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訊息更容易吵架?親密關係大忌:過度猜測想法、文字更易說出令人後悔的話
為什麼用訊息吵架,容易愈吵愈糟糕?因為一長串的文字就好像炸彈一樣。所以答應彼此,別再用手機吵架好嗎?
為什麼用訊息吵架,容易愈吵愈糟糕?因為一長串的文字就好像炸彈一樣。所以答應彼此,別再用手機吵架好嗎?
放不下的時候,就放手吧!與其糾結在無法維繫的關係中,不如轉身離開,讓回憶沉澱,放過自己。
現在我又開了一間做衣服的店,當初賺的錢除了把債還完,我也去銀行把我的機器拿回來,真的很喜歡做衣服,也很喜歡看工人做,有能力付他們薪水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我們時常比手畫腳、中文、英文、印尼文夾雜,他是個超級顧家的男子——責任感重、愛老婆、愛孩子,在台灣想著要趕快跟遠方的家人團圓、回印尼計劃著要給家人好的未來。
她也曾經汲汲營營,作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但三年的生活下來,她想說,改變世界我真的累了,能改變自己已經很快樂。她還說,每一次轉職,背後都有一個你需要面對的人生課題;因此,重點不是換了什麼工作、換不換工作,而是你有沒有面對當下內心恐懼的勇氣。
決定結婚,有沒有什麼讓你特別後悔或者慶幸的事?聽讀者怎麼說!
許多人一直到死前那一刻才知道,「快樂」其實是一種選擇。多數人的生活總是走在一樣的循環和舊習慣裡,儘管不開心,也會勸自己:「忍一忍,一下就過去了。」豈知道,你這麼忍一忍,忍過的卻是自己的人生。
你是不是在想,到底還要多小心,才能避免再次踩進遺憾的沼澤裡?每天草木皆兵的生活會不會又太逼死自己?或許,人生永遠無法完美,不管做了再多準備,還是會有遺憾發生;但有一些事情則是你不做,才會遺憾終生。(延伸閱讀:關於那些年的八個假設)這一次 womany 特別請教,一位經歷了人生起伏動盪的偉大母親兼知名網站 The Good Men Project 資深編輯喬安娜・施羅德(Joanna Schroeder),她想與所有還未滿 30 的你分享,生命裡有七件事,越早珍惜,才能真正擁有無悔的人生!希望這些過來人箴言
為什麼提分手那麼困難?我們該如何成熟地分手?理解分手的原因與自己的依戀型態,學習好好結束一段關係。
但與人們想像的不同,現實中,多數人還是會選擇留在關係裡。Schneider(1999)等人的研究顯示,出軌後會有 60% 的伴侶威脅要同出軌者離婚,但其中只有不到 25% 的人最終終止了關係。也只有 10% 的出軌者會選擇離開原本的伴侶,並和情人在一起。為什麼?
對遠距離戀人來說,要見上一面都很難,怎麼維持彼此的關係?你也曾經或正在經歷一段遠距離戀愛嗎?這裡有 10 個方法,送給陷在遠距離戀愛而苦惱的你。
人哪,總有些劣根性,接送、陪伴、小禮物...等等,這些別人對自己的好,接受久了反倒覺得理所當然,唯有到了那人轉身離去的時候,才明白原來珍惜要趁早....(延伸閱讀:別再尋找靈魂伴侶!珍惜現在的 Mr.right now)
人心是肉做的,分開以後,許多人會有「頓時失去依靠」的感覺,原本以為可以繼續的事情結束了,而這些不再繼續的東西,也帶走了一部分的自己。關係的結束,就像是碎落一地的心靈碎片,只有彎下腰來,一一挑揀,才能夠拼出原本屬於自己的模樣。
因錯誤的資訊以及大眾對躁鬱症的誤解,讓病患除了身心俱疲外,更背負了許多莫需有的罪名,更在台灣新聞的粗糙報導、媒體大肆渲染下,常讓民眾把「持械兇殺案」、「隨機攻擊事件」跟「躁鬱症發作」掛勾,於是,「躁鬱症 = 神經病」、「躁鬱症很可怕,會有嚴重暴力行為」便成為一般人對躁鬱患者的污名化跟標籤。
人生就是不斷的選擇,但只要選了一邊,就會後悔怎麼沒選另外一邊。我們一邊後悔,一邊活下去,因為後悔形成動力與方向,驅使我們要把人生過得更好。
Casual Sex 是一種雙方自願的性行為形式。Casual Sex 可以是 Smart Sex,Casual Sex 就是對自己負責的 Sex。它包含了對自我的認知,自尊自愛,和對性伴侶的尊重。我們可以運用 Casual Sex 認識我們自己到底是誰,治癒我們對性的羞恥感和無名的內疚感,用來慶祝性作為我們生命中,一個正面的驅動力的存在。
研究顯示,健康的復合會經過三階段:斷聯期、重建期、成長期,如果能趁復合的過程好好溝通,這段關係能走得更長久。
經歷失去和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而「尋找意義」是我們在傷痛事件發生後,選擇如何回應,如何繼續活著。
所有經歷失戀的人,都會經歷一段極為痛苦的時期,確實就如煎熬這首歌的歌詞所寫到的「火在燒 燒成灰有多好」,事實上,失戀的人,他們的大腦痛覺區,確實會感覺到如被滾燙咖啡燙到一般的痛覺,在心中翻騰著。但是,奇妙的是,如果失戀是一件那麼痛苦的事情,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會被設計成(或演化成)對於失戀要如此地煎熬呢?為什麼不能立刻去面對下一段感情?
