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處理負面情緒?蘇絢慧心理師:7 個方法與內在小孩重建關係!
心理師帶我們透過 7 個方式與內在小孩重建與修復關係,進一步實現自我成長和心靈治癒。
心理師帶我們透過 7 個方式與內在小孩重建與修復關係,進一步實現自我成長和心靈治癒。
蘇絢慧心理師專文,內在小孩受童年創傷影響,感受快樂小孩能量,才能擺脫傷痛創造幸福人生。
內在小孩是什麼?大人更要知道內在小孩?諮商心理師蘇絢慧帶你認識內在小孩,愛自己從理解、認識自己開始。
走過傷痕累累的童年,心理師蘇絢慧如何重新愛上自己?「三十歲後我不再跟自己打架,說的全是感謝。」
為何媳婦的角色在婆家裡,常常是一個討好者?其實,在夫家過年所需要的「安全感」,你可以自己給予自己。
現在,讓我們透過一些問題,了解你目前的自尊狀態:你覺得自己夠不夠好?喜歡自己的程度有多少?請你保持放鬆的心,以直覺的反應選擇答案。這些問題需要你透過積極地想像來融入情境。當你準備好了,請開始作答,並記錄下每一題的答案。
很多時候我們成年後,會無意識地複製在原生家庭裡學到的相處模式,過度擔憂對方,想為對方的人生全然負責。
從自卑開始的書寫,我說很有意思,你們都看見這個世代的困境。蘇絢慧與張西相視而笑,兩人笑說很多觀察來自於日常聽到的對話。而在接觸個案時,蘇絢慧特別發現:「很多人是『困』在裡面。困的感覺很強烈,是困、是動彈不得的。」彷彿只能被負面情緒所傷害,只能被生活周遭的事情傷害,「無能為力的,甚至必須很消極,就像張西說的,我能不能是一隻布偶?」
對親密渴望的共依存,是把雙面刃,可能把自己存在的意義,都寄託在另一個人身上。
傷心難過時,不再依賴別人來給安慰,不需要找別人來依靠,不把別人當救生圈,而是以自己的力量跳脫舒適圈。
道歉就是輸了?這樣的認知,會讓人們越來越難開口,造成關係的疏離。其實,道歉是勇於承認錯誤,並主動修復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