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當好好小姐」泰勒絲紐約大學畢典演說,擺脫完美主義濾鏡,別害怕生命中的美好錯誤
泰勒絲(Taylor Swift)紐約大學畢業演說,從完美小姐到意見領袖,美國小姐紀錄片,看她的蛻變
泰勒絲(Taylor Swift)紐約大學畢業演說,從完美小姐到意見領袖,美國小姐紀錄片,看她的蛻變
美國出現另一種「me too」現象,每 10 名美國大學生,就有 1 位有憂鬱症!因憂鬱和恐慌症尋求治療的大學生人數破紀錄,每年 3 月起,隨著課業加重,校園心理諮商中心的候診名單就愈來愈長,各大校園不得不想出更有創意的諮商服務。
從《大學生了沒》到時裝周,如果你想過:莫莉憑什麼?那可能是你不知道這位「拼命三娘」,面對大小作品的高自我要求;面對別人的指點批評,她有風度又不失自信地說:「藉由別人的批評來自暴自棄是不對的,但藉由別人的批評重新審視自己,這樣才對。」
遠距離戀愛,你們的愛在不重疊的時空底下嘗試與彼此交會,身體的距離會不會也產生心理的距離?以下是八個經歷過遠距離或正在遠距離 ing 的情侶才會懂的事:遠距離戀愛,心臟不夠強,不愛這個人,真的不要試。
愛情以及婚姻,也是讓女孩變成女人的一大關鍵。今天我們想告訴你被稱為辣媽名媛的她的故事。夏黃廉盈,曾經連結婚都沒想過,愛上大他八歲的先生後,世界在一夜之間改變了。在22歲那一年,她懷孕了,從女孩到女人,在從女人到媽咪,她說自己一路都還在學習。
北歐的教育一直是許多國家爭相仿效的對象,尤其是芬蘭。前往芬蘭研究所就讀的作者妙兒克蕾卻想以自己的親身經驗告訴你:北歐沒有你想的這麼夢幻,而芬蘭的研究所教育其實沒有想像中這麼好...
帶著接地氣的雲林氣質,林進有 90 後台灣囝兀的敢於不同。他是 1991 年出生的,正好壓線在兩個世代間,帶著反古姿態逆襲、但同理溝通。因為渴望不凡,他一直沒有時間去在意各種負評:「我沒時間浪費在討厭的人身上。」那身上有無所謂的霸氣,前方的路還很長,期待林進繼續不正經下去。
父親是硬漢,所以父子沒有親近談心的時刻,「我知道他偶爾看我拍的影片,可是當我聽到他的手機傳來我的聲音,我就很尷尬,跑開躲起來。」張藝說,小時候父親常跟他說自己年少時,各種混街頭、惡作劇的往事,「那些事都超好聽的、很有趣啊。」這也許是父子之間,最接近彼此的時刻
如果說,畢業之前僅僅只是跟風努力、跟風找工作,那麼工作以後,簡直就是在努力跟上社會所默認的那個「標準」生活。一方面總在拼命跟上社會的大多數,另一方面,又在羨慕著自由的極少數,然而世間卻鮮有兩全其美的事情。
當時的我,有膽放掉求職季跑去美國,而不在乎「輸在起跑點」,事前真的一點恐懼都沒有嗎?坦白說,我並不是不怕;師長的關心,也確實助長了我的擔憂;石沉大海的履歷,也不斷加速我內心的墜落。
如果熱情是海上的燈塔,而勇氣是風,祝福我們,都可以乘風破浪,迎向心中的那一道光。
職場需要先付出才有收穫,你給老闆八分,老闆下次可能會給你五分的工作,而你給老闆五分,下次,老闆只能給你四分的工作了。只有超越老闆的期待,老闆才會放心把更多的任務交給你。
打開金魚腦的 YouTube 頻道,依舊是充滿活力的燦笑,一個女孩拿著鏡頭自言自語,身後場景變化,始終不變的是她堅持溝通環保的初衷。當這是個人人皆能自成媒體的世代,你相信的價值、傳遞的議題、想創造的影響力,就成了你表述自我的姿態。
「如果今天我還有一份可為社會貢獻的力量,妳就是那力量的源泉,能與妳攜手前行,是我的幸運。」
金鐘金馬雙料入圍新人李沐在茁劇場新劇《滴水的推理書屋》飾演正義感十足的「檢察事務官」林穆青。
從紐約大學的泰勒絲的致詞,看回台科大校友總會理事長蔡侑霖於畢典上的爆走發言,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歌唱比賽聲林之王第三季受到眾人矚目的石虎選手「王彙筑」,帶著睽違八年的新專輯《FAC:E》回來了!
