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馴鹿寶貝》:為什麼唐尼明知關係有毒,卻仍對瑪莎瘋狂的愛產生依戀?

文|Mio

「我覺得你很享受,我覺得她正好符合你的人生渴望。」

「她眼中的你,符合你拼命打造的形象,她是你淫穢壓抑心態的化身,只不過她是真實的一個人而已。」

《馴鹿寶貝》影集之中,許多人對於唐尼對於瑪莎之間的關係感到困惑,筆者私心認為,這一段泰瑞跟唐尼的對話大約就能把這個複雜的情緒撕開來釐清一切。

這部影集,我是跟先生一起看,他看兩集之後就棄了,他說完全不懂唐尼,同時也覺得相當不舒服,所以後面幾集是我自己看的,邊看邊覺得痛苦,也邊想著身邊的朋友。

身邊確實相當多朋友是「馴鹿寶貝」,或許是因為從事媒體以及影視行業,所以確實許多幕前、幕後的友人,內心深處都有著如唐尼一樣的渴望,渴望被看到、渴望被愛、渴望被注目。

每個人剛開始的時候都跟唐尼一樣,走在街頭、邁向夢想時都覺得自己意氣風發,認為自己的才華就要綻放,但,現實不止給了我們一巴掌,還是接二連三的巴掌。

同場加映:《不夠善良的我們》教我的三件事:大人的戀愛,細思極恐,恩情不會成為愛情


圖片|《馴鹿寶貝》劇照

在這個圈子裡面,有才華只是基本的,有才華又很努力的人更是比比皆是,剩下來的人大多是更有毅力、有更多後援或是有更多幸運的人,而那些人,往往不會是自己。

於是,夢想中的自己與現實中的自己產生巨大的偏差,中間的墜落感讓人相當不適,卻又沒有不舒服到讓自己願意放棄一切,除了追求夢想之外,更多的是害怕,害怕承認自己不夠優秀、害怕自己沒有其他選擇、害怕自己離開之後就更沒有競爭力,因為這個圈子已經將人打壓到對自己毫無自信,大約是個天然的煤油燈效應。

「我不夠好。」、「我不夠優秀。」、「我不值得被愛。」、「我憑什麼能獲得肯定?」

許多的負面標籤會由自己貼給自己,然後在相當不舒適的狀態之下繼續工作,在光鮮亮麗的世界中用最不舒服的姿態努力。

同場加映:《寧安如夢》謝危算是恐怖情人嗎?從關係心理學,解析高壓控制型伴侶、自毀型人格

於是,當唐尼遇到了瑪莎,他必須要抓住。那是他生命裡的一道光,是能繼續活下去的證明、是自己值得無條件被愛的可能性、是肯定。

唐尼自己也說,他在瑪莎眼裡看到了自己渴望在世界中存在的模樣:陽剛、帥氣、幽默、有性魅力;這些都是他自己都以及無法說服自己擁有的人格特質,所以他需要瑪莎,某方面來說瑪莎的瘋狂重建了唐尼的尊嚴,尤其是在備受挫折以及性侵害之後。

(唐尼與製作人的那段故事,大約要留到下一篇再細細聊。)


圖片|《馴鹿寶貝》劇照

如果我們同意歇斯底里的底層需求,就是想吸引他人注意與認同的話,那麼就可以定義:這是一個歇斯底里的時代。人們彼此不斷的關注以及渴望被關注,而身為在舞台上(幕前)的工作者,對於「被愛」的需求則顯得更為焦灼。

某方面來說唐尼依戀著瑪莎的愛才能存活,同時卻也知道瑪莎是生病了(也有部分的同情),但無論唐尼對於瑪莎的情感是為什麼,我們只能確定這樣扭曲的情感是因為對自己的痛恨。

痛恨自己的無能為力、痛恨自己的軟弱、痛恨自己以為自己有才華、痛恨自己需要瑪莎的愛才能存在。

同場加映:我的愛讓伴侶窒息?心理師:學會考慮對方感受、對等付出,才能避免成為恐怖情人!

當然,我們還是要承認,劇中的唐尼很多的破碎是因為當時被性侵的影響,但追根究底,他的「存在感危機」卻是源自於他選擇的工作以及這份工作先天上的「副作用」,而身為公眾人物必須無時無刻都面對這樣的副作用。

這讓我想起之前在 YT 節目「斐姨所思」中採訪賀瓏的一集,當時主持人問賀瓏有沒有想要深究的社會議題或是笑話的底線,賀瓏則是很直白的回應:「沒有任何想討論的內容,底線則是觀眾能接受的底線。」

這個回答並不是太完整,但卻相當直白:觀眾代表了一切、粉絲代表了一切。


圖片|《馴鹿寶貝》劇照

儘管唐尼的畏縮讓人感到不適,就像是用破皮的腳底踩上沙子逃跑一般,痛苦、不適;就算可以繼續往前進,但看著那般前進的姿態卻讓人相當不適,他無望的想要尋找一個外在連結來肯定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即便是個可疑的變態都沒有關係,如此,便可以忽略腳上的疼痛繼續前行。

但傷口依然還在,甚至成為了開放性創傷,吸引了更激烈的啃食,於是唐尼漸漸活成了自己的山寨版,他放棄了成為真實自我的可能性,與瑪莎的牽連讓他相信自己就是那般夢幻的存在。

所以最後的最後,瑪莎並沒有真正的消失在唐尼的世界裡,或許會存在更久更久,就算唐尼在現實生活中成功了,他內心的深處可能依然渴望著瑪莎那樣的愛與執著,所以儘管泰瑞的愛讓唐尼感動過,卻不足夠。

而希望身邊的「馴鹿寶貝」們,可以更多地給自己自信,並且相信自己值得被愛,那些否定的聲音是真的,但肯定的聲音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