困窘。

關於那些:再怎麼努力卻始終徒勞、無時無刻都在和內心的慌亂奮戰、搏命演出也要「看起來比較外向」、動輒就有人對妳安靜的氣質酸言酸語、甚至狠狠霸凌一番。啊!這一切的處境,我實在太熟悉了。

而連俞涵遭遇的,似乎正是一名典型內向者,被周遭的人們曲解、甚至霸凌的典型狀況。一次訪問中,主持人問她:對外界的種種誤解,有沒有要為自己說些什麼?

「我覺得,是我休息的方式不一樣⋯⋯」
「我需要一個人獨處;或是去有植物的地方,自己一個人靜一下,才能真正休息到。」


圖片|連俞涵 Instagram

這個世界對「內向」兩字的諸多誤解 ── 並非全來自惡意,有些時候,人們只是出於直覺反應:

「啊,你/妳怎麼不和大家一起玩?」
(因為我們喜歡的遊戲不一樣啊⋯⋯)

「啊,你/妳怎麼不放鬆一點?」
(我現在就是在放鬆啊⋯⋯)

「啊,你/妳怎麼和大家不一樣?」

不一樣又如何呢?每個人,本來就是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呀。

當然更多時候,這些誤解來自這世界,對「內向」根深柢固的長期偏見。

記得小時候,有回全家去採買過年用品,隔壁的書籍特賣會太吸引人,我的眼神屢屢被勾了去;母親發現了我的渴望,熙來攘往的大庭廣眾下,劈頭便是一巴掌:「看什麼書?妳以為妳多有氣質?不講話又古怪,假清高!」

我憋屈著兩汪眼淚,抖動著肩膀卻不敢哭出聲,生怕招致更羞辱的責罵或體罰。

小女孩不懂的是:「安靜地看書」,為什麼被說的那麼難聽呢?更迷惘的是:如果看書那麼糟糕,為什麼媽媽要求我「每次考試都要拿第一名」?
而我明明也做到了。

這世界在「尊重多元價值」的道路上,一直前進地十分緩慢:

  • 在學校:我們總被要求踴躍發言、集體行動、參與各種喧鬧的團康 ── 儘管這讓安靜沉思的孩子如坐針氈;
  • 在社會:「合群」和「盲目從眾」常被混為一談,具備獨立思考力的人,常在想法被瞭解之前,就被扣上「不合群」的帽子;
  • 在職場:開放辦公空間意謂著「思考隨時會被打斷」,而許多企業熱烈追捧的「會議室頭腦風暴」,甚至已被研究證實:集體產出的點子,無論在品質或數量上,常常比各自發想來得更平庸、可用的數量也更少。

同場加映:看起來內向,但熟了之後很活潑?3 種「假性內向者」:學習在外向生活平衡自我


圖片|Photo by Ben Blennerhassett on Unsplash

然而,因為「大部份人類是這樣」,這個世界便一直朝「同一個方向」設計,更不吝對於看起來不一樣的人,給予各種批判與打擊,儘管他們沒有礙著任何事;而他們當中有許多人,甚至還特別溫柔或聰慧。

在一個訪談中,連俞涵也提到了她對「尊重多元」的渴望:

她擦了擦眼淚哽咽地說:「不擅表達並不是個錯呀⋯⋯」

「這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人,可是當我們到了某個環境,邏輯不是屬於多數人的時候,我們就會變成異類。」

「只是其他人不理解時,就會用他們的角度揣測你,覺得你怪,扭曲你的作為,而我難過之餘,就是自卑。」

最令我觸動的,則是她對於同樣處境的人們,深刻而溫柔的同理:

「被誤會時我真的很失落,但至少我身為公眾人物,心裡的失落是能被看到的、可以被理解的,但這世界上有更多比我更害羞、更怕生的人,那他們的生活要怎麼辦?」

延伸閱讀:害怕傷害別人,總是勉強自己?親愛的內向者,比起照顧他人,你更需要「寬待自己」


圖片|連俞涵 Instagram

同樣的溫柔,也在 Youtuber 阿翰的眼淚中閃現: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現在可以掌握這麼多人的目光,可是很多人,他們也許沒有我那麼⋯⋯有才華(笑),他們怎麼辦?他們就會一直處在弱勢中,爬不出來。當你弱勢的時候,是真的很痛苦的⋯⋯」

「我希望台灣社會,有一天可以努力到:他們根本就不用去證明什麼,他們只要是自己就好了。」

從《一把青》的朱青,到算命阿姨廖麗芳,儘管風格迥異,透過角色詮釋,演員閃動著飽滿的生命能量,卻同樣觸動人心 ── 我想,正是他們細緻的觀察力、敏銳到近乎赤裸的同理心,才將這些角色,立體又鮮活地支撐起來吧!

而細緻的觀察力、敏銳的同理心、突破框架的創造力⋯⋯這些,恰巧都是內向者的天賦。

長期以來,「外向特質」被主流價值大力推崇,矛盾的是,人類世界最閃耀的新創企業,大多是由內向者所創立,如:

  • 賈伯斯/創立 Apple、祖克柏/創立 Facebook、比爾蓋茲/創立微軟、伊隆馬斯克/創立 TELSA & SPACEX、賴瑞佩吉/創立 Google ⋯⋯

而歷來最傑出的科學家、思想家、藝術家,更幾乎被內向者橫掃,例如:

  • 愛因斯坦、牛頓、愛迪生、居里夫人、甘地、林肯、歐巴馬、德蕾莎修女、達文西、梅莉史翠普、演員梁朝偉、謝盈萱、梵谷、草間彌生、畫家幾米⋯⋯

我們打造了一個為外向者服務的社會框架,然而最傑出的人類,卻往往在框架外綻放光芒。

所以,這層層的僵硬框架,是否排擠了多元和創意的存在?我們對內向特質,到底誤解了什麼?

連俞涵:「我不會破壞你們,但我不要走進體制裡面。」

「或許別人看我很奇怪吧,但這樣的狀況,對我來說是最自在的,就像戲裡的朱青,不管到哪裡總是格格不入,但她也安於當個這樣的存在。」

猜你喜歡:成為接納自己的內向者:寫日記記錄今天的我,專注安定於每個當下


圖片|連俞涵 Instagram

如果下次,我們遇見了一個安靜的地球人,他看來與世無爭,沒有驚擾了誰、也沒有耽擱了什麼事 ── 請允許他用自己的節奏,與這個世界共舞。

很有可能:他們當時,只是剛好調成「飛航模式」,如此而以。而「飛航模式」通常更省油、更高速、還能引領人類望見更高遠、更壯闊的風景 ── 無論在航太界、在人生中,都是如此。

如果你對「心靈飛航模式」的操作不甚熟悉,歡迎留言告訴我,我樂意分享許多深諳此道的地球人,以及他們的故事:

關於他們在「飛航模式」中,如何安靜地覺察、捕捉創意的靈光;以及他們如何讓人類世界,一點一滴地,更接近美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