金宣虎、申敏兒在《海岸村恰恰恰》飾演超甜「酒窩情侶」,療癒輕快的風格,讓人等不及想去逛逛海邊的漁村!
聊起《俗女養成記》,謝盈萱充滿感謝,因為這個「陳嘉玲」讓她不顧忌任何形象地演出,重拾對表演的熱情!
YouTuber 莫彩曦與伴侶 Adam,如何在每支影片中帶出歡笑與趣味,來擄獲百萬粉絲的心呢?
有鑑於當時首創了保護女性遠離性騷擾與性暴力的法律措施面世,才開始區分男、女廁。後來,才接著開始設置無障礙廁所;既有的廁所,不適合使用輪椅或行動不便者。
在 YouTube 爆紅的「哈哈台」《地區的街訪》系列,將原本蟄伏幕後的影片企劃「孫女」和剪輯「金童」推向了螢光幕前。這一切都像無心插柳柳橙汁一樣荒謬,但人生嘛,我的痛苦變成你的快樂,不也很棒嗎?
一路從建中到台大,頂著高材生光芒的熊仔,不走眼前鋪好的「人生勝利組」道路,自學饒舌創作,憑藉犀利的文字、獨特的韻腳、到位的 flow,在台灣饒舌圈快速竄起,首張專輯就獲得金曲獎提名,接著又以虛擬人物「BOWZ 豹子膽」開創另一高峰,展現過人的創意和實力。舞台上快嘴碾壓全場的熊仔,受訪時反倒回歸「研究生」的模樣,以清晰的邏輯闡述自己的學習觀點;偶爾像個調皮的小男孩,幽默應對各種問題;但談到人生熱情,熊仔就是個堅持做熱愛的事,踏踏實實的「築夢者」。
長大後,友情還能像小時候一樣簡單嗎?寫給偶爾對友情困惑的你,心理學家說,所有友情都有三原則,只要掌握,關係就有建立基礎
前陣子我參加的演講,講者是臉書的副總裁,Deb Liu。他的人生也是峰迴路轉,十分有趣。她讀完史丹佛的 MBA 之後,不知道要做什麼,本來已經決定跟老公搬回北卡,因為他是那邊長大的。後來去 Career Booth 遇到 PayPal,聊了一下,他們邀請他隔天去公司看看。他想說沒差,也就去了,然後提了一長串他認為他們可以改進的地方。他們立刻邀請他加入公司,就這樣誤打誤撞的就進入了 PayPal PM的領域。
用四個故事點出「住外」的各種原因,這當中主要是一種「必須的希望」與一種「成長的需要」之差別。
七年過去了,當年驚訝眾人耳膜的「煎熬弟」鍾明軒,出落成19歲的「國際美人」。他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寫進新書《我決定我是誰》裡,關於帶給他光明也帶來黑暗的網路世界,以及那一份滲入靈魂的思念。
如果有一個時刻,會讓你最想家,那會是什麼時刻?前陣子,女人迷在社群上問了讀者們,遠離家鄉的你們,在何時會最想回家。
考量這樣的作法會讓人聯想到傳統二分的性別符號,對跨性別者並不友善,而將性別意涵拿掉後,也就沒有使用人形的理由。校規小組非常用心,在決定這個方向前,和校內性別社團做過縝密的討論。取而代之的,是回歸廁所的機能:使用便器和盥洗設備的圖象。原先我在設計時,仍不確定應該使用哪些便器與盥洗設備。我們也需要驗證,採用這樣的標誌,使用者看到後,是否能正確聯想到廁所。
「創業」這個詞聽來似乎特別勇敢、特別辛苦,但為什麼總是有人願意奮不顧身地去做?來瞧瞧同為經營寵物電商的毛起來洗、好味小姐的創業故事,是如何用一個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體現自我認為更好的生活。<SHOPLINE>
韓國的菁英主義盛行,不僅留學風氣興盛,國內更對於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及延世大學這三所「SKY大學」有著名校迷思,人生的成功與否都建立在大學學歷。韓劇「愛在哈佛」更是進一步探討了這樣的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