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苔熊專文|暫時休息一下也沒關係!試著脫下你的「冒牌者症候群」面具,真實生活
當我們的日子裡充滿多一點「內在動機」的時間,就能活得更真誠,減少「冒牌者症候群」的面具,活得更真實。
當我們的日子裡充滿多一點「內在動機」的時間,就能活得更真誠,減少「冒牌者症候群」的面具,活得更真實。
「近未來,敬未來」首場線上直播講者海苔熊,陪伴讀者使用「門的聯想」、「牆的隱喻」創造可以看見的幸福!
為什麼曖昧成這樣,還不在一起?有時抗拒承諾,只是怕失去現有的。從心理學行為主義的觀點,人是趨樂避苦的動物⋯⋯
專訪海苔熊,無論在關係或性事上,你總感覺委屈、不斷犧牲。而在關係裡失去自主權,很有可能陷入所謂的「夾娃娃心態」。
根據研究,HSP 對環境和他人情緒的敏感,讓他們成為比較有創意和比較有良心的人,許多藝術家、詩人都屬於 HSP。但是,這類人士同時也是憂鬱症和精神疾病的高危險族群。
我們在海苔熊細膩的文字底下,看見了自己的影子。原來我們都一樣,都曾是友情的限界裡頭那猶豫能不能伸出手的人,都做過別再,已讀我的愛裡頭那個盯著 Line 不放的女孩,再看過妳不是愛不了,而是不想再受傷後,我們才發現啊原來最大的難關居然是自己,是我們和自己過不去。親愛的你是否想過,如果戀愛這麼苦,為什麼我們還是不停地不停地墜入愛河呢?
人們越是想逃避悲傷、越是想要把一個人的生活過得好,就越是搞砸,那是因為一開始我們的目標就設定歪了。相反地,正是要讓自己經歷悲傷、發現自己一個人其實過得並不好、發現還有其他的人願意在你不好的時候陪伴你,然後在一連串新的發現中,走出原先的自怨自艾。
感情裡面的不滿足,常常是來自於期待與現實之間的落差。面對關係當中「愛的方式不對等」,如果你暫時沒有辦法調整你愛對方的方法,那麼暫時可行的方式是,調整你對這段關係的期待。
表面上看起來你是那個很有意願解決問題的人,是他不願意、他不配合。沒錯,這的確是一種可能,不過會不會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是,你表現出來的態度讓對方也很難跟你「溝通」?或者是,你揮舞著溝通的旗子,但實際上只是因為你沒有辦法處理自己的情緒,而希望對方為你的情緒負責?
我曾經以為,彼此一定是因為受到對方身上的某種特質而吸引,這就是兩人相愛的原因;當對方變了、不再像以前那樣了,在一起的原因也消失了,就成了離開的原因。不過,上面這個假設仔細一想就覺得哪裡怪怪的——如果對方還是「同一個人」,那是什麼讓對方變了呢?
一直以來,男人經常被教導不可以停留在情緒上面太久才好,既然逃跑成性,要停下來談何容易?可是現在眼前有一個人告訴你,你可以不用改變也很好,但同時也允許你可以停下來,這樣的一種允許,勾動了內心深處的一個鐘擺,從那天以後,很少造訪我的眼淚,竟然一直一直來。儘管我們相處還是有很多的問題、獨立與依賴依然拉扯我們的關係,但在那次治療之後,我是第一次感覺到和內在的自己真正相遇。
因為《情緒勒索》一書爆紅,周慕姿可能是當下知名度最高的心理諮商師,但即便是這樣的她,也有自己要處理的情緒問題。
雖然有些研究顯示依戀風格有將近七成的穩定性,但實際上當你面對不同的對象,你的風格也會有所轉換。所以另外一種可能是,不一定要擁抱著這個標籤去走後來戀愛的路,畢竟每一段感情都有它的獨特之處,允許自己可以選擇孤獨,也可以選擇與人相處,然後在獨立與依賴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診斷名稱通常會說是廣泛性焦慮症,我從 16 歲開始跟它對抗,那時主要是人際上的焦慮,直到現在將近 20 年了。我好長一段時間會胸悶,好像氣管卡了 50 塊硬幣,有時候這個 50 塊會消失,有時候會覺得一個氣吸不上來,隔一陣子就得大口呼氣,或不知不覺憋氣、肩膀僵硬,有的人會胃食道逆流或臉泛紅、手抖。我焦慮的時候還有一個明顯的症狀是咬指甲,有時咬完才發現我剛剛在焦慮緊張。通常可能是接近一大群不認識的人,或我在做一件其實根本不想做但得做的事情。」
劈腿的痛,被劈過的人才懂⋯⋯作家海苔熊說:「關係結束的失望固然令人悲傷,但也經常是重新前進的力量。」
許多焦慮和逃避依戀的伴侶可能會擔心,要怎麼靠近彼此才不會讓兩人都受傷?海苔熊用心理學告訴你,關鍵在於「練習承擔自己的痛苦」。
放不下的時候,就放手吧!與其糾結在無法維繫的關係中,不如轉身離開,讓回憶沉澱,放過自己。
憂鬱來襲,一方面想要結束痛苦,另外一方面又好愛這個生命,如此矛盾心理,該如何讓自己找到平靜?
倘若你有一個放不下的人,或是在一段關係結束之後,才發現一些你從來沒有想過的事實,那該怎麼在這種複雜的情緒當中,和受傷的自己相處?
對於情緒和那些無法停止的思緒,我們只有一種面對方式,就是「進入情緒才能夠離開情緒」。
喜歡的本質是好的,代表你對某一個人欣賞,也代表某一個人走到你心裡面,把你穩穩地接住。
當伴侶相處出現「愧疚感」時,該怎麼處理彼此的關係?作者海苔熊透過心理學,剖析伴侶互動的「情感需求」。
在感情裡面過度的焦慮、不安、還有把重心都放在對方身上,容易在身心症狀上面有焦慮、憂鬱以及其他的精神症狀。
如果討論開放式關係,你會聯想到什麼?其實需要討論的不是開放與否,而該自問:「我內心的焦慮為何?」
你曾經審視在你身上留下的疤痕嗎?專訪海苔熊的生命經驗,他表示,有時候也許看不見的往往最深。面對那些抹滅不了的傷疤,我們可以試試心理學上的探照燈法,他也用童話寓言故事解釋傷疤的療癒,想告訴你,正視傷疤其實並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