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觀察|胖艾美 Rebel Wilson「被出櫃」,身為公眾人物,她有說「不」的權利嗎?
胖艾美Rebel Wilson與同性伴侶交往,雪梨晨鋒報自爆是他們請她在兩天內回應,否則就公開報導。
胖艾美Rebel Wilson與同性伴侶交往,雪梨晨鋒報自爆是他們請她在兩天內回應,否則就公開報導。
從公布遊戲 bug 紅到多次擔任 PTT 八卦版版主,人稱數位貂蟬、椅子精算師的四叉貓,要和大家分享如何做一個勇敢的帶玩郎,如何在與自己立場不同的場子中,既遵守場內規則,又勇敢表明自己的想法,做個反串網美,呈現造勢現場最真實有趣的多元故事!
日本三重縣於 6 月 3 日,發表了往後制定針對性少數的反歧視法的方針。「強迫出櫃」會導致家庭關係、就業關係不穩,更有可能切斷人際關係,讓當事人陷入孤立。有鑑於此,在未獲得當事人的同意,就將當事人的性傾向、性別認同透漏給第三者的行為,也就是「強迫出櫃」將會以法律禁止。
在經過不斷努力與數次社會運動之後,台灣不但在今年五月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並承認同性婚姻,也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那它的相關英文,你都會了嗎?
在大部分高壓型控制的關係裡,大眾的想像,或許是男人宰制女人居多。然而,事實不盡如此。雖然如此,讓我們來聊一聊,同志、雙性戀與跨性別者,在高壓型控制下的實際狀況。
六月同志驕傲月!因為 CC 政治而驕傲的同時,也希望能看見更多「男同志」的樣態。
那一年《彎道情人》裡彪悍女友如同林辰唏本人,直爽、犀利、帶刺。林辰唏又叫仔仔,她在 LEZS 專訪提過,心裡有個小仔仔,是比較男孩子氣的。今年年初,林辰唏因為為公眾哺乳發聲備受討論,許多人指責她「當眾裸露妨礙風化、可能引起性犯罪」。
專訪黃阿瑪的後宮生活,6 年前從臉書起家,再跟上 youtube 的流行,主人志銘與狸貓隨手紀錄的貓咪生活影片創造了百萬粉絲訂閱人氣。在大家還不是那麼熟悉寵物粉專、youtuber 的時期,這七隻貓如何可以引領了一陣貓咪風潮,讓不管原本愛貓不愛貓的觀眾,期待每週的影片上架,想瞧瞧後宮又發生了什麼有趣日常?
2016 的第一個性別震撼,音樂人鄭宜農與滅火器主唱的「靈魂分手」宣言
蔡康永首次談及出櫃的心路歷程,這條路走得很孤獨,當其他人把它當作「出櫃導師」,期時他得面對更多更多的自我矛盾...
他不再是愛德華,她也不需要成為貝拉。她是 Kristen Stewart ,曾經與名氣做困獸之鬥,最後走出觀眾擬定的結局,一個寫出自己生命故事、無愧無悔愛著的人。
一次又一次的蘋果發表會,帶給世界許多對於未來的美好想像。今天蘋果執行長庫克 Tim Cook 也站出來告訴社會:「我是同志,而我為我的身份感到驕傲。」Tim Cook 的出櫃讓更多人開始思考,我們是不是不該繼續沈默,我們是不是該相信我們能身處在更具有包容性的社會裡?一起來聽聽他完整的出櫃投稿全文!
近期上映的一部紀錄片《日常對話》透過直面家庭的幽禁,讓觀眾看見原來家人可能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它的後座力之所以強大在於,使觀眾在觀影的當下與觀影後能自動擺回自己的家庭故事
1月3日,音樂人鄭宜農在臉書宣佈出櫃,結束與滅火器主唱楊大正的婚姻關係。鄭宜農說即便分手,兩人依然用靈魂愛著彼此;楊大正說,他永願捍衛宜農做自己的權利。為你帶來鄭宜農的專訪,談談九年關係後的飛翔。
張國榮為何自殺離開,遺書並沒留下清楚線索其實,他生前自我表達已經夠多,不用再問為什麼,答案已無從追索,我們只需要問:十五年後,我們是否真的替張國榮般的美麗男子們,打開一個社會壓力更少的友善空間?
