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性騷擾,如何讓自己好起來?心理諮商師的 5 個自救指南,讓你走出陰霾
遭到騷擾後,尋求親朋好友支持和接受專業「心理諮商」,都是良好的抒發管道。
遭到騷擾後,尋求親朋好友支持和接受專業「心理諮商」,都是良好的抒發管道。
諮商最困難的是跨出第一步,而無論諮商師有無緣分,仍能讓我們有機會梳理自己真實的想法。
心理諮商是什麼?我需要心理諮商嗎?諮商不是純聊天,心理師帶你搞懂,找到適合自己的療傷解方。
心理師帶個案看事件中的感覺與想法以貼近自身感覺,爾後才能了解真正的內心,開啟療癒自身的過程。
心理諮商給人的印象,常常是有個人躺在一個躺椅,然後有一個穿白色衣服、戴著眼鏡、感覺很高深莫測的人,在你的旁邊問你問題和聽你講你的問題。想到就覺得怪怪的,不是很自在,對嗎?那心理諮商真的是這麼一回事嗎?究竟躁鬱症是否適合心理諮商呢?
年假追劇模式啟動!14 部電影帶你更懂得自己,趁著年假與自己更靠近。
離婚心理學,帶你看分開以後,必須經歷的心理五階段。
專訪婚姻諮商師
因為《情緒勒索》一書爆紅,周慕姿可能是當下知名度最高的心理諮商師,但即便是這樣的她,也有自己要處理的情緒問題。
離不開分手後的傷痛,該怎麼辦?本文透過心理學的方式,提出「能離開」的方法。
與呂先生分手後第 21 天。心理學上有一個說法,要養成一個習慣,需要 21 天持續不間斷的練習與努力。我練習著忽略你,但總在路過時注意起。我練習著忘記你,但總在受傷時回憶起。我練習著道別你,但總在孤單時再見起。去你的習慣法則,去你的心理學。
心理師,是助人工作者,但即便我們有豐富的心理學知識、專業的諮商技術、熟悉系統資源,我們仍然有可能會生病。想寫這系列文章,是想透過自己的現身讓跟我一樣受精神疾病所苦的朋友知道。
覺得自己不夠好怎麼辦?我們可以先看見、同理,再透過理性的視角分析,當我們讓未知變成已知時,解方便呼之欲出。
治療病症的痛苦只有自己最清楚,身體感冒時,看醫生是很正常的事情,心理生病時,更應該發出求救訊號。
從精神分析看王力宏與李靚蕾的離婚事件!「我沒有想過他/她是這樣的人!」在諮商工作裡,最常從感情議題中聽見的,正是理想化的破滅⋯⋯
父母爭吵,孩子總被迫要當傳聲筒。心理師建議,尊重彼此的責任界線,別讓孩子背負家長的關係課題。
不論幾歲都要勇敢追愛!了解自己、相信愛情,心理師教你利用 3 個方法找到對的人。
面對道德綁架怎麼辦?心理師傳授三步驟,從探索、感受到調整,擺脫價值觀束縛,清除不必要的羞愧感。
如何選擇諮商師?諮商這麼久,問題到底出在哪?海苔熊為你點歌,重要的不是答案本身,而是追尋答案的路程。
熟齡想離婚的你,需要考慮哪些事?跟著心理師的六個問題思考,幫自己做好心理準備!
如果你看到他人的社群發文心中隱然升起嫉妒,那可能是你的「內在需要」想說說話了!邀請你與嫉妒情緒共存。
人們對結婚感到焦慮與不安是很正常的,但只要弄清楚婚姻中的「兩個關鍵分工」,就能更好地下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