為你蒐集讀者留言,看看那些想生育的、不想生育的人們,都是怎麼想的。你怎麼看?看看其他讀者的個人故事!
「親愛的 KY 小姐姐,是這樣的。在過去的 5、6 年裡,我都被一件事困擾。那時我因為不夠成熟的愛情觀,離開了已經有著很深的感情、實際上是我最愛的一個人。而在那天我給他帶來的傷害,也在後來的日子裡反覆傷害著我自己。我時不時就會想,如果那時我沒有這樣做,我們現在該有多好呢?很多人都慷慨激昂地說,人生無悔。但我就是慫慫地、默默地在每個夜晚希望時間能夠倒流到那一天。因為這種心情,我都不願意再跟新的人約會,我就想等他先找到真愛。我感覺我被困住了。你有什麼建議可以給我嗎?」
和男友談論自慰,我說我只試過一兩次,他驚訝問我:「你都不會想要喔?」其實,我也有想要的欲望,但總覺得麻煩,忍一下就好了。接著我發現,自己好羨慕男友理所當然的態度。自慰應該是本能,為什麼我們總是寧願忍耐了事?
具惠善在 IG 上表示「丈夫因倦怠期變心想要離婚,而我想要守住家庭。」簡短的訊息裡,我們看不出這段關係是因為走到哪一步,才決定結束三年的婚姻。我們都不是婚姻性別專家,但在結婚前,你或許會想知道自己可以準備好的六件事。
想結束一段關係,「離婚」不再是一個不能被討論的選項。心理學研究,有超過 88% 的人認為「離婚」不是一件羞於啟齒的事。讓我們認識,離婚之後的生活,他們如何好好過
在經歷一番掙扎,最終我選擇放棄當年的交換學生資格,事後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這樣做?你不怕後悔嗎?看到身邊有人在國外體驗異地生活時,會羨慕、會陷入「早知道」的輪迴是人之常情。然而,也清楚知道有真實地盤點跟釐清過癥結點,所以支持了後來的自己能活在當下,並明白:取捨是一種必須,它使我們腳踏實地,而靈魂輕盈。
婚前同居現象很普遍。 在 10.52% 的已婚人群中,85.92% 的粉絲經歷過婚前同居,目前處於戀愛未婚狀態的人群中,57.65% 有過同居經歷或正在和伴侶同居。 並且當中的絕大部是在關係穩定期順其自然地和伴侶住到一起的,同居時間普遍最長不超過兩年。
一段感情中,你發現俗爛的老問題始終揮之不去,於是你終於下定決心,勇敢斬斷關係,期待迎來海闊天空,但釋懷似乎沒想像中來得快,該怎麼著手,聽聽海苔熊的剖析吧!<Sponsored by Topsify>
2015 年台北詩歌節《詩的公轉運動》即將揭幕,我們訪問了策展人楊佳嫻老師,聊詩寫下的青春、聊女詩人的婉約、聊作者的不濫情,老師最後告訴我們詩讓片刻所成的永恆:「可以對愛後悔,但是不可以對詩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