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女人並未計畫成為媽媽,卻得承受社會的譴責眼光與「自私」標籤。但我們想問,不想生小孩,那又怎麼了?

還記得柯文哲市長曾提出「未婚女性國危論」,直指30歲以上的女性有30%未婚,讓人擔心嗎?皺起眉頭以後,我們發現身為女人,除了不結婚好嗎,同樣會面臨另一個「問題」,我們有沒有不生小孩的權利,無論已婚或未婚?

推薦閱讀:結婚,不是女人人生的必選題

於是我們可以想像當一個女人來到「適婚年齡」,首先會被「要不要結婚」、「什麼時候要結婚」、「有沒有結婚對象啊」、「現在不結婚孩子生得出來嗎」的問題轟炸,接著可能是婆婆明示暗示「生個孫子給我玩吧」再來是親朋好友的「什麼時候生孩子啊」,然後他們有志一同地看向妳的肚皮,妳還來不及思考或說出自己的想法,就被強行推進眾人期待的產房。

妳的身體不再只是妳的,而成了全民喊話的出口,有義務承擔打造更美好下一代的任務,所有的加油都變成一種刺痛的諷刺。

有人會這麼告訴妳,這是女人存在的意義,孕育下一代,成為一個母親。教宗 Francis 曾在公開場合說:「透過繁殖,生命變得年輕並能重新獲得能量。如果一個女人不生孩子,那是非常自私的行為。」而現實是,根據 Pew Research Center 資料顯示,2013 年未生育女性的比例是1976年以來的兩倍。

不想生小孩的女人被貼上「自私」與「膚淺」的標籤,社會開始把這個現象當做危機來處理,美國媒體以「無母時代」形容 1970 年後,不生小孩女人數字攀升的現象。但是,讓我們問自己也問這個社會,不想生小孩的女人又怎麼了?

我們怎麼想像女人的身體?

女人的身體是她自己的嗎?

有一種聲音認為,能夠孕育孩子的身體才叫成熟,結過婚以及生過孩子的女人才叫完整。當女人的身體有了結婚生子的功能性期待,身體就開始變得複雜了。

《如果你沒有小孩:挑戰無子的污名》一書的作者蘿莉·萊爾就反擊女性選擇「不育」等於自私的普遍控訴,她認為若人們以「女性接受社會的恩惠,卻不願意「傳宗接代」來控訴女性」,才是不公平,並提出女人非母親的原型可見於古希臘神話故事中的獨立女神,例如雅典娜 Athena、月神 Artemis。

我們想問的是,女人的身體能不能脫離「傳宗接代」的共連關係,女人的身份認同能不能不只有「媽媽」一種想像,有更多自由的可能?

珍妮佛安妮斯頓在過去訪問時就曾提到「生小孩沒有在我的人生清單裡,這是我現階段的選擇。但不應該因為這件事不在我的清單裡頭,就因此攻擊我沒有盡到一個女人或媽媽的責任,甚至覺得我沒這麼「女人」。女人的價值不是只有生小孩而已。」

同場加映:珍妮佛安妮斯頓:「身為女人的價值不是只有生小孩」

卡麥蓉狄亞也曾發表對不生小孩的看法:「對我而言,沒有小孩讓許多事情變得容易一些,但不代表這是個容易的決定。有許多像我一樣不打算生孩子的女人們,其實我們並不明白,為什麼我們不生孩子會是「社會」的問題?」(同場加映:性感甜姐兒卡麥蓉的不孕告白

身為女人,不見得每個人都打從內心渴望成為一個母親,在成為「母親」以外,女人有更寬廣的道路可以走,女人有更多不一樣的身份建構,而我們希望的是,她的選擇無需被貼上惡意攻擊的「自私」或「冷血」標籤,或是被丟下一句「妳會孤老一生」的詛咒。

母親是個選項,而不見得是義務

看看 Mic 的影音報導,以及與 Susan McPherson 的訪談內容,不難發現社會對於「女人等於媽媽」的期待。

另一種刻板印象,是假設不生孩子的女人必定討厭孩子,但是不生孩子難道一定要有對社會解釋的正當理由?或許她從未有過想當媽媽的渴望,或許她人生中有比結婚生子更重要的意義,或許她想先學會如何善待自己,我們能否接受「成為母親」不是女人的義務而是選擇?

易卜生在著名劇作《玩偶之家 A Doll's house》裡刻畫了逃離家庭的娜拉,推開門面對真實世界;在《羅仕馬山莊 rosmersholm 》中則呈現因不孕而自認毫無價值因而自殺的妻子 Beata。即便是19世紀的作品了,仍舊展現當代女性面對家庭與生子的困境。

當女人被賦予「媽媽」這種強而有力的身份認同,其實更是莫大的壓力。我們有沒有不當媽媽的自由?生孩子確實很好,當母親很幸福,但我們能否保有不生的權利?就像我們能否有不婚的權利?這不是因為自私,而是我們有資格且有權利想像以及實踐自己想要的未來。

從「你什麼時候要生小孩嗎?」到「你想生小孩嗎?」的名詞選擇,從 childless 到 childfree 的名詞演進,這樣的時代,當家的想像變得多元,女人在社會或家庭裡的角色也該有更多自由與多元的空間。

當我們鼓勵女人能成為工程師,男人能成為護士;當我們提倡性別特質不受限於生理性別;當我們談及身份認同時,也該解放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刻板對應,深切明白,母親是女人的選項,而不見得是義務。

推薦閱讀:我不只是你眼中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