玩笑的界線應該畫在哪?一起來看身為喜劇演員的黃豪平,面對時不時出現的玩笑話,給出什麼解答!
同婚五週年,立院三讀通過同志家庭共同收養子女。盤點 5 位同志女神,一起為愛的多元樣貌喝采!
女人迷將在 2022.07.01(五)邀請呱吉擔綱「愛的秀秀」性別脫口秀的演出!在看表演之前,先讓我們看看專訪。
女人迷「愛的秀秀」性別脫口秀,用快問快答,邀請「喜劇貴公子」黃豪平一起聊聊「性別、喜劇、愛與同理」!
阿翰影片一出,九天玄女立刻紅遍大街小巷,甚至有人跑到中華路踩點,從傳播理論看阿翰表演讀出另一種觀點。
《媽的多重宇宙》影評,除了有楊紫瓊令人驚豔的演出、大開的腦洞、華麗的視覺效果,這部電影到底想說什麼?
日本有一個都市傳說,把手機桌面換成美輪明宏可以帶來幸運,也有人覺得華燈初上的寶寶和美輪明宏頗為神似!
《性別島讀》是第一本集體書寫的臺灣性別文學史,從女鬼到女人,從同志到酷兒,從 Me too 到 Me only,21 位作家學者深入歷史迷霧,接力傳遞的文學革命暗語。
專訪 Kiwebaby 與摯友麥基,聊聊友誼 10 年,彼此的笑料,彼此的忐忑,與彼此的成長。
艾略特.佩吉(Elliot Page),講出了許多人生金句,不僅鼓勵 LGBT 族群,更鼓勵每一個人「做獨特的自己」。
黃氏兄弟瑋瑋打了一通電話給母親,在一開頭就泣不成聲,讓話筒另一頭的媽媽焦急不已。她不停地問,你怎麼啦?發生了什麼事?而不論你性向為何、是不是同志,他們的這段對話,或許都刺痛又安慰了你內心的孩子。
6 月 3 日, YouTuber 「黃氏兄弟」瑋瑋上傳公開影片,一邊流淚一邊向家人出櫃,同時鼓勵其他可能仍在深櫃裡的人。親愛的,你沒有做錯任何事,這裡有一封信,想寫給勇敢又溫柔的你。
隨著台灣 2019 年通過同婚法案,我們在性別平權上邁進了一大步,同時各種同志角色早已出現在台灣影視作品裡,但你有發現嗎?在主流通俗影視中,我們仍然缺乏日常寫實的同志,直到《俗女養成記》終於讓我們看見真實的同志角色。
我們倆坐在體育館外的階梯上,西曬的太陽將我們曬得臉頰發紅。琪琪喝著飲料,感嘆地說,以後就不能像這樣聊天了。我一直在等待什麼時候該開口,琪琪的話彷彿給了我暗示。我向琪琪出櫃了。我告訴她,我喜歡男生。
「我的信仰對我而言很重要,但沒有教會能定義我與我的人生,而我也不是任何教會的發言人,我的價值觀定義我是誰。」
對某些人來說,一年一度的農曆互相折磨大會又要開幕了,你準備好怎麼面對今年的連番「問候」了嗎?尤其尚未出櫃的同志朋友,每年總要被問好幾次「你怎麼還單身」、「什麼時候要交男/女朋友」、「什麼時候讓爸媽抱孫子」,但總不能每年都用長輩最愛的三字箴言「拼經濟」搪塞過去吧?
為什麼有國際出櫃日?發起這一日的組織與人們相信,個人即政治,向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出櫃(在安全的情況下),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們是同志」—是的,在爭取同志平權的道路上,我們都是一起牽著手的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