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你的伴侶是怎麼分擔家務的呢?一起來看心理師怎麼用「補位」的方式,面對家務分工!

文|張銓諮商心理師

男性,74 年次,諮商心理師,家裡有個活蹦亂跳的男孩。看過《82年生的金智英》,不希望老婆變得跟金智英一樣,試著盡量減少老婆在家庭或是社會文化中的壓力。

看過廣告裁判中《關於做家事,爸爸想告訴你的是...》,假如我有女兒,我也不希望她整天被家事佔據,失去了自己。身為男性,本來就應該分擔家事,只是我沒想到⋯⋯

我認為這個世代的男性,早已不像過去,理所當然地認為家事跟自己完全無關。這一代的男性,大多數都認為自己應該要分擔家事,也有實際行動。我是這樣,我身邊很多男性也是這樣。

即使是如此,我和老婆還是會因為家事而意見不合。不是因為沒有做,而是因為做法不同和忍受髒亂的程度不同。


圖片|Photo by Ketut Subiyanto on Pexels

我沒有想過,拖地要加入洗衣粉,為了避免小孩和寵物不小心吃到,還要用清水再拖一次,我都是用清水拖一次就完工;我也沒有想過,可以用柔洗的方式來保護比較好的衣服,我都是用標準洗一次洗所有的衣服。這些都是做法不同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例子⋯⋯)。

關於忍受髒亂,我覺得這是男性在成長過程中所必須學習的事情。

你能夠想像嗎?我當兵那一年,幾乎有十個月的時間都睡在發霉的床墊和枕頭上。我心裡知道,不能夠反映這件事,因為之前反映沒有足夠衣服可以替換的事情,已經讓我被抓出來懲罰過一次。我只能夠學著忍受。

有小孩之前,其實家事分工都不是太大的問題,因為不會超過夫妻倆可以負荷的程度。有小孩之後,問題就來了。我曾經在粉專發表一篇文章,列舉了在家帶孩子一天要做的事情,輕而易舉地超過幾十件,不可能全部都做完。當家事沒有做完的一天,就必須要改變因應方式了。


圖片|Photo by Amina Filkins on Pexels

同場加映:我是直男,為何我不希望大家稱讚男生「會做家事很棒」?

運用補位的概念,處理家事的同時也能夠滿足彼此「被支持」的關係需求

經歷過不斷地互相磨合後,我發現運用補位的概念,能夠達到一個最好的平衡。就像是一個球隊一樣,成員間發現彼此沒有接到球的時候,就馬上補位接住這顆球,讓自己的隊伍不失分。

家事就像是那顆球,我和老婆都會不斷地觀察場上的情形,發現對方沒時間、沒心力去接住這顆球的時候,就會去接住它。

要能夠做到補位的前提是夫妻倆都知道家裡有哪些事情要做、什麼時候(或是什麼情形下)要去做、怎麼做比較好/還可以接受?這就很需要兩個人持續地溝通,在經驗中學習,確認兩個人對於家事的共識。

運用補位的概念來分擔家事,最棒的就是你會感受到被支持,你會知道不需要什麼事情都自己一個人承擔(這是男性很常做的事情),這會讓關係變得更親密,也更感激彼此。

以理解為基礎的家事分工,滿足彼此「被理解」的關係需求

運用補位的概念,大部分的家事都可以由兩個人共同完成,並沒有固定的分工,不過有些家事仍然會有固定的分工。固定分工的依據不是性別,是身體狀態和困難之處,這就基於夫妻倆對彼此的理解。

在家裡都是我在幫孩子洗吃飯用的圍兜兜,因為老婆剖腹產有傷口,加上本來就比較瘦,沒有太多肌肉,彎腰刷洗圍兜兜很容易不舒服,所以我來洗。

可是半夜幫孩子蓋被子,就需要靠我老婆了。因為我的睡眠狀態不太好,半夜起床會很難再次入睡,所以都是老婆在做。

依據理解而行動,本身就是一種深化理解的方式。

猜你想看:家事是男人的興趣,女人的責任?為何當爸爸「幫忙」洗碗,我會感到不安


圖片|Photo by Annushka Ahuja on Pexels 

和男性合作,一起處理家事的方法

就像李家雯諮商心理師在教養是合作這本書談到的概念一樣,伴侶間需要彼此合作,我試著分享跟男性合作處理家事的方法。

討論出清楚明確的共識:有哪些家事要做?什麼時候(或是什麼情形下)要做?怎麼做比較好/還可以接受?在清楚明確地知道如何做的狀態下,現代大多數男性是會去做家事的。

瞭解男性的髒亂史:讓男性可以說一說,自己是如何學著忍受髒亂的。並不是說完了就可以不用做家事,而是讓理解成為穩定彼此情緒,減少衝突的方法。

分享彼此的困難之處:女性有自己的困難,男性也會有自己的困難,因為我們都是人。接受每個人都會有困難,在彼此的困難之處互相幫助。不只可以滿足彼此「被支持」的關係需求,也可以滿足彼此「被理解」的關係需求。

最後,家事是天天都在家裡發生的事。能夠處理好家事,家庭關係一定也會比較好。祝福大家都可以家事順利,讓親密關係更親密!