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度性別報告|同志權益與行動
為什麼你該共同爭取同志權益?
支持同志權益,是支持友善包容的社會
保持開放!這或許無法完全抹除偏見,卻是一個好的開始。 ——Jason Collins(首位公開出櫃的 NBA 球星)
爭取同志平權,已不僅是為了愛,也是爭取一個不受偏見、假訊息所威嚇屈服的社會。消弭恐懼與仇恨,我們必須做得更多

台灣非異性戀人口約佔總人口 15 %
同志不是少數。中研院《台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對五千名以上受訪者展開十年追蹤。自我認同為同性戀者佔 5 %,雙性戀比例佔 10 %(不含認同為同性戀者),加總為 15%。
58% 的台灣同志受訪者曾因性向遭他人傷害
根據《台灣同志壓力處境問卷》,九成曾經歷言語暴力,超過五成受過人際排擠,14% 受過直接肢體暴力,3% 受過性暴力。
已有 25 國法律認可同性婚姻
全世界已有 25 個國家法律,正式認可同性婚姻,主要分佈在歐洲、南北美洲、紐奧等。亞洲除了台灣以外,尚未有婚姻平權的法律進程。愛與平權的各地起義
看見愛有百種模樣
那些為愛與平權行動的人
女人迷為愛闢謠
放眼全球進展
1.
美洲
2.
西亞與南亞
3.
歐洲
4.
東亞
性別事件存在於日常,是我們所有人的事,如果你對性別在意,也想做些努力,邀請你與我們牽起手,攜手打造性別友善環境。
企劃負責:Audrey
內容協作:Sunny, 婉昀
頁面負責:Merci
頁面設計:Peng JIn Chiang
前端製作:Zack Gu
性別事件名單貢獻 CFG 小組:孟慧、昱仁、Yihsuan Chiang、Ivy L.、育慈、郁蓁、怡辰、心玉、阿歐、Miranda、明珆、團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