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對下性騷擾比例高達 51%!給老闆與主管:共創性別友善的 4 個步驟
台灣落實「性別工作平等法」已屆滿 20 年,職場上仍充斥著有性騷擾成分的對話,申訴人數以女性居多。
台灣落實「性別工作平等法」已屆滿 20 年,職場上仍充斥著有性騷擾成分的對話,申訴人數以女性居多。
如何和領導者溝通相處,是一門學問。面對處處刁難的主管,轉轉心態,把目光放在成為更好的自己。
你做事需要花很多的時間謀劃與準備,結果成了你「拖延行動」的理由,當你還在慢慢準備時,機會已經喪失了。
開始帶人後,常常困在溝通不良的盲點中?如何有效地激勵對方、解決辦公室小圈圈,是職場升級必學之路。
蘋果公司的部分員工致敬 #metoo,也發起了 #appletoo,抗議蘋果公司保密文化下的歧視。
初入職場的新鮮人,如何在職場中懂得保護自己,在適當的時機點做對的事情,你不可不知的職場潛規則。
你是否也有收過這樣的電子郵件,上面寫著:Please kindly reply to this email.(請麻煩回覆這封郵件。),看起來很有禮貌,對吧?但這樣的說法可是處處隱藏陷阱,想知道是哪裡出問題,就繼續看下去吧!
《魷魚遊戲》上映後迅速拿下排行榜第一名,有許多細節是仔細回想才會發現的,其實從第一集就透露了結局⋯⋯
上班壓力大嗎?簡單的紓壓運動加上六個開心小妙招,讓你工作也有好心情!
即將進入真實的職場,漸漸的妳會發現社會大學和真實學校完全不一樣,womany 希望可以帶給妳更多對於新環境的信心,今天就要來告訴大家十個初入職場不害怕的小建議!
做事要堅定,是因為工作上有目標要達成,在執行細節上必須要一絲不苟、鉅細靡遺,才能盯緊進度,符合預算,協調各方意見完成使命。如果稍有鬆散,魔鬼就藏在細節裡。若有便宜行事之心,則會讓事情有瑕疵,拖累團隊,因此做事本身需要紀律與效率來完成。
從對的心智根基出發,才能增加做出好決策的機率。請一定要小心:不正確心智所驅動的轉職,可能只會把自己曝露在更為危險的狀況之中。在轉職前,有些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面,請一定要先問問自己,才能確立自己是否真的具備了轉換籌碼。
與同事的相處中,要保持「濃淡適中」的關係,同樣也是儘量的有禮且保持虛心的態度,主動詢問工作上的待辦事項是否有改進的空間。
假期結束了以後,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呀,希平方準備了一些在職場上可能會遇到的英文片語,讓從假期回歸職場的你戰鬥力滿點!
女人迷兒說工作,別讓工作淪為勉為其難的屈就。你,值得一個能讓你發光發熱的舞台。
沒時間休息的時候,就是最需要休息的時候!文中四張自然景色的照片,從最想去的地方,測驗你的療癒解方。
當婚姻觸礁時,是要斷捨離好,還是維持虛假婚姻好?日本的「離婚約」為婚姻觸礁的夫妻提供了一種新的想像。
一則由倖存者親寫、揭示職場性騷擾的貼文,在社群間流傳開來。短短幾日,近萬次分享轉發。
在職場上打滾久了,都會摸出自己一套人際關係,而什麼星座的人你想方設法地收服他們,卻可能造成反效果呢?
同事能當朋友嗎?作者提出三個建議:工作拿分,再談情份、可以爭執,也能共事、保持微笑,相遇得到。
職場性騷擾常涉及性別與權力不對等,縱使依現行「性別工作平等法」能提起申訴,但更多的是怕被報復而隱忍。
理想的工作要如何界定?又要在茫茫的職涯大海中以什麼條件來尋找?其實很簡單,只要問自己三個問題⋯⋯
合則來,不合則去。我們當然盡量不與人交惡,但心裡還是要有個分際,同事不等於朋友。一來是因為,現在的要好,難保將來不會在競爭同一個職位時,當年彼此分享過的小秘密,成為對方手握的把柄;二來則是職場工作的本質是「就事論事」,私人喜好和人情包袱,應該要擺在後面。
保持對工作的熱情很重要,但請記得也要不斷地找出問題並解決,不僅得以自我成長,還能被老闆肯定。
總是害怕拒絕別人?擔心說出「不」字之後,會破壞了人際關係?本文提供 5 種不傷感情的拒絕撇步。
在職場上,一個人可以衝很快,但和團隊一起,能走得更遠。別讓成長,讓你失去對其他人的善良與關懷。
怎麼找到「適得其所」的好工作?如果能找到一個能運用「安全感三要素」相互對待的環境,對我們而言,其實才是適得其所。
職場上男女優勢不同?研究顯示性別差異不大,主要在於「情緒智商」。不論男女,擁有高 EQ,優勢較大。
在職場打滾,做人比做事更難!管理人際與情緒風險,以恰到好處的高情商溝通,成了修鍊職場新顯學。
在職場上有情緒是人之常情,但長期陷入痛苦、焦慮、不安時,是否該問問,這些線索在傳遞什麼訊息?
近年我們見到「做自己」這幾個字的頻率十分高,我時常會想,這種對於「做自己」的執著追求,是否是我們八○後一代的矯枉過正。
每個人面對高壓情況的反應都不同,例如性騷擾,更是取決於個人性格和外部環境的因素。你在面對性騷擾會有什麼感受,亦是專屬於你的特有感受。你有權產生這些感受。千萬不要為此覺得羞恥,也不要認為你必須合理化自己的反應,更不應該讓別人產生這種感覺。你並不了解他們的背景及經歷,沒有人能毫無包袱、不被過往束縛地接下工作。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只要有關性騷擾,我們都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們的感受是種本能表現。我們需要相信它。這是整個過程的一部分!
關於構成性騷擾行為的觀點,會基於幾種因素而有所不同,不過最重要的是性別。根據我們社會當前的普遍標準,以下是被視為性騷擾的五種行為:性別歧視言論及行為、因性別而施以霸凌行為、不當及令人反感的性示好、性侵害(Sex Assault)、以賄賂及(或)威脅懲處來脅迫性行為。解釋這五種性騷擾類型最簡單的方法,便是根據其相似特色將其分為三類。這三類分別是性別騷擾、討人厭的性注意及性要脅。具體來說,性別騷擾及討人厭的性注意行為與敵意工作環境的構成要件一致,而性要脅則類似「對價關係」(Quid Pro Quo)的性交易。
「五段式的訓練方式」這個時代,呈現的是「真實而生活的說話方式」,甚至有人說在網路上直播,是一種「網感力」。不管你認為這是怎樣的力量,這個現象所反應的,其實是一種真實而自在的行為。這樣的行為,是源自內心的狀態。
根據美國康乃爾大學、聖母大學及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三位研究人員,花費二十年的時間長期追蹤調查一萬名來自不同年齡層,「與人相處的難易程度」「好好先生/小姐」會不會在排名中墊底,以及「是否容易相處」會不會成為影響個人收入的關鍵因素。「難以相處」的人往往薪資較高,而脾氣溫和的「好好先生/小姐」薪資反而比較低,其中難以相處的男性薪資又比「極易相處」的男性每年要多 18%。但是「很難相處」的女性薪資仍舊要比「極易相處」的女性平均每年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