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很愛他卻口出惡言?13 張圖表帶你理解薩提爾冰山理論
「如果有一個人持續重複做同一件事情,為他帶來某種痛苦,那麼這個痛苦裡面,一定也為他帶來某種程度的滿足。」有時那個「言行不一」雖然會讓兩個人的衝突擴大,但某種程度上也保護了彼此不受傷。
「如果有一個人持續重複做同一件事情,為他帶來某種痛苦,那麼這個痛苦裡面,一定也為他帶來某種程度的滿足。」有時那個「言行不一」雖然會讓兩個人的衝突擴大,但某種程度上也保護了彼此不受傷。
「因為害怕而持續讓步,換到的只是暫時的焦慮解除,與往後更多的害怕。但並不是愛。」如果你一直以來都讓愛情/親情/工作等等人際關係綁架你的人生,或許你該思考你內心有什麼樣的恐懼,讓自己變成一個有委屈,卻不敢說出來的人?
該不該和前任復合?讓我們理性分析「復合」這件事:為什麼要復合?如果選擇了復合,我們可以如何一起變好?
最近遇到許多朋友,不管是正要畢業或是打算轉職的,都對自己的人生感到迷惘,不確定喜歡什麼,適合做什麼,更不知道人生的意義在哪,到底為何而活?
總在事故發生之後,人們開始檢視自己現階段的生活,並且提醒自己一定要「活在當下」,把每分每秒都活得值得。但是我們該怎麼活在當下,除了放在心裡隨時警惕,是不是有更具體的做法,讓我們把握每一刻呢?
當忙碌的生活壓得你喘不過氣,你是否已經遺忘自己喜歡的事物或想做的事呢? 去年我讓自己實行了一個月的「比起非做不可的事,只做想做的事」。完成基本的家事與工作,同時投入許多時間經營興趣—這是長大後一直無法做到的事。起因是我發現自己經常把「有什麼有趣的事嗎?」掛在嘴上,而且開始對那樣的自己厭煩。找不到能夠著迷的事物,每天只是漫無目的地滑手機,我想結束那樣的生活。
「面對陽光,陰影就會在你的背後。」相信你一定聽過這句假掰的話,小時候我總是會覺得很不屑這句話,因為當你看著陽光的時候,最明顯的感覺應該是眼睛快要燒壞了吧?誰會注意到陰影在哪裡阿!從榮格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陰影是你的困難、同時也是你的力量,它吸引你、吞噬你、但你同樣有可能在陰影裡,向死而生。
我們所討論的溫柔,不僅僅是禮貌、或者說話輕聲細語等這種表面的現象。它是一種人格特質,這種人格特質既有先天氣質的影響,也受後天養成的影響。也就是說,有些人生來就比較溫柔,但更重要的是,人可以通過後天自主的選擇做一個溫柔的人。
晨間日記寫作時間顧名思義就是晨間,為何是安排在早晨?不管是美好或糟糕的一天,當寫日記時都會受到當天情緒的左右,沒法做到完全忠於最本原的自我我,無法剖析為什麼成功或失敗。
父母親的孝道期待,往往在不自覺之中使用「情緒勒索」的方法,往往造成彼此的糾葛跟傷害,通常會屈服於雙親情緒勒索的子女不會是自我意識很強、擅長功利主義策略來達成自我需求的人,通常都是十分在意父母、跟父母關係又愛又恨、常常希望能當個乖小孩的人,這樣的人最常使用的是自我犧牲或至少是自我妥協退讓較多的策略。
個人品牌專家何則文,畢業演說:透過「自學力」跟「形象力」,期望在人生下個階段,大家能夠無往不利!
當你和對方生氣時,有沒有想過彼此或許不在同一個點上討論?釐清憤怒背後原因很重要!願你擁有憤怒的自由
一段親密關係中的必要條件是「安心感」,透過這四種日常的小舉動,就能讓自己與伴侶感到被在乎、被重視。
你是否曾有過,訂下年度目標卻難以達成的情況?或許你可以試試「曼陀羅計畫表」,將計畫拆解,運用零碎時間也能完成實踐!
對,有時我們會搞砸,但沒有偶爾犯下的錯誤,就不可能有進步!如果害怕跌倒,那就永遠踏不出第一步。
真正的朋友像貓,當你需要他時,轉頭一看,他都在;成熟的友誼提供一種,我們與孤獨之間最美妙的相處模式!
女人迷【敬未來・近未來】特別企劃,邀請曾經歷性別不平等的讀者,寫下自己的生命故事。讓文字化為力量,陪伴有過相同經驗的每個你。
好的溝通就像拋接球,你丟我接。但有一種人總會把話題帶到自己身上,這種狀況被稱為:對話自戀症。
我們的神經系統會分別在面對安全、危險以及威脅時,而執行不同的反應。看看本文的分類,你屬於哪一種?
善良的人們,如果他們時常為了周圍的和平而內心感到痛苦的話,那請問他們——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善良」?
芬蘭電影《女性日常》訴說著 6 則女性遭受性騷擾的事件,除了事件本身讓人感到窒息外,旁人的反應往往也是造成傷害的原因。
因為焦慮而選擇逃避,但逃避讓你獲得什麼?逃避可以暫時解決現況,但是長時間下來會引發更多焦慮。
當網路越來越普及,科技孤立是大眾皆知的文明病時,我們需要更多面對面的空間,真正地相聚,不是共享寂寞。
在感情世界裡,單方面的退讓並非健康的關係,願意彼此商量、調整才是真正的在乎與尊重。
你是否曾經痛苦於你的父母不是理想的父母?但其實我們可能也不是一個理想的孩子:親子的相處是必然的功課。
無助,是一種「無論做什麼,都沒用」的信念;而「習得性無助」是經歷了一些事情後,你「學習」到的信念。
關於構成性騷擾行為的觀點,會基於幾種因素而有所不同,不過最重要的是性別。根據我們社會當前的普遍標準,以下是被視為性騷擾的五種行為:性別歧視言論及行為、因性別而施以霸凌行為、不當及令人反感的性示好、性侵害(Sex Assault)、以賄賂及(或)威脅懲處來脅迫性行為。解釋這五種性騷擾類型最簡單的方法,便是根據其相似特色將其分為三類。這三類分別是性別騷擾、討人厭的性注意及性要脅。具體來說,性別騷擾及討人厭的性注意行為與敵意工作環境的構成要件一致,而性要脅則類似「對價關係」(Quid Pro Quo)的性交易。
迎接 Me Too 運動掀起的全新時代。詢問有女兒的爸媽們最擔心什麼的話,最常聽到的答案就是「性暴力」。當然男性也可能成為性暴力的受害者。但不管怎麼說,女性所遭遇的環境更危險,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事實。
用了許多名人的例子以及身邊朋友的故事,讓我們知道自律的重要性,而成功人士會如此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實施自律的生活。 為何需要自律? 你的人生裡,有沒有一段時間,是曾經荒廢的自己,享受毫無自律的自由,以為享受到了自由,結果把自己搞得一團糟的時候? 作者小野曾經荒廢過兩個月,他覺得人生沒有意義,也很久沒有透過閱讀來讓自己有所提升。晚上玩著手機不睡覺,到早上才補眠。結果導致他開始出現各種問題:胃疼、視力下降、悲觀。
「整理的過程」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整理最重要的第一步一樣是「思考」,思考「我們為何要整理」、思考「真正要解決的問題為何」、思考「我們整理的目的」,如果不先弄清楚我們整理的目的,很有可能我們努力整理了半天都是徒勞。我們認為這樣的思考能力,其實就是「整理思維」,也是「獨立思考」的能力喔!就像一個棒球選手,他是沒辦法同時又是一個足球選手,又是一個體操選手我覺得我們可以先選擇將一件事情做好就好,行有餘力才